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建新闻 > 会内要闻 >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接受《祖国》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接受《祖国》专访

2016-03-18 15:26:11 来源:祖国网

 

 


     祖国网讯(《祖国》全媒体记者 邰蔚 北京报道)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存在偏重速度和规模,质量不够高,效益不够好等问题。为此,《祖国》记者带着诸多文化方面的问题专访了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国内文化创意领域权威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
   《祖国》记者:李主席,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文化产品生产过剩的现象,如一些传统的戏曲演出、大量过剩的工艺品、动漫产业、许多地方竞相模访的“映象”系列等等,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此现象的?

    李修松: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些都说明,我国文化消费既存在产品过剩的问题,更存在有效需求供给不足的问题,如同制造业一样,也亟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那么,如何推进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我认为其关键在于创新,在于把握创新的理论方法。目前,由于缺乏这方面理论方法,我们的文化产业面对创新驱动、科技支撑、互联网+和融合发展大势难以适应,难以借助其各自优势,衍生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文化产业业态,生产更好更多的能够引导、满足民众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
    简单地说,创意就是点子。但文化创意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意。其一,它往往是创意的有机集成。其二,它是一种理论方法。在文化创意过程中,首先就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资源和消费群体,研究如何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乃至技术手段,创新产品生产,从而使之深受消费者喜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文化产品要追求社会效益,这在国外也是要强调的。例如《熊出没》这种动漫产品在我国经济效益很好,但出口到法国却受到阻拦。原因是,对方认为此剧传导一种依赖思想,不利于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消费导向,确保两个效益。与此相关,还要根据相关文化原理来分析各类人群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兴趣指数等等,从而对一定的文化资源采取合理的利用路径、方法与手段(特别是科技手段),从而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价值。了解了这些,我们视文化创意为一种理论方法来加以研究与利用就好理解了。所谓文化创意,即创意人或创意团队,针对不同的文化资源,运用相应的智慧、知识和技能,结合相应的方法与手段、特别是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策划,根据策划成果予以设计(研究),并付诸实施,从而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能,进而带动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理论方法。   
  
   《祖国》记者:李主席,我们发现深圳华强集团在安徽芜湖组建的方特系列主题公园游客众多、生意爆满,如今方特主题公园项目已在全国19个城市进行推广,您认为他们的成功只是偶然还是有什么“秘诀”?
     
     李修松:深圳华强集团在安徽芜湖组建的方特系列主题公园,就是符合上述原理和方法的一个成功案例。其一期方特欢乐世界,从形式到内容大体上都属于借鉴美国环球影城之类的做法。其二期方特梦幻世界,民族成份要多些。其三期方特水上乐园,大体上是学习借鉴国外同类园区玩水的项目。而其四期方特东方神话,则终于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的新生代科技型主题公园。该园区选择诸如女娲补天、梁祝传说、各地经典戏剧等一系列国家级非遗资源,运用文化创意加上科技等手法,让观众穿越到共工与天神的恶斗之中去历险,感受天柱被撞断,天塌地陷,洪水漫山,乃至斩恶龙,断鳌足以支天极,炼五色土以补苍天等恢宏的惊险刺激过程,令人惊叫连连,血脉喷张,称奇不已,受到游客们的普遍喜爱。而且,以游乐的方式传播了中华文化,满足了孩子们好玩好奇的天性,让中国文化种子在玩乐猎奇过程中,扎根于他们心田。如今方特主题公园项目已在全国19个城市推广,并且衍生出诸如新型影视、各种摆挂件等种类繁多的大量的文化产品,拉长了产业链,真正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方特之所以成功,主要归功于华強集团的三大研究院。创意研究院进行项目的创意策划;科技研究院,对创意策划方案提出的需要用科技完成的部分,研究提出科技解决方案;工程研究院根据上述创意策划方案和科技研究成果提出具体的工程设计实施方案。这三大研究院构成了华強集团作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了从学习借鉴西方,到自主创新建设中国特色主题公园,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成功。而这创意、研究、设计的过程及其相应的方法,正是文化创意理论方法在运用中的主要内容。当然,华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进一步按照文化创意的理论方法,在项目创意、设计(研究)、建设的关键接点,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帮助论证把关,从而予以完善,精益求精,那么其效能肯定会更好!

   《祖国》记者:文化创意如何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质量与效益提升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

     李修松:文化创意是提升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质量与效益,促使其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把金钥匙。将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融合,便构成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促使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而且还会衍生新的文化产业业态。例如,出版业原属传统文化产业,运用文化创意结合新的科技手段包括网络等手段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甚至融入儿童玩具、智能识字卡片等等,便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再比如,从影视等产业中衍生的立体动感电影、三维动漫影视,以及与新科技、大数据、互联网融合衍生的许多新型的文化产业业态,便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同时,还可以运用文化创意提升文化事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及效益。例如,目前文化创意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博物馆展陈理念的更新优化,让观众看得懂,看得有兴趣,看得长知识、受教益,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接受《祖国》记者专访
      
   文化创意也是提升其他相关产业质量和效益,促使其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把金钥匙。将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可以发展文化创意旅游。除前述的方特系列主题公园属于此类旅游外,还可以利用考古遗址(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用文化创意结合科技手段,让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引导现代人穿越到数千年前的自然和社会情境之中,去游乐,去体验,去历险历奇,从而更好地引导、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将文化创意运用于餐饮服务业,可以借助文化资源的利用,增添其吸引力和效益。将文化创意运用于城郊农业,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可以增强其对游人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农业附加值。可以将文化创意与建筑设计相融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体现城镇的人文特色,彰显其人文精神,更好地保留其历史文脉并发挥其作用。更可以策划建设一系列吸引力强的创意街道、创意公园、创意新区、创意商场等等,从而提升城镇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及其功能价值。将文化创意运用于相关制造业之中,会带来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