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著述 > 论如何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效性

论如何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效性

2014-09-11 16:10:45 民建芜湖市委 周 琴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制度下,将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丰富和发展的结晶。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

   65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和拥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的新征程,确立了一种以协商民主为内涵的新型政党关系,标志着这种新型政党协商合作关系的建立,为在中国确立协商合作的政党关系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政治协商民主的开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将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协商民主,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按照与宪法相衔接的原则,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写入政协章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进行协商的同时,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特点和优势

  1、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的就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同西方竞争式的民主相比,协商民主具有许多优越性。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我们致力于推进多数人的民主,在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等方面汲取人民的思想和建议,在不断拓宽民主的广度和深度上努力探索。

  2、民主与团结紧密地得到结合。在当今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团结与民主是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稳中求进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团结与民主的关系。一些国家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往往致力于彰显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忽略了民主对团结的需求,造成推进民主进程中的团结危机。这种竞争式民主不注重对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构建,甚至不断引发社会动荡和民族分裂。

而我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三大法宝之一,我国非常重视团结,在中共中央 “同心”思想的指引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与中共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这使得我国政治局面的稳定和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3、民主在基层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得到新的发展。以芜湖市为例,每年中共芜湖市委都召开高层次小范围会,召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领导,共商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每年协商确定一个主题,作为民主党派的主题年活动。每当遇到重大事件都会及时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沟通协商,重大的人事调整、政策决定制定事前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

今年8月份,在芜湖市政协的推动下,中共芜湖市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人民政协政汉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政协协商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形式、主要程序、组织保障、成果的督办与落实等作出具体规定、形成可操作的运作程序,推进协商民主由“虚”变“实”,由“实”转“硬”。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市委市政府出题和政协集思广益选题相结合;二是开展界别协商,健全界别委员组活动的领导、协作、服务和激励机制;三是成立督查小组,对重点项目、机关工作等实行有效地监督;四是探索建立协商成果办理评价体系,逐步形成政治协商成果办理的刚性约束机制。

可以说,民主协商在我市得到很好地体现。不仅芜湖市,我国的大部分省市都在创新民主形式,发挥民主协商作用上下足了功夫,收到明显效果。

三、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1、完善民主协商制度,进一步拓宽协商民主内容和深度和广度。协商民主制度过于笼统和宽泛,协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如在协商的内容上,目前协商的议题大多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非政治性内容,政治性内容涉及过少,还没有涉及深刻的政治问题。在选题上,既要党委政府点题,也要非政府组织选题,更要有群众报题,提高协商主体的积极性。

  2、进一步提高普通民众参与度。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下,普通民众的参与度不高。我国的人大代表制度和政协协商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失去代表性的现象,也存在某些界别人选过少的问题。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为中上层人士,大批弱势群体还难以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上层人士身份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无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民情,不能更好地代表大多数群众利益。

  (1)完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选举中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选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应适当增加普通民众的名额,包括农民、工人、下岗职工等。只要他们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可以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自多种阶层,可以更深入了解社会上多种阶层生存状况,真正做到人民政权服务于大多数人民,更加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2)有条件的部分地区实现直选,目前我国基层村干部实现了直选,要进一步完善,对拉票和贿选事件严厉打击,我国今年准备在香港推行直选,以便基层民意直达,尝试在更多条件成熟稳定的地区实现直选。

  3、创新民主形式,多途径实现协商民主。协商形式有限,途径少。每年“两会”期间,比较重视提案建议等,而平时的提案、社情民意,重视程度低,一些被采用的社情民意落实率低。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的协商会较多,高层次的协商会较多,而面向基层一线的座谈会,意见会较少,由领导传达的意见有时不能很好地直接地反映底层人士的心声。

  (1)要逐步实现政务公开。不但政策制定的结果要公开,过程要公开,部分不涉密的财务支出情况对公众公开,公众只有知情才能更好地建言献策。(2)坚持群众路线。多召开一些面对基层民众的意见会听取他们的意见;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走访基层,与群众多沟通,了解群众的呼声;政策的制定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先。(3)不但要重视“两会”期间的提案和意见,还要多关注平时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的收集,更要注重有价值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的办理与落实情况。

  4、协商民主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协商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要在协商民主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项制度中制定对协商结果的监督检查、督促查办、评估评价的内容和要求;责任到人,明确违反相关规定的处罚条例。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必将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