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著述 >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若干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若干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9-11 15:21:29 黄山民建 夏南生 张风明 方小妹 洪一舟

   中国政党制度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里,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在中国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几十年的社会变革和建设实践也逐渐积累了一些与新世纪新时代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加以重视和解决,中共十八大所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相关规划和部署有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若干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知问题。一是民主党派自身。民主党派成员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业务精英和骨干,亲业务工作,疏政治学习是这些成员的普遍特点。一些成员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不够主动,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一些成员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对中国的政党制度认识比较模糊;一些成员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缺乏信心或是对参政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少数成员入党动机不纯,把参加民主党派作为个人政治发展的“台阶”和“资本”,这些思想认知问题无疑影响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作用发挥。二是外部环境。从国内现实看,一些基层党政机关对统战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把参政党的合作作为一种“摆设”,忽视或淡化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架构中,也习惯了依赖执政党,这些都成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实际障碍。从国际范围来看,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还面临着西方政党制度的冲击和考验,社会上有相当一些人习惯于用西方的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来衡量和评价我国的政党制度,无视我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也不利于中共同民主党派的和谐关系发展。

  (二)建设滞后问题。一是理论建设滞后制约了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在现实中,各民主党派组织的教育学习,其内容没有多少自身特色,通常是中共要求什么就学什么,长期以来缺乏一整套的系统和有说服力的体现自身党派特点的理论工具,形式单一,“学习传达”多,把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等同中共的思想建设,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解决党派成员思想中存有的一些模糊认识问题。二是形象建设滞后弱化了民主党派的政党地位。几十年来,各民主党派组织自身的形象定位(组织视觉识别系统)的确立与构成没有得到重视,导致有相当比例的社会成员并不清楚我国八大民主党派以及各自的界别特色,民主党派的社会知名度远未形成社会共识,这使得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等社会影响力大打折扣。还有一些民主党派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仅仅投放到诸如科技下乡、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开展上,组织行为表达社情民意的机制比较脆弱甚至欠缺,一些基层组织对社情民意的反映,仅局限于党派代表人物的专业自觉和良心自觉,无形中弱化了政党的自身形象和党派宗旨的表达功能,让群众产生民主党派等同社会团体的误解。三是基层组织薄弱制约了民主党派作用的充分发挥。与中共的基层组织建设比较,中共的基层组织是按照行业、系统组建的,往往是由同单位、同一个系统、同一个村组的党员组成,其职业、文化程度、素质相同或相近,加之其本身处于执政地位,基层组织建设比较容易开展。而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平时不在一起共事,成员之间缺乏经常的沟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没有行政约束力,加上基层组织普遍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和缺少组织活动经费,客观上也导致了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使得民主党派的政党形象难以充分发挥。四是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质量。这里所述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1、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断层和结构失衡问题日趋严重不利于组织的自身建设。比如歙县某党派成员结构就很具代表性,46名成员中,40岁以上会员占比高达91%(含离退休会员15%),年龄在30~39岁之间会员仅占9%,29岁及以下会员一个没有。2、代表人物的素质不平衡对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影响较大。3、组织活动不平衡,影响了组织功能的发挥。4、组织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制度建设的不严肃。5、地区之间、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各党派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长远问题,影响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整体形象。6、民主党派成员发展条件较高,发展范围受限,发展比例较严,这与干部年轻化和合作共事制度中的政治实职安排相矛盾。五是自我组织管理滞后直接影响了组织发展。当前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在组织结构、成员发展、干部培训、考核激励等制度、机制方面表现出的不足都充分反映出民主党派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缺乏系统的管理对策。

二、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三大关键

  (一)解决好思想层面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问题。所谓共同性,强调的是民主党派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同。而差异性,强调的是要承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党之间以及参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差异。把握共同性,始终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承认差异性,才有可能承认民主党派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否则,逻辑上就有悖于中国政党制度对制度框架内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各个结构中的“主体”作出的政治上的设计。当前,中国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因此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挑战。所以,思想建设首要的是要抓“方向”,方向决定一切。要把握共同性,切实加强思想认同感教育,要使民主党派成员内心真正认同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敢于承认和充分尊重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差异性,要在传承各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各民主党派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创新,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营造宽松氛围。

  (二)解决好组织层面的进步性与代表性问题。组织建设目标要求,就是要坚持进步性与代表性相统一。进步性,体现的是中国政党制度对其主体的客观要求。作为参政党,首先要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它不同于一般的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必须在政治理念、政治主张、组织纲领上体现其进步性;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民主党派成员应当是各自联系群体中的“佼佼者”,其领导者还必须是各个群体中的“精英”。而代表性,体现的是中国政党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独特的结构功能:一是能最广泛地、最有效地动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二是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同时,通过政党的界别特色鲜明地代表和表达各方具体利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统一。民主党派组织工作坚持进步性与代表性相结合,一是要突出培养人这个重点。二是要注意根据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人及社会组织活动的规律特点创新组织工作思路。

  (三)解决好制度层面的内动力与外动力问题。解决内动力,就是要在民主党派组织内部建立一整套的制度,用于指导和规范党派自身建设,以增强组织活力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当然,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更需要有外动力的推动,这是由中国政党格局所决定的,处于政治领导核心地位的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要求越高,对民主党派形成的动力就越大。而从民主党派内部来看,适应外动力的自主性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内动力就越大。因此,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更加需要从制度层面解决其外动力问题。而解决外动力,首先要通过共产党的政治引导,在共产党内部不断强化对多党合作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尽可能地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全社会的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认知程度,为民主党派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其次要注重从制度层面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优化“硬环境”。具体就是要不断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强化思想建设1、加强对民主党派干部的培训,将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纳入组织部、统战部的干部培训计划中。2、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履职能力培训,通过专题讲授,经验交流,使党派成员全面了解参政议政的要义与途径,不断提高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能力。3、要注重知识更新培训,以提高党派成员的综合素质。

  (二)从文化和机制着手,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1、突出民主党派组织的文化建设。要认真分析归纳党派组织的文化资源,确定组织的文化差异,科学设计组织的文化个性,构建组织的文化体系。要根据党派组织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历史传统、界别特点,确立党派组织的文化建设目标。2、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以中共党委统战部牵头的参政党内部协调制度,定期就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机关建设、基层组织等自身建设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促进各民主党派成特色,共同发展。二是建立中共党委统战部门、组织部门与党派联动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制度,对民主党派干部的使用,建立首先由本党派推荐,再由中共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考察决定的工作程序,形成一种既能充分体现党管干部又能充分体现民主党派组织独立性的党派干部选拔机制。三是努力探索符合民主党派组织特点的自我监督机制,完善现有的考评制度。

  (三)突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管理,提高参政党的履职水平1、选好领导班子,发挥好领头羊的带动作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选拔领导班子的问题上,一定要选拔那些政治理论水平强,熟悉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群众基础好,政治威望高,活动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人士担任基层领导。2、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民主党派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各种各样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党派成员真正感觉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关心、爱护和支持,感受到党派就象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同时还要广泛地对外宣传交流,让社会了解我们的组织,让我们的成员更广泛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吸收各方面营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力。3、立足党派成员本职工作,提升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职能。要通过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等发挥好党派成员在某一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对社会的服务职能;其次,要充分利用党派成员各自领域的优势反映社情民意,这也是服务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