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著述 >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

2014-09-10 09:41:53 淮南民建 刘 斌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达到1059.8万家,同比增长12.6%;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同期,中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到3984.7万户,同比增长7.8%。我国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两亿左右,民营工业已经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 40%左右,2012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民营经济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

   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素质不高,见利忘义,制假贩假,偷税漏税,不正当竟争等现象时有发生。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权益、劳资关系等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

   近年来发生的“三聚氰胺”、“地沟油”、“长江死猪”、“重大矿难”、“员工跳楼”、企业负责人外逃躲避债务等事件也使得广大民营企业遭遇了空前的“诚信危机”。之所以会产生以上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民营企业仍然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社会行为之外的经济组织,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很少考虑企业行为的伦理、道德,及对他人、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

   企业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是考量一个民营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相挂钩,也是企业社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经常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即仅仅把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利益实体,企业存在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利润最大化。这一误区导致了民营企业在战略定位和企业管理上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直接损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表1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 状 及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股东责任

●对利润的单一追求

●对股东经济失信

●做假帐

●经营状况不透明

●对于经济利润过度关注

●企业所有制结构问题

●相关法律知识缺失

●对股东不负责

●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员工责任

●合同不规范、不平等

●薪酬不合理,拖欠工资

●工作时间长于法定规定

●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措施乏力

●保障和福利差

●不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缺乏必要法律知识

●通过压低薪酬错误追求劳动力低成本

●忽视安全隐患

●缺乏人本精神

●缺乏监督机制

●忽略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政府责任

●偷税、漏税

●逃避社保费征徼

●安全隐患等造成的事故

●不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把慈善当作负担

 

●钻法律法规漏洞

●缺乏社会意识

●无视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细

胞的功能

●舆论将社会责任的履行更多归于

外企和国企

环境责任

●环境污染和破坏

●能源过度开发和使用

 

●严重短期行为

●“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点

●缺乏对于污染的惩罚措施

消费者责任

●提供不合格产品

●发布虚假信息

●产品服务质量低

 

●企业和消费者地位不对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运行失灵

●对于虚假信息、不合格产品惩治

力度不到位

●消费者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合作商和

供应链责任

 

●公平竞争意识缺失

●诚信观念淡薄

●与合作商经济失信

 

●相关法律不完备

●对于诚信的漠视

●市场监督失效

   可以看出,由于法律条文的不完备,政府和职能部门监督乏力,惩罚和激励措施缺失,社会舆论错误引导,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混乱,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短期行为突出,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等原因造成了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无法令人满意。

   民营企业的短期行为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路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环境:如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使决策者和经营者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有利于获得相关企业的信任、合作与帮助,有助于得到政府的信任而更多地得到政府的资助和优惠政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种长期的促销手段,一种长期吸引顾客的广告形式,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大量的客户。因此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来自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引导与支持。特别是加强没有私营企业主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让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多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爱国、敬业、守法。

   一、政府首先要将民营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其在守法经营的同时,体现出社会责任。同时,执法部门应当加强有关法律的执法力度,真正使广大民营企业在法律允许的尺度内,创造利润、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政府应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民营企业现状, 制定出适宜的、合理的、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体系,为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评价体系。鼓励发展第三方组织完善第三方认证、考评机制,为民营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提供组织保障。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机构还非常少,很多民营企业面临找不到权威机构指导、考核、认证的困境。社会需要承担起建立第三方组织的责任,通过第三方组织的参与,使民营企业借力,有效推动民营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

社会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经营行为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繁荣社会经济生活,支持关心社会文化、福利、教育事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为企业创造一个和谐、公平、良好的环境,这个大环境也将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保证。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民企本身,纵使政府、社会为民企创造了再好的外部环境,最终需要的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

   三、在舆论导向方面,社会要大力扭转对企业只关注经济效益的传统舆论导向,要将大众关注的焦点吸引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上来,让企业家意识到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经济组织,其需要承担的不仅是创造财富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对整个社会负责。社会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鼓励社会舆论发挥应有的外部监督作用。

   四、建立社会公益事业与企业社会责任引导鼓励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等同于企业捐赠或者公益事业,捐赠行为和公益事业是企业社会责任较高层次的表现。民营企业需要认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是依法经营、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能因为做了慈善而使一切违法违规行为都得到赦免。民营企业应当把社会责任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企业道德体系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而言,它可以使企业员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凝聚力;对企业外部来说,它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步和协调一致。

   全面加强和落实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社会和企业都需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制定客观的决策模式与社会责任内容。通过政府、社会和民营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我国民营企业必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品牌美誉度,增强核心竞争力,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