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 参政议政 > 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0-03-10 15:26:43 民建安徽省委员会

         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县级审计机关是国家最基层的审计机关。当前,由于受经济环境、执法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约束,致使基层审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手少,任务重。县级审计机关一般约20人,但被审计单位大约100个,还要完成省、市两级审计机关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县委、县政府临时交办和各方委托项目,平均每人每年要完成5-7个审计项目,往往会造成急于完成任务而不注重质量的后果。

(二)审计质量不高。一是程序简单。由于县级审计机关的年度项目一般是“撒网式”的例行审计,被审计单位也习惯性地配合,这就容易流于形式,难以保证审计质量。二是难以深入。由于基层审计人员普遍缺乏大型项目的审计经验、方法和技巧。由于“条管”部门授权审计有限,造成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也越来越少,一些深层次方面的问题难以有效揭示。三是以罚代纠。由于受体制和经费的影响,存在“罚”字当头现象,以简单的罚款方式代替教育整改,致使审计后教训没吸取,问题照样出。
   (三)审计力度不大。目前审计执法常受到来自有些方面的干扰,使处理或处罚不能执行到位,难以更好地发挥出审计监督应有的效能。加之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审计执行中不服从决定、不接受制裁的单位,尚无相应法规方面的支持,削弱了审计应有的威慑力。
   (四)审计人才缺乏。目前,各县级审计工作队伍里中老年比率偏高,初始文凭相对较低、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当遇到如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等要求较高的审计项目时,难以深入开展。

(五)审计经费不足。《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所需的经费由本级政府予以保证,但目前多数县级财政对审计所需的正常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制约了依法审计的力度及审计工作效率,也制约了审计人员教育培训的广度、深度以及审计机关自身的廉政建设。

二、成因分析
  
(一)现行审计体制不顺。《审计法》虽然增强了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人事任免权,但针对独立性缺失、强制措施弱化、经费严重不足、新增人员把关不严,以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权不足等困局,依然找不到解决之道。
  (二)形势发展过于迅速。近年来,审计从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从掌握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民生审计方面发展,以及审计内容、范围、形式不断发展变化,部分基层审计人员受年龄老化、文化水平等限制,跟上形势发展步伐确有困难。
  (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完整的审计问责过程的“不完整”。
三、建议和对策
  (一)科学计划,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包括突出审计重点,合理编制计划;加强调查研究,确保科学立项;把握协调统一,合理利用资源。

  (二)改进方法,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突出真实性审计。狠抓“三清”,即家底清,债权债务清,存在问题清。要通过真实性审计,揭示出一些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加大延伸审计力度。审计机关要加强与纪检、公安、检察、财政、法院等执法机关的沟通和配合,发现疑点和线索一查到底。
   (四)保障审计经费供给。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解决审计机关经费问题的有效机制。多方筹集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加大对“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快局域网建设步伐,建立审计数据库,实现审计资源互通共享。

   (五)提高整体队伍素质。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拓宽审计队伍的培养渠道,从而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总之,要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强基层审计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用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权利,使基层审计机关当好“政府谋士”,“经济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