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民建宿州市委员会 闫 旭
2005年8月受中国政府和FAO的派遣,到尼日利亚执行“中尼南南合作项目”,援助尼日利亚的农业生产。在尼日利亚工作期间,耳闻目睹了尼日利亚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对尼日利亚国家产生的影响及各种弊端:政局动荡、政治腐败、社会分裂、经济困境……。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从根本上讲是由本国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受本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制约,政治制度的完善过程同样反映了该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移花接木往往水土不服。尼日利亚1960年独立,而后进入军人统制阶段,1999年军人把政权交给了民众,开始采取了西方式的民主选举制度,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民主选举制度并不是十分符合该国的国情。尼日利亚和中国都是发展中的国家,尼日利亚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是中国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和中国大致相同。但尼日利亚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差距就相当大了。可以这样说,他们的生活水准相当于中国的三、四十年代的水平,吃了上顿无下顿。用他们老百姓的自己的话说:“NO WORKER ;NO MONEY;NO FOOD ”。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具有无比巨大的优越性。
一、尼日利亚的基本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的特点。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是非洲的第二大国,人口1亿3千多万,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在非洲属于
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尼日利亚实行联邦制,整个政权体系为“三级政权、五级管理”。其三级政权即联邦政府----州政府(36个州和1个联邦首都区)和“地方政府区”,五级管理层次除上述三级政权层次外,在地方政府区下设有分区,分区之下是村庄部落。其中,联邦政府由总统府、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州级政府由州长和州议会组成,地方政府区由区长和区议会组成,这三级政权机构的主要组成人员由选民根据
法律分别选举产生;分区属于地方政府区的派出机构,其主要领导由区长任命;村庄大都保持传统的部落制,属于基层群众组织,绝大多数村庄由世袭的“部落王”领导。 自1900年至1960年,尼日利亚一直处于英国、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1960年独立后,殖民统治时期形成的各种民族、区域和宗教矛盾一直比较尖锐,这一直
影响着尼日利亚政治、经济和
社会事业的正常
发展,也为统治者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提供了理由。尼日利亚从独立到1998年的38年间,先后进行了4次大选(1959年、1965年、1979年、1993年),政权却更换了10次,只有刚刚独立后选举的政府和1979年选举的政府干满了法定届期(共10年),其余28年一直处于军人政府的统治之下。虽然历届军人政府通过武装镇压有效地保持了尼日利亚的独立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压制住了各种社会矛盾的大爆发,但由独裁而引发的强权政治、贪污腐败、政治暗杀、军事政变等反社会、反文明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尼日利亚的国际声望,阻碍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99年军人阿巴查把政权交给民众,至今虽然进行了两届民主选举政府,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尼日利亚面临的突出问题。迄今为止,仍有70%的尼日利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整个民族
工业一直处于极端落后状态,除石油制品外,几乎所有工业品全都依赖进口。
政党制度:尼日利亚的政党制度多党制,目前政坛主要有三大政党:人民民主党、全尼日利亚人民党和民主联盟,其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无明显区别。他们都是于1998年在匆忙中建党,主要作为政治家们组成联盟以确保其权力地位的一种承载工具。多数党员的人民民主党控制了联邦立法和36个州长席位的60%,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拥有较为强大的力量,该党集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并在第二次共和(1979——1983)时期和流产的第三次共和(1989——1993)时期以及在一些退役军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尼日利亚人民党是第二大党,由一些保守的政治家所控制,他们中的许多人支持阿巴查将军,其支持力量主要来自北方。民主联盟主要是一支耶鲁巴党,该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控制了所有西南6个州,但在2003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随着除拉各斯外的西南各州民主联盟州长的应声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