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在2019年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5日,民建蜀山区基层委三支部联合民建蜀山区笔架山街道同心社区服务站,共同走进社区,开展“实施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产出量也在迅速增长,导致的环境隐患也日益显现,在侵占大量土地的同时又形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的优化。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有效利用,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寻求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亦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他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特别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 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实施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通过垃圾分类管理,将其中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等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又可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美丽和谐社会。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之大局。对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很多居民在判断一种垃圾属于何种类别时,往往仍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普通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相关知识,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面临参与率低下、分类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全面、科学、长效地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依然任重道远。面对一个个垃圾桶,市民常有这样的烦恼,手中的垃圾不知该如何去扔?
为此,民建会员们一起采用现场教、居民互动学、大家共同参与的方式,为社区居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大家精心制作了《垃圾分类指南》,图文并茂地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此次活动还特地邀请几位具有学科背景的高校研究生,专业而又通俗地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用事先准备的各种生活垃圾实物现场演示垃圾分类过程,让居民听得懂、看得见、做得了。
活动之前,民建蜀山区基层委三支部还组织会员外出实地考察和学习,向正在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的保洁员询问分拣情况和心得经验。为提高此次社区活动的宣传实效,三支部会员们还制作与室外垃圾桶颜色相对应的垃圾分类箱模型,并将贴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种颜色分类标签的盛物袋发放给社区居民,引导广大居民从家里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场还展示了大学生志愿者用废旧材料以及树枝、小草等制作的帆船、鸟巢等物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鼓励市民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不少居民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这项绿色环保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