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初夏的杭嘉湖平原,花红柳绿,稻菽飘香。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更显出一派勃勃生机。
大巴车经过7个小时的行驶,来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广场。民建淮南市田家庵一、二、七、八四个支部的近40名会员,踏上为期两天的红色之旅。在陈光煚副主委的率领下,会员们神情庄重地步入纪念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位于南湖南岸,是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构成,呈“工”字型;而建筑四周则有56根檐柱,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凝心聚力,奋勇向前。纪念馆共一楼和二楼为“开天辟地”单元,包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十三位代表生平事迹介绍”三个部分;三楼则为“光辉历程”单元,包括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部分。屋顶上,一枚巨型党徽照亮了整个展厅,使参观者沐浴在神圣与光荣的激情升腾中。
该馆的基本陈列为“中共一大史料陈列”。会员们随着讲解员的引导,认真观看、聆听,感受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以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如漫漫长夜里的一缕火光,在神州大地终成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人从南湖的红船起航,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今天,迈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在纪念馆里,会员们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份份珍贵资料、一件件文献实物、一个个沙盘模型和情景的再现,如同涉入历史长河中,详细了解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翻封建剥削、抗击外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峥嵘岁月里,那可歌可泣的壮丽史篇。深切感受奋斗者的艰辛,抗争者的呐喊,建设者的历史强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每到一处革命圣地,对大家而言,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重温这些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会员喻泉感慨万千。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停泊在嘉兴南湖上的这条小船,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
会员们登船移步湖心岛,与红船近距离接触。思绪,仿佛穿越回近一个世纪前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举行。会议进行到7月30晚,由于会场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中止,而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8月3日,“一大”代表们分两批乘坐火车来到嘉兴。按照事先确定的“以一日之长开完大会”。嘱咐船主将船撑到离湖心岛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比较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将船固定。从中午11点左右开始,到下午6点结束。短短的七个小时,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首先被审议通过,接着又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最后经代表们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见证了一个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光明日报》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红船精神”。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仅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嘉兴南湖。他深情地说道:“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他还要求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前行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在回程的大巴车上,会员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互相交流、抒发此次红色之旅的体会。任琪刚、邵元琳、吴化玲、黄少华、康恺、岳嵚、朱灵芝、王丽丽、顾建梅、荀守奎、刘斌、刘振英等会员纷纷发言,一致表示,民建会员要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的历史担当,切实筑牢“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坚决维护”的思想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领各项工作,创新思路,不忘初心。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优异成绩向共和国七十华诞和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不能忘记作为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担当,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红船精神,自觉投身于党统揽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陈光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