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鞋踩泥”话廉政

作者:刘菲菲 王雪娇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4253 发布时间:2019-03-11 09:36:16

“新鞋踩泥”出自于明代张瀚《松窗梦语》,说的是都台长官王廷相对张瀚讲描述的一次乘轿见闻:一日,乘轿进城,偶遇大雨。轿夫穿着新鞋便择地而行,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不小心踏入泥水之中,就不复顾惜、随意而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则故事是在警示为官者要慎始。纵观近年来的落马贪官,不少人都有奋斗的过去,却没有了美好的未来,他们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一时的闪念到不能自拔的演变过程。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从收别人一包香烟、一个礼盒、一张购物卡开始,由第一次收礼时的忐忑不安到无数次的麻木不仁,一步滑走向歧途,坠入深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廉洁从政不应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警钟长鸣。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一旦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任何思想上的问题,防微杜渐,加强政治学习,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为此,务必做到“三慎”:

一是慎初。慎初就是要认真对待“第一次”。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党员干部高度警惕“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坚决守住“第一次”,把好权力失范的第一个关口、守住清廉为官的第一道防线。面对各种诱惑,要筑牢思想的“藩篱”,不断强化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正确方向,不迷茫、不迷航,守住自己的初心。注重开好头,起好步,始终坐得端、站得直、行得稳,心态平静,头脑冷静,手脚干净。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自觉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坚守“第一次”,确保就是“不湿鞋”。

二是慎微。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细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慎微就是要警惕小毛病、小问题。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自觉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严防诱惑之“微”,杜绝蜕变之“渐”。一个在小节、小事上过不了关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人民群众评价党员干部的操守品行时,总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情入手。党员干部既要把握大节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防微杜渐,加强修养,小处不可随便,坚持从小事做起,严于自律,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日臻完善。

三是慎欲。所谓“慎欲”,就是要节制自己的欲望,谨慎地把握好欲望的度。贪欲是腐败的根源,欲多则心散,心散则自衰。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违法乱纪者为反面教材,想想自由的宝贵,想想幸福的含义,看看贪欲给党、给单位、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对标前进的方向,用“前车”之鉴来警醒自己,增强对贪欲的怕,对行为的约束。常用党章党规衡量纠偏,时时刻刻以党性约束言行,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去锻造自。,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有高尚的理想追求,不做物欲的奴隶,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党员干部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定要强化“小节”意识,筑牢反腐堤坝,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干事。树立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扑下身子,多措并举,服务经济建设大潮,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坚定的信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驾护航。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