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蟹味忆沱湖

作者:郑楠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3290 发布时间:2018-12-27 15:02:43

曾经在那个县城小住,期间走遍了每一个乡镇,几乎一公里一公里地与每一寸土地零距离接触。

这是清人张佩芸咏叹中“五水相连号五河”的皖北水乡,淮浍漴潼沱奔流而过,贯穿全境;又有宋时秦少游晚望里“应是淮流转处山”的浮山、翠屏山青葱相依。可是,这些诗境与我所见的小城都无关。历经陵谷变迁、沧桑多劫,狭窄的街巷、拥挤的人流,显得疲惫而苍老。多年前,生活于我,还没有完全展开;未来,都在看不到的地方。独处异乡,望四周有无所归依的空茫。

“不要总闷着,带你去沱河转转。走走走……”友人是当地“土著”,因了他的热情,得以与沱湖初相逢。沱湖,又称沱河、南沱河,古称洨水;发源于河南虬龙沟,经宿州紫芦湖,东注灵璧,至濠城入五河北界。开阔的水面,湖中有滩、滩中又有水,清波摇曳、鸥鹭翩跹,芦苇丛生、茭菱连片。极目望去,水天相连、一片碧蓝。在恬静的秋日午后,散发着美好安祥的气息。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沿湖边静静走走,微凉的风轻拂长发,一时间竟有种古朴的感动,使我第一次见识到小城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片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湖。湖中被网围成一个个小方块、以网箱投喂螃蟹,湖面随处可见渔帆点点,腾空跃出水面的青鱼、寻食嬉戏的野鸭,捕鱼的小伙、牧鸭的村姑,构成了一幅人水相宜的和谐画卷。这也是一片安澜之湖富庶之湖。做为淮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以清新的水质、深厚的淤泥、丰茂的水草,养育了丰富优质的鱼虾蟹,还衍生出了腊鱼、鱼干、醉蟹、醉虾、蟹黄油、红心鸭蛋等农副产品。这,便是小城的湖。它是闺中的小家碧玉,美得含蓄、家常。它的背后,是被田野包围的老街和陋巷,静静地弥漫着保守内敛的农耕氛围。

农家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朝看鸥鹭起舞、暮听渔舟晚唱的浪漫。辛勤的渔人们,关心的从来就不是触手可及的青山秀水,而是劳碌奔波的生计。沱湖人的衣食多取之于湖中蟹,自古就有“吃蟹饭、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的俗语。民国初期著名品蟹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把蟹分为六等,推湖蟹为一等上品。沱湖螃蟹以“青壳、白肚、金爪、褐螯”的外观和肉质细嫩、膏似凝脂的内涵闻名于世,在第一届中国螃蟹文化节上就位列“中国十大名蟹”。“九月圆脐十月尖,持整饮酒菊花天”。泛舟湖上,面对水天一色的原产地,第一次品尝这闻名遐迩的蟹;以农家法子洗净、清蒸,掀开蟹盖,用小勺舀些许以姜末调好的醋淋在蟹身。

“多吃几个。蟹,养人。”友人殷勤相劝。

谈话的内容已不复记忆;黄酒的暖、蟹膏的鲜、友人的热心、宾至如归的感动,承载了过客的茫然和疲倦,温暖了此去经年深秋的寒凉。

……

一别多年。友人数次提及沱湖已退网还湖,水更清、蟹更肥、水鸟更多。而我,却也终没有再赴木叶青黄时与蟹的约会。行走于街头,常常看到高挂的灯箱上“沱湖螃蟹”的字样。忆及那些芳华岁月,感念每一段的相遇。

秋声蟹味忆沱湖。就像世上一切好时光,因已成过去,所以越发美好。尽管,当时只道是寻常。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