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派基层建设 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点击量:6338 发布时间:2008-07-29 13:35:28

 
民建巢湖三支部   刘锋
 
    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我国参政党的组织细胞,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基层组织的工作,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政党作用的一个重要保证。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曾经指出,要把民建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参政议政的桥梁、团结互助的集体、培养人才的基地,他的这一论断为我们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     基层组织基本现状
    我市各民主党派大都是在本届中共党委、政府换届期间成立了市委会。目前,我市共有7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九三五个市委会,农工、致公两个市委筹委会。五个市委会各自成立了基层组织。民建市委会根据自身特点,打破行业、专业、年龄、地域界限,以行政区域管辖界限组建了居巢和市直一、二、三四个综合性支部。
     二、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班子建设问题一是领导班子虽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都还不错,也很热心党派工作,但参政议政能力相对薄弱,组织协调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本职业务工作与党派工作在时间上的矛盾。三是对基层组织班子成员缺乏激励机制。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兼职,不存在收入、职务升迁等利害关系,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如何和基层组织活动开展得怎样,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基层组织主要领导的认知度和热情度,既没有激励机制也没有约束机制。
     2. 活动经费问题。这也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缺乏活动经费、无固定活动场所等问题。我们民建三支部是个综合性基层组织,会员来自高校、医疗、建设、民营企业等多个行业部门,工作分散,不像单位型支部能得到基层中共组织的支持,自筹经费没有优势,经费主要依靠市委会从办公经费、调研专项经费中给予解决,每个支部幅度在1200元/年,先由支部垫付,年终集中到市委会核销,节余结转下年度留用,会费以支部为单位收集后全部上缴。为克服经费困难,尽量压缩开支,比如活动场所或借助领导办公室、或在会员家。原准备组织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由于经费问题只好取消。
     3、出席率问题。在职的会员一般来说本职业务工作都很繁忙,有时很难请假参加,有的同志参加组织生活只能作为事假,因此现在党派组织生活大部分占用双休日时间。再加上一些成员出国、出差在外,因此组织生活的出席率很低。少数成员党派意识、组织观念淡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而支部甚至市委会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这实际上是对那些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同志的一种打击。
  4、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内容单调、枯燥,没有吸引力;二是基层组织撰写提案和调研报告总是局限于个别人或者有限的几个人,大部分成员的参政热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开展活动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成员参加活动的有效约束机制。
    三、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合格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是搞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一要健全选用机制。要参照中共基层组织班子建设的做法,结合各民主党派基层情况,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班子的选用机制,选用一些“能做”、“愿做”、“会做”的同志进入班子;二要加强培养教育。目前,我们民建基层组织成立时间很短,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很成熟的经验,大都凭着感觉走,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建议市社会主义学院、民建市委、省委要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基层组织工作交流研讨会,对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统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使他们不仅本职工作出色,而且成为党派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三要结合组织发展建立骨干队伍。注意培养年轻有前途的后备干部,为骨干成员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加大培养力度,并适时吸收进入基层领导班子;四要建立激励机制,从思想、政治、工作、生活上主动关心,调动积极性,解决“不愿干”问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困难很大。成员分散,无专职人员,无固定场所,无专项资金。支部主任要开展支部活动,就要在精力、时间、经费上无私奉献,要充分调动支部主任积极性,一是靠上级领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二是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