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 逐梦在徽州

——记心系徽州古民居抢救、保护的民建会员刘士山

作者:陈琦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4769 发布时间:2018-11-14 15:10:57

内容摘要:徽派建筑和徽派民居,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区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集秀美山川之灵气,融人文民俗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体现了鲜明的徽州古民居的地方特色、建筑魅力和工匠精神。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资料显示,仅黄山市一地,每年“消失”古建筑、古民居,不少于50幢。残破败落;屋顶局部或大面积塌落,横梁断裂或坠落,雕刻部件大多损毁或被拆下,墙壁坍塌,屋内汪着水或湿气袭人,杂草野蒿丛生,蛛网密布......

刘士山,一名普通民建会员,他“铁肩担道义,”扛起抢救、发掘和保护徽州古民居的大旗,加入到“保徽、改徽、建徽”的大军中,倾己人力、财力、物力,一生痴绝,逐梦前行,无怨无悔。期盼一个个徽州古村落、古民居重现历史辉煌。因为,在他心中,已经将抢救、发掘和保护徽州古民居,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希望寄托、一种责任使然、一种生活习惯。用经典涵养正气,用传承淬炼思想,用工匠秉性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抢救、发掘、保护徽州古民居的义举,需要千千万万个“刘士山”的加入和倾情付出……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 抢救保护开发 刘士山 执着与责任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习近平

一、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集建筑、书画和雕刻艺术于一身。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

气势恢弘的方家香火堂,坐落于曾经的太平县古城(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建于明末清初,两进五步阶梯,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近观之,须仰视,庄严肃穆。身倚之,心自静,了无杂念。

刘士山回味着收藏过程的艰辛和修复方家香火堂的酸甜苦辣,内心百感交集。同时,充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徽州宗祠,没有一处说教,无声无息地耸立在那里。但当你走近它,继而进入它,不经意中,就会在幽静的“穿越感”中,身心被一种庄严神圣的精神包围着,激动着,感染着,自觉的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历史传承的浸润。哪怕只是瞬间,也会让你尘封的记忆像册里,增添厚重而多彩的一页。可谓“淡墨古宅木香浓,幽静灯饰摇曳红;未曾闻到箫声起,却似人在此境中。”刘士山说:这就是徽州古民居独特的魅力,也是让我魂牵梦萦、身心痴迷的内涵所在。她,深深的融入了徽州人与徽派血脉情怀,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打造,极致,精美,最终是刻骨铭心——艺术与生活相辅相成,祈福与作息相得益彰。

徽州,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宋徽宗于宣和三年,下旨改歙州为徽州,经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派建筑也是徽商“富而显贵”的表达方式。

徽派建筑和徽派民居,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区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集秀美山川、清冽溪流、树木花卉之灵气,融人文民俗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落的布局走向,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徽州古民居的地方特色、建筑魅力和工匠精神。徽派民居注重居住环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恬静的意境。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气候湿润温暖。百姓吃苦耐劳,不论是田间耕作、春播夏摘秋收、还是家庭生活,都追求极致与完美。徽州古民居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结构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在平面布局上,结构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具代表性。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结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徽州古民居的天井,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心理。

资料显示,在徽州地区,明清古村落有100多处;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6000多幢。

二、刘士山说,“如果不去收藏、抢救、保护徽州古民居,明天,也许就见不到了。”

1981年,刘士山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钱庙乡一个农户家里。在创业路上艰辛跋涉、打拼了20多年,事业颇有建树。现任芜湖徽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黄山徽鹰武馆馆长,法人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芜湖市综合支部会员。黄山区再生资源协会副会长。

刘士山兄弟姐妹7人,他行三。那个年代,如仅指望从地里刨食,挨肩的七、八张嘴要吃饭,也够一个普通农户当家人犯难的。刘士山的父亲,曾经当过村民办教师,心里的想法和思路比一般农民要超前一些。当刘士山15、6岁时,父亲就放手让他外出“闯江湖”了。这倒也正合了刘士山的

意,此刻,他那颗正值青春期的“不安份”的心,早已跃跃欲试了……
  他投奔亲戚来到长江岸边的芜湖港,成了一名码头装卸工。在码头上摸爬滚打了三年多,刘士山从体力、心智和熟练程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收入也趋于稳定。突然,他做出了一个令工友们感到意外的决定:辞职自己干。而他“自己干”所选择的“职业”,竟是去收废品。他拿定主意,从社会底层做起,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适应、立足社会的本领。劝说、挽留无果,码头上只好放刘士山“单飞”……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后几年里,在芜湖的街头巷尾和居民小区,常常会见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骑一辆三轮车收废品。开头,废铜烂铁、书报杂志、瓶瓶罐罐、塑料制品,他都收。态度好,价格公道。不止一次,他得知有个别同行在秤砣上动歪脑筋,竟和他吵得面红耳赤,从此,不再搭理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昧着良心赚来的钱,用着心里都不会踏实。”刘士山始终认为。
  几年后,刘士山的生意越做越大,赚得了第一桶金。三轮车变成了多辆轻型货车;收货范围已经从芜湖市区到周边,收购品种也从多而全的杂品到专业化定位。成为格力集团麾下具有资质的、每年上百万台废旧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等电器的收购供货。获此拆解资质的,全省仅6家。

到后来,业务发展跨越区域,在黄山市,他注册成立了绿环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以黄山市为基地,涵盖整个皖南及浙江、江西周边地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通往山里的大小路上,密集的烙上了他的身影与脚印。他待人真诚,从不和人玩心;一双眸子清澈如山林间汩汩流过的溪水,不肯接纳和隐藏任何瑕疵,哪怕是一丁点……始终洁净着心灵。合作共事中,他秉承敞亮行事之道,遇事也多为别人考虑。
  他的家人未曾想到的是,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做的风生水起的刘士山,会“移情别恋。”原来,这位来自淮北平原的小伙子,一踏进徽州这片土地,就喜欢上了徽州古民居。“怎么会有这么美、这么精致的建筑?!”不仅仅是感兴趣,在他心中,那颗对徽州古民居钟爱情结的种籽,萌芽般生出,时光荏苒,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让他深陷其中,乐此不疲。

随着他进山下乡入村次数的增多,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古村落和古民居。散落在山坡上、树林边、小溪畔的古民居,不论是官邸还是民宅,不论是香火堂还是祠堂,不论是牌坊还是书院,抑或……也许,在位置、大小、结构、风格等方面,会有一些差异。但这无关乎作为徽州古建筑的历史地位。更不会影响它在年代的轮回中,因太多的承载渴望得到体面延续的期盼。

今天,回过头来看,刘士山收藏第一幢古民居,可以说主要还是因为喜欢与好玩。而其后的不断收藏,心态已转化为一种责任;且愈来愈厚重。“如果不去收藏、抢救、保护,明天也许就见不到了。”

这是一段无法割舍的历史。是徽州历史物化积淀的见证。
    这是一段丰满润泽的民情。是徽州薪火相传的文化根脉。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洁净社会,美化自然的好事。而通过艰苦努力和有效途径,让徽州古民居重现昔日的辉煌与尊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刘士山将抢救、发掘和保护徽州古民居,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希望寄托,一种责任使然。

“徽派古民居建筑堪称一门艺术,独特的造型,奇妙的风格,自成体系,独立门派。浓缩和诠释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统一的意境。”谈到徽派古民居这一历史与文化相融出彩的“人文瑰宝,”刘士山无法淡定。双眸格外明亮,为祖先创造和流传至今的灿烂文明而自豪!

刘士山将抢救、发掘和保护徽州古民居,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希望寄托,当作一种责任使然。用经典涵养正气,用传承淬炼思想,用工匠秉性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人,不能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样的话,再精彩,也只是孤芳自赏。可以的话,应该让更多的人来一起分享,哪怕其中充满酸甜苦辣。说不定,会有志同道合者加入进来,心心相印,撸起袖子一起干……”肩负责任,行稳致远,逐梦前行,脚下的路就会越走越宽阔!
     2016年10月27日,刘士山与父亲有过一次深刻的交谈。这天是刘士山35岁的生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饭后,他给父亲沏了一杯甘醇的“猴魁”茶,酩酽中,父子俩的交谈,自然而然的开始了……感觉得出来,父亲心里憋了太多的话!
   “三子,你现在收藏了多少幢古民居?”父亲问道。他习惯了叫刘士山“三子。”
  “7、8幢吧。”刘士山回答。
  “还准备收藏吗?”
  “当然。”
  “已经收藏的古民居,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根据破损程度,轻重缓急,进行原址原貌维修、修复。”
  “修复好了,卖还是经营民宿?”
  “不卖。坚决不卖。我想将她们建成古民居文化博物馆。”  

“我知道,你现在用在收购、修复古民居上的资金,已经占到了你公司经营收入的60%以上了。一直这样下去,对你的公司、你的事业影响有多大?你会受得了吗?”
  他这样做,包括老父亲在内的家里人和许多朋友都不理解。支持者甚寡。“投入,总得有产出。照这样下去,不就是个无底洞吗?”常人所思,不无道理。刘士山清楚,一旦踏上这条路,便会举步维艰,甚至如履薄冰。但当初抉择的义无返顾,已不容他有丝毫的退缩!
  2007年春末的一天,刘士山收藏了第一幢徽派古民居。建筑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末期,因长年无人居住和照料,岁月的冲刷,使它沧桑凄楚,春色中,更凸显残缺与破败。此前的几个月里,他跑了不下十几趟;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真诚与执着,感动了房主。此刻,刘士山置身于恢宏建筑的一隅,阳光斜照下来,让人有些眩晕。“深紫浅黄花影重,春残依旧暗香浓;藤蔓不及东风老,绿映老墙一片情......”风光虽已不再,而厚重历史、丰富人文的逼人英气,并未让这座建筑随着时光“沙漏”的流失而褪去。更让人敬畏不已。
  正是心存敬畏,刘士山视自己的保护之措为神圣之举。对收藏的古民居,起初,他并不敢轻易的去修复。因为他知道,非专业的、甚至盲目的修葺、“做旧”,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害了这些古建筑。业内称之为“抽走了古民居的魂!”
  而在早些年,当他萌生通过收藏,来修缮、保护、管理古民居的念头时起,他就深知,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经济实力固然很重要,专业技能更不可小觑。为了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内行,成为一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旗鼓相当的工匠,刘士山不辞辛劳,四处拜师学艺;从徽州古建筑的“ABC”学起;越钻研,越琢磨,越有意思,越让人着迷。他报考了四川科技大学成教学院的工民建与古建筑管理专业;通过系统、正规的学习,力争使自己今后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强有力,事半功倍。那年夏天最热的几个月里,他甚至放下身架,到一家规模、档次、实力都堪称一流的古建筑修缮公司当“小工”学艺。刘士山还通过参加徽州传统村落活化传承创意设计人才研修班的交流活动,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将时尚元素和现代气息,融于古民居的保护之中。从而,进一步拓宽修缮途径,提升品位。

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甘于寂寞。而支撑、扛鼎徽州的工匠和“工匠精神”的,正是徽州人执着的品性和徽文化厚重的底蕴。这次“百村千幢”工程认定的18家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拥有一大批有较高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工匠才能担此重任。刘士山知晓,只有心无


旁鹜,坚定秉持工匠精神,才会在保护徽州古民居的路上走


的更好,走的更远!

他的聪颖和埋头钻研与苦干,刘士山成为这个圈子里有话语权和说话份量重的人。


四、刘士山说:不久的将来,我所开建的“徽州古民居民俗文化博物馆”将熠熠生辉。但当前,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

黃山市黄山区的前身是太平县。仙源镇(古城),自唐天宝四年设立太平县,至1963年搬迁,1200多年里,一直是太平县的县城。这是一座经历了唐、南唐、宋、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的历史的古城,形成了独有的历史及城市建筑和布局特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宛若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黄山北麓的秀美山川中。“万家庐井环成集,百里笙歌拥地来。”就是仙源古城当时繁华景象的写照。 

仙源美,美在她的山青水秀,美在她的明眸皓齿,美在她的面含羞涩,美在她的举手投足中笑靥含嫣,美在她的历史渊源的顽强延续,美在她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张力弘扬……“藏在深闺人未识。”这是徽州的缩影,这是黄山的写照。迭现着不竭的大美之魂与内生活力!

刘士山深深爱上了仙源,他把家安在了仙源,把公司事业拓展至仙源,以此为基地向外发散。他踏遍了仙源的山山水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更是将那些有年代、有特色、有故事的古民居“座标”似的深深地镌刻在心里。有惊喜,有眷恋。但更多的是不舍的回望,痛心的颤栗!

刘士山在仙源收藏了5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近年来又在皖南其他地方陆续收藏了十几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以己之力,最大限度的保护古民居。目前,已有百分之六十获得修缮,以旧复旧,恢复原貌。但长期和进一步的完美修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刘士山打算,将现存的古民居经过修缮,盘活、利用、开发起来,通过适度有效的经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量辅助资金,使更多的后续资金,源头活水般不断投入到古民居的抢救、修复上。有人说刘士山“太傻。”而他对此不屑一顾:说我傻就傻呗。只要干的是明白事、敞亮事,与国与民与社会有好处。我愿意一直傻下去,“痴绝”下去……

2018年4月至6月间,笔者两次采访刘士山。他用两天时间陪着我在皖南探访古民居。

他俨然一幅“活地图。”匆匆的脚步一阵风似的游弋于小道村落。映入眼帘的是和后来兴建的民居夹杂在一起的古民居,残破败落;屋顶局部或大面积塌落,横梁断裂或坠落墙角,雕刻部件大多损毁或被拆下,墙壁坍塌,屋内汪着水或湿气袭人,杂草野蒿丛生,蛛网密布。在美翻了的春光里,像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瑟瑟发抖、羞于见人的孩子……“撑不了多久了。也许,下次再来,已不复存在了。”刘士山无奈道,脚步变得沉重起来。

他特别担心春季梅雨季节、夏季汛期和冬季雪天,潮湿霉变、山洪暴发和冰冻积雪,都会给古民居带来毁灭性的摧残和破坏。“一念繁花醉,一梦千年碎,缘聚缘散缘如水,点点离人泪!”刘士山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

刘士山收藏的方家大院,坐落在仙源古城内,占地约两亩,北门紧依当初的“官道;”美丽的富溪河依宅而过;规划建筑面积为400多平方米。是清代中期古城四大家族之一的方家祖宅。原为三进、多开间;前厅、后院均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现仅存一进;其建筑格局和雕刻风格,也堪称一绝。“你看这小姐闺房的窗雕,手法多么精致、细腻、逼真。”每每这时,刘士山都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前后破落的老宅原址上,遗留下大量石雕石柱的原屋构件,这对修复方家大院,恢复其原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被列入“百村千幢”挂牌保护范围,编号0432号。他计划将方家大院修复、开发成“方家大院文化旅游民宿。”已做好规划图和效果图。所需资金也基本落实。

“最终,我将建成一座形散神聚的徽州古民居民俗文化博物馆。生动、细腻、真实地展示古民居特色、镂雕艺术、床及家具、徽派女红、文房瑰宝、新安画作、民情风俗、私塾建制、饮食文化与徽菜烹饪技艺、农耕工具、杂件等等,突出正宗和原滋原味。用线路图的形式,将十几座古民居连成一线。宛若一根丝带,串起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珍珠,让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熠熠生辉。”刘士山如数家珍。他坦陈道:上述老物件,已经探寻、收藏了很多。

近年来,仙源镇党委、政府打造“千年古城、美丽仙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古城镇焕发出靓丽青春;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路更平。为此,先走一步,让“方家大院文化旅游民宿” 的开发建设早日成为现实。无疑是锦上添花的奇妙之作,也将为特色旅游增添亮点。对此,刘士山充满自信。

五、面对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惟有在改革中寻求新的突破,探索出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新机制。

在黄山市,6000多幢古民居,其中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约1100余处。其他大部分不属文保单位的古民居,多散落乡野,无暇顾及,任凭风侵雨蚀,自生自灭……统计资料显示,仅黄山市一地,每年“消失”古建筑、古民居,不少于50幢。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数字啊!

2007年,时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的李修松认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应该在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而皖南古村落保护应该是一个突破口。

  随后,李修松走遍皖南各地的古村落,完成《关于皖南古村落保护利用的调研报告》,被省里作为重要材料发给相关厅局和市领导阅读研究。2009年,李修松将这份报告进一步完善,近3万字的报告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批示说:“修松同志的调研报告很好。古村镇保护利用是件大事,应有保护办法,以求长久利用。建议的十七条也有操作性,望重视起来,深入推进。”

  目前,黄山市实施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及在保护古民居实施认领、认养制度,“保徽、改徽、建徽”等举措,都很好地吸纳了李修松调研报告建议。

据了解,2009年,黄山市全面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约投入60亿元人民币,开展古建筑调查,编制《徽州古建筑保护名录》,颁布《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完成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101个古村落和1325幢古民居的保护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467幢。打造、拓展出12类产业方面的业态和7类事业方面的业态共19类964处。

2017年12月,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2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批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的决议,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指导方针。对涉及的抢修、迁移、认领、土地转让、房屋登记、资金支持、相关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这使徽州古建筑保护具有了操作性更强的法律依据。《条例》还明确可通过合法流转取得古民居所有权或使用权。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保护连接、利用的通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购买。

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徽州古民居以其特有的沧桑、厚重和张力,将历史、现在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黄山市高度重视,不断在改革中寻求新的突破,探索出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新机制,真正守住了古民居的“筋骨肉”,传承了徽州文化的“精气神”。

今年4月下旬,黄山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汪潇溪,率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中相关规划、旅游等委员,进行为期一周的“推进研学旅游发展”专题调研,旨在研学旅游线路的推荐、选取和景点、特色设置。将古民居保护和利用,与大旅游融合,通过研学旅游的形式,彰显特色性和多样性。

     汪潇溪一行深入黄山区仙源镇、休宁县闪里镇,实地查看,全面细致地了解古民居基本情况、历史渊源、基础设施、旅游线路。建议:要有特色地打造研学旅游点。强化落地规划,明确产业导向,明确旅游主题,做优旅游品质。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研学旅游发展。

汪潇溪表达了对刘士山积极参与抢救、保护古民居的义举的赞赏和支持。她还与刘士山商讨,在他收购、修复的古民居中,选择特色性的、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争取纳入研学旅游线路。

六、在徽州古建筑、古民居保护方面,因历史欠账太多,当下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社会与民间力量和资金尚未真正汇聚投入;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可谓任重道远。

徽派建筑和徽州古民居——

是一本教科书,既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

是一首叙事诗,读酸甜苦辣,品意境悠远。

是一幅中国画,虚泼墨写意,实工笔重彩。

是一部历史剧,从遥远走来,奔未来前行。

从设想到实际行动,刘士山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这些年来,他修缮、复原了一幢民居,一幢官邸,一幢祠堂。基本恢复了原貌的古民居,仿佛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气宇轩昂。

在对所有收藏的古民居,刘士山采取传统工匠技法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抢救性维修。徽州古民居的主要材料为砖、木、石,以柱枋梁檩椽等构件组成。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等外力作用和材料本身性能的退化,其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下降;加之木构件受风吹雨淋、白蚁侵蚀、人为毁坏,除了进行检漏、打撑、补墙等常规性维修外,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开膛剖腹”的“换心术”:对外观尚完整的梁柱,剜去里面朽烂部分,作防虫害处理后,用新料精制内芯,利用榫卯结构,安装于梁柱内部。他还苦苦找回了许多已经失传的榫卯结构和古老的营造方法。较早运用了“不落架修缮法”,在整体结构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更换朽坏梁架,使修缮效果更好。修缮现场,刘士山最忙碌,盯的最紧。他心怀虔诚,要求自己和所有工匠师傅,将这种虔诚融入到古民居修葺中;不可落下瑕疵与缺憾!

他还尝试着采用 CN201437643U的方法,用以加固木结构顶棚内榫卯节点装置,工期快,省资金,效果好。在加固、修复木梁柱时,改变更换整柱、整梁,或是对孔洞、裂缝进行灌浆填充,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工时长,造价高。而采用CN101022241A的嵌肋加固修复法,不用更换整个构件,只对受损部分进行加固,牢固,修旧如旧,效果好。

在刘士山心里,所有的徽州古民居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失落的传奇。追根溯源,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在古建筑、古民居保护方面,因历史欠账太多,当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与民间力量尚未真正汇聚投入,更显任重而道远。

刘士山认为:一、古民居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拓展出12类产业方面的业态和7类事业方面的业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和重要的发展方向;但不应越度过泛。如果古民居特有的气息和脉络,被肆意的商业气味冲淡,甚至淹没。更有甚者,为了追逐利润,不惜改变徽州古民居固有的结构和风格。这种类似于急功近利的做法,会让“保护”一说蒙羞汗颜。甚至让有些古民居的价值,比不过“山寨”版。这样的“保护”究竟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作用?

二、交易流转中仍存在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不少古民居,由于年代久远,其间通过继承、分配、赠与和实际居住等各种关系,原产权人就有10多个,有些产权人相互之间还并不认识。有的产权人是“农村户口”,按规定,可以另外划拨新的宅基地。而同为产权人中的“城市户口”者,按规定就无法享受上述待遇。怎么去核实身份,厘清权属,规范程序,平等利益,协商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牵线搭桥。

三、按现有规定,古民居土地性质绝大多数是集体土地,国土部门需先将申请流转的古民居“组件”上报省政府,履行集体土地征收手续后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再进行挂牌出让。对原产权人有流转意向的古民居,不能单独上报审批,必须等整合零星地块并达到一定数量后,方可集中申报。加上挂牌出让等程序的运作繁杂,以致整个交易周期相当长。交易流程还需尽可能简化,周期还可以缩减。

四、之前,有不少古民居,通过双方的私下交易形成买卖事实,而房屋权属完成变更的只占少数。改革之后,一般情况下是对之前的买卖关系予以确认,并按相应程序补办产权流转手续。不过,卖方嫌签约时价格低反悔了怎么办?申报、协调、审核等复杂手续如何办理,都需要政府适时介入,做好服务。

五、抢救、保护、利用、管理古民居,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浩繁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民间各方力量的齐心协力。而资金的投入,更是以“巨资”计。如单靠政府投资,难免“僧多粥少”。或者出现“撒胡椒面”现象。利用社会、民间力量和资金,则可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在抢救、保护、利用、管理古民居方面,真正形成氛围与合力。

一是将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投入到抢救、保护、利用、管理古民居行列中的举措,纳入政府招商引资范畴,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尽快通过实测、摸底等,形成古民居分布、实况地图。在前期推介、调研考察、简化程序、据实操作等方面,扎实推进。尤其是政策鼓励、支持的力度,相关税费的减免、优惠幅度还要加大。

二是鼓励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认领古民居。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双方签订协议,公证机关公证。认领企业或认领人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按设计规划可一次性修缮到位;也可根据房屋的损毁程度,轻重缓急,逐步修复。认领企业和认领人可以挂牌冠名,可以适度开发利用,可以作为形象展示。

三是设立保护古民居爱心基金会,审批报备,严格监督,规范运作。通过广筹善款,积蓄资金,扩大规模。优先对那些损毁严重,具有一定史存意义和地域代表性,同时,未被列入各级“保护”范畴的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因不涉及到产权等问题,且基金会出资进行修缮。故此,在实际运作中较易得到房屋产权人的支持、配合。

五、将古民居的开发、利用,纳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特色线路。这是一项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但一些地区在推进研学旅行工作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研学旅行有效开展。应当认识到,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完善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六、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由古民居保护专家任顾问,不同阶层人士、尤其是大专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构成。主要任务集中在:可以分区域参与古民居分布、现存状况的调查,形成分布图和坐标显示。参与古民居认领、收购活动的资料提供和现场服务。参与古民居抢救、修缮、保护、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宣传活动。企业或社会爱心人士认领、冠名活动的现场服务。古民居修缮现场的秩序维护和工程助力等。

古民居是用粉墙黛瓦写就的诗意文章,更是徽州人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刘士山,这个“新徽州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倾力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有信心用自己的双手,续写徽派建筑和古民居强大而生生不息的灵魂篇章!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铁运公司

姓    名:陈琦

所属支部:民建淮南市田家庵七支部

联系电话:13956405930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