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offset: 61

Filename: 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Number: 213

改革开放40年安徽消费市场辉煌成就--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委员会

改革开放40年安徽消费市场辉煌成就

作者:张巍 责任编辑:王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3302 发布时间:2018-11-05 15:00:2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连续40年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民建组织及以经济界人士为主体的广大民建会员,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实践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回首改革开放40年,安徽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消费促进经济繁荣,消费市场始终保持着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日趋多元,消费热点亮点纷呈,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

一、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市场逐步开放,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先后于1999年、2012年、2016年分别跨过1000亿元、5000亿元、10000亿元大关。201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92.6亿元,是1978年的230.6倍,年均增长15.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幅4.3个百分点。随着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作用得到巩固,与居民消费紧密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全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7.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411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6.5%提升至2017年的8.9%。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等多因素带动下,城镇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安徽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09.4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2.3%。另一方面,为解决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进程中城乡不平衡等问题,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农村零售市场的建设,实施了“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家电下乡”等多项惠民工程,极大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2017年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3.2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4.8%,其年均增速比城镇市场快2.5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17.8%提升到2017年的19.5%。

三、零售业态趋于多元

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流通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局面,零售业态也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百货店、超市、大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网上商店、电视电话购物等零售业态迅速占领消费品市场,不断满足各种层次、多样个性的消费需求。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5742家有店铺零售企业中,百货店377家,实现零售额仅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而专业店迅速崛起,2017年已达2035家,占有店铺零售比重为35.4%,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专卖店1712家,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1.2%;超市及大型超市1155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全省 391家无店铺零售企业中,网上商店数量最多,占比为88.5%。

四、网上零售、商业综合体发展迅速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以及移动支付的便捷化、快速化,互联网消费规模快速扩张,网上零售对拉动消费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安徽省网上零售额1411.9亿元,是2014年的3.5倍,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07亿元,是2014年的3.4倍。从占比看,2017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比2014年提高5.8个百分点,占比和提高幅度均居中部首位,从对消费增长贡献看,2017年网上零售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为24.1%,网上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消费增长动力逐步转换。

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促进商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商贸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1年安徽省第一家城市商业综合体——合肥北京华联南七购物广场开业以来,全省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并基本呈现出“存量促转型、增量调结构”的良好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城市商业综合体109家,其中2012年以来新开业城市商业综合体增长加快,占总数的60.6%。2017年,全省城市商业综合体全年总客流量为8.8亿人次,比2016年增长16.8%,平均每个商业综合体日均客流量达2.21万人次,商户实现销售额(包括零售业商户销售额、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商户营业额)354亿元,比2016年增长24.4%,分别高于同期传统业态的百货店、专卖店零售额增幅13.2和14.1个百分点,显示出“一站式消费”经营模式的发展优势。

五、连锁经营企业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作为现代流通手段之一的连锁经营方式已成为全省商业企业采用的重要组织方式,连锁商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2017年,安徽省共有连锁企业72家,其中批发和零售业64家,住宿和餐饮业8家,连锁门店总数共达到10597家,比2012年增加1064家,连锁企业完成零售额1354.7亿元,比2012年增长27.6%,年均增长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2.1%。其中合肥百大集团和阜阳华联有限公司分别名列2017年全国连锁企业百强第41位和第72位。

六、内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并存格局形成。商贸流通业成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最早和发展最快的领域。1978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实现的零售额占到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57.9%,个体经济仅占到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0.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受限。而截至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7209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法人数量仅占该行业限额以上企业总数的1%,实现零售额仅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2%,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私营企业4553家,占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总数的63.2%,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6%,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共78家,数量也在明显增加,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商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

七、消费结构稳步升级

随着安徽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居民消费呈现个性化、时尚化,消费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一是交通电器设备类快速增长。2017年安徽省限额以上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零售额188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27.3%,年均增速达17.8%,是六大类商品中年均增长最快的,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也持续加大,由2012年14.6%增加至2017年16.8%。其中家电类商品需求旺盛,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家电类商品零售额419.1亿元,比2012年增长86.6%,年均增速为13.3%;汽车消费更新提速,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85.7亿元,比2012年增长144.8%,年均增速为19.6%;通讯类商品产品旺销,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54.6亿,比2012年增长111.2%,年均增速为16.2%。二是居住类商品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家具类等商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家具类零售额114.4亿元,是2012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高于全国年均增幅18.2个百分点。三是文化消费需求上升。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85.2和22.4亿元,比2012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4.8%和22.8%,分别高于全国年均增幅3.9个和10.6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释放,居民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大众餐饮、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蓬勃发展。在餐饮消费方面,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1225.2亿元,比2012年增长80.2%,年均增长12.5%;在旅游消费方面,2017年全省国内旅游收入6002.4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9%;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为6.26亿人次,年均增长16.5%。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2017年全省电影票房收入16亿元,中部排名第二,是2012年的4.2倍,年均增速为33.3%。

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全省消费品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主线,按照十九大报告中“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多献求真务实之策,努力开创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谱写好安徽消费市场新篇章。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