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16日下午,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有一群人在这里要成立一个“不以当官为目标、有职业的人士构成的政党”,这个政党就是今天的一个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建国会。
2018年的10月26—28日,我和我们民建安徽财经总支的同志们,来到了重庆,来到了位于西南实业大厦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我们在这个当年成立民建的地方,在这个当年重庆工商界人士表达看法,商议国是的地方,寻找我们的根。10月底的山城,气候宜人;穿城而过的长江和嘉陵江,黄橙橙,绿盈盈。成立民建的筹备时间是从1945年8月21日到12月16日,其间经历118天24次会议。1945年的10月底,也正是民建筹备进入紧锣密鼓的时期,那时候我们的前辈,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他们,面对着这奔腾不息的长江和嘉陵江,在想些什么?眼前仿佛浮现出,1937年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黄炎培和夫人王纠思洒泪分别后来到重庆。在这里,他继续积极从事职业教育活动。1945年7月1日,黄炎培、褚辅成、冷遹、章伯钧、傅斯年、左舜生六参政员飞往延安,回来后黄炎培写了《延安归来》;1945年8月21日,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三人在谈及抗日胜利后国家前途时一致认为,民族工商业不能只埋头搞实业,还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政党,取得应有的地位,并商定以迁川工厂联合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为基础,发起组织一个新的社团;1945年10月19日,周恩来更是在西南实业协会的星五聚餐会上,以《当前经济大势》为题对200余位工商界人士发表演讲……
今日的重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相结合,轻轨从高楼中间穿过,一座座大桥横跨两岸,让人惊奇、赞叹。在中国民主建国会旧址,从一楼到二楼,大量珍贵、详实的档案资料,给我们展示了民建在成立前、成立时和成立后的历史原貌;杨馆长声情并茂的讲解,更让我们震撼、感动、沸腾,一股发自于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旧址后院栽有不少绿树红花:黄葛、合欢、山茶、杜鹃,微风吹过,树叶婆娑,花果摇曳。黄葛树是重庆的市树,它生命力极强,春天时是绿意一片,秋风扫落叶后仍然是满树墨绿。我们好像看到,在西南实业大厦的黄葛树下,前辈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他们,正在颔首微笑。他们看着我们这些新一代的民建人,正在建设一个新时代的参政党;看着我们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参政议政,积极进行民主监督;看着我们对于工作中发现的共性和突出问题,能以“直通车”的形式上报各地政协,上报政府;看着我们正忙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看着我们接受中共委托,正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穿城而过的长江和嘉陵江,在朝天门汇合。黄橙橙的长江水与绿盈盈的嘉陵江融合在一起后,穿三峡,通江汉,一路欢歌,奔流到海。让人民幸福,促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心声,过去如此,现在依然,未来仍然不会改变,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