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土地上的“中国”

    ——美国见闻之十四

作者:邵体平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4401 发布时间:2018-08-02 09:53:06

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有一片“中国”。

华人移民美国,多寻找聚居地。旧金山唐人街,是海外最有中国传统风格,最有中国特色的唐人街,也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唐人街。旧金山的唐人街,就是“美国土地上的中国”。 

旧金山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拥有享誉世界的旧金山湾区、金门大桥和渔人码头,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临近众多美国国家公园和加州葡萄酒产地纳帕谷,被誉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旧金山是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诞生地,然而,旧金山却没能成为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联合国总部毕竟是被纽约曼哈顿给争取了去。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法则。

根据美国官方的人口统计,目前,在美国的华人移民数量已经超过400万。从大的范围看,西海岸的加州旧金山和东海岸的纽约州,拥有将近一半的华裔人口,属于当之无愧华人聚居地的两大热点。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分别都有20多万华人移民。然而,纽约的40多万华人移民,分散到民族大熔炉的人潮人海里,只占当地人口区区7.5%的比例。而在旧金山——奥克兰——弗里蒙特都市区,则群居着20多万华人移民,占了当地美国人口的17.5%,从华人移民美国的人口比例角度分析,旧金山,那是当仁不让的冠军。

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移民最重要的聚集地,难怪很多华人新移民惊喜地发现,不会说英文,在旧金山照样过日子。走在旧金山的唐人街上,不仅映入眼帘的都是各种中文招牌,甚至连户外大牌上的各类广告都是中文的,耳边听到的也全是中文,当然是以粤语为主。众多的戏院、文化中心、百货店、礼品店、古董店、中药店、中医馆、参茸店、土特产店、中餐馆、西餐馆、工艺店、教堂、剧院、书店、中文学校等,无不展现着华夏古老和现代的文明。

美利坚合众国土地上的“中国”,第一代华人移民功不可没。

旧金山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加州人口的第四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旧金山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美国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最早第一代华人移民到美国创业谋生的是广东人,1807年,广东籍商人到达美国,将中国的丝绸、陶瓷、海味、烟草等产品销往这里。此后,华人就在唐人街代代繁衍生息,唐人街一直是海外华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唐人街规模的不断壮大,为今天的华人移民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848年1月,加州东北部的苏特坊偶然发现了黄金,消息传开的速度比风还要快。1848年8月,已经成为美国土地的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美国东部的纽约,于是乎,美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许多梦想一夜暴富的人闻风而动,源源不断地涌入旧金山港口。自1849年起,美国加州淘金潮真正展开,搭船或者是从内陆来到加州,实现淘金梦的人络绎不绝,船上的的旅客、水手甚至船长,下了船马上就潮水般地涌向苏特坊。当时,旧金山港口,帆船到处可见,市区的人口仿佛一夜间暴涨。旧金山居民1847——1870年之间,由500人猛然增加到15万人。

除了世界各地前来实现淘金梦的投机者外,许多人在旧金山开店,为淘金者提供需要的补给品。当时创办的诸多公司,有些至今存在,包括1873年开张制造牛仔裤的李维斯店铺、1852年的吉德利巧克力店铺、1850年的FOLGERS 咖啡和1852年的富国银行、1864年的加州银行。

当然,1848年发现黄金之前,加州仍属于墨西哥的领土,1769年西班牙人发现此地,墨西哥宣布独立后,属于墨西哥。1848年2月,墨西哥于美墨战争中战败,加州戏剧般地变成了美国领土,加入美联邦。加利福尼亚于1850年正式成美国联邦政府的第31个州。于是,旧金山在淘金热中得到迅速发展,华侨称此地为“金山”,后来为区别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改称之为“旧金山”。1854年,旧金山联邦造币厂成立,主要打造金币用来流通市场。

疯狂的淘金热,使得旧金山日益膨胀起来,迅速成为当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就在这块最早宣布发现金块引发淘金热的地方,旧金山著名的唐人街得以快速扩充。

旧金山海湾,我们驻足于金门大桥之侧,整座金门大桥朴实无华,风格独特。桔红色的金门大桥的桥梁两端,矗立着高耸的钢柱,与粗钢索相连,钢索中点自然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索和桥身则用一根根细钢绳紧密相连,雄伟壮观。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被誉为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金门大桥的设计者是工程师史特劳斯,美国人把他的铜像安放在桥畔,用来纪念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碧蓝色的海湾,海鸥竞翔,白帆片片,美景如画。

旧金山金门大桥建于1937年,耗资3550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金门桥长达2780米,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为67.84米。桥两端有两座高达227米的塔。旧金山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桥梁之一,每天约有10万辆汽车从桥上隆隆驶过。

如今,国人眼中,与众多的中国大桥展现的百态雄姿相比,旧金山金门大桥显然逊色不少,已经不再能入我们的法眼。不过,金门大桥还是令我的心灵感受到深深的震憾。人们的思维定势太习惯和满足于横向比较了,窃认为,中国人更应该冷静地学会纵向比较,从中找出差距。1937年,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建成之际,中国还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扛着太阳旗,在北平的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北平。而当1966年,美国110层的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塔开工建设之时,中国人在干什么呢,6亿人民在上街游行,红卫兵在写大字报,造反,搞串连。当美国之音讥讽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的时候。我们呢,理直气壮地谩骂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而1968年,当纽约世贸中心的摩天大厦耸入云端之际,正是我们老三届下放农村插队之时,我所插队的生产队,全是泥皮土房茅草屋,甚至于连一块砖头都见不到,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形态。

隔岸看花,夜郎自大。当时,刚出传统教育的校门,初涉社会15岁的我,极其幼稚,确实懵懂无知,感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十分地幸福,因为我天真地认为,现实真如书本上广播里所宣传的那样,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没有解放,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解放他们,共同建设共产主义。真是荒唐至极!我们的宣传机器,能否不再愚弄百姓,能否用公正一些的眼光正视世界。

金门海湾波涛汹涌,我们远远地看到另一处更为奇葩的,没有围墙的美国监狱——恶魔岛。这是一座方圆22英亩,岩石从生的小岛,恶魔岛以前是美国联邦政府囚禁恶性重大罪犯的监狱,因而闻名于世。从1934年至1963年,囚禁过不少传奇式的人物。岛名意思为黑鸬鹚,它们在岛上的悬崖和岩石间沐浴着阳光。重刑罪犯他们被送到这里监禁的原因,是因为这座岛屿四周,有着冰冷汹涌的波涛和凶残嗜血的鲨鱼,逃狱活命绝无可能,而透过监狱的铁窗遥望,罪犯可依稀见到美丽而生机无限的旧金山,这对他们来说,心灵的摧残,无异于另一类残酷的刑罚。

金门海湾沿岸的不远处,便是渔人码头,渔人码头的标志,是一个巨大的画有大螃蟹的圆形广告牌,找到了“大螃蟹”,就到了渔人码头,也就到了旧金山品尝海鲜的首选地点。这里过去曾是意大利渔夫的停泊码头,如今终年热闹非凡,已成为旧金山最热门的去处。各国观光客来到旧金山,都要到这里,享受一顿新鲜美味的海产宴。其实,海鲜烹饪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用水来煮,海鲜的肥嫩程度以及烹饪时的火候掌握,令海鲜的鲜美程度难以言述,常被垂涎欲滴的美食家们大加推崇。然而,我对海鲜这一盛宴的兴趣并不大,我只是对不远处的旧金山滨港区更感兴趣,因为那里是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旧址,也就是令中国贵州茅台名扬天下,斩获金奖的地方。

杰弗逊街和泰勒街交汇处的巨蟹标记,是渔人码头的象征。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和老伴在渔人码头,观看了美国流浪汉的才艺表演。

1915年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注定会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可以说盛况空前,博览会从1915年2月20日开展,到12月4日闭幕,共有31个国家参加,参展品20多万件,参观人数达到1900万,历时9个半月。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当时主要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被开凿通航,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举办的一次盛大的庆典活动。另一方面,为了在世界面前展示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重建的新市貌。地震后的旧金山重建非常迅速,地震时被震毁的旧金山市政厅,也赶在1915年于原地重建完毕,为此,在世界博览会举行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地震灾后的影响。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展地范围从东边梅森碉堡往西延伸到艺术宫。

地震灾后重建,旧金山为了加速重建工程,放松警惕,许多建筑物反而省略了防震设计,忽略了当初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导致后来的悲剧重演。1989年旧金山地区再次大地震,造成博览会金碧辉煌的建筑物群损毁。

劫后幸存,眼前,艺术宫现存的几组高大的仿罗马石柱建筑,残破之中写满了沧桑,气势磅礴,摄人魂魄。喷泉后的古罗马风格的石柱,美轮美奂的图案设计,精湛的雕刻工艺,令我们大为震憾,惊叹之余,深感惋惜。

中国参加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收获满满,可谓风光无限。各种酒类,还有北京的地毯、毛线、果脯,四川的白蜡、桐油,江苏的苏绣、棉纱,福建的海产品、樟脑,广东的乌木家具等大受欢迎,共获奖1211项,在所有参加国中独占鳌头,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公开露面,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充分展示出地大物博的中国形象。

贵州茅台从此成为国酒,享誉世界。

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举行的另一处世博会旧址,导游介绍说,中规中矩的“中国馆”三字,为中国国家元首蒋介石亲笔所题。也许那时条件所限,那一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场馆面积与1915年那次比较起来,实在寒酸,不敢恭维。

九曲花街是旧金山的又一特色。从浪巴街——利文街,这一路段是一个大下坡,旧金山市政当局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特意修筑花坛,车行至此,只能盘旋而下,时速不得超过5英里,车道两边的花坛,种满了玫瑰,街道两边家家户户也都在门口养花种草,花开时节,远远望去,犹如一幅斜挂着的绒绣,美不胜收,花街的美名因此而来,这段街道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之称。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离开九曲花街,我们便来到不远处旧金山的一个华人社区,在一个类似中国的养老服务中心高楼下的街头,有十几位中国老人悠闲地聚在一起,打扑克、下棋,神情倒也显得轻松愉快。不过,在此,我没有看到一个美国老人的身影。    旧金山的最强音是移民们迸发出的热情,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文化混合体。特色鲜明的意大利人,中国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南亚人等不同的聚居区,点缀在加州这块土地上。唐人街虽近在咫尺,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能逛逛,只是远远地望了一眼。

其实,旧金山唐人街是美国城市中最大的唐人街,有120余年的悠久历史。唐人街入口处有深绿色中式牌楼和一对石狮子,上书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是唐人街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中主要的街道为格兰特街,两侧有许多具有中国色彩的纪念品商店和中国餐馆,来此观光购物的人潮经常挤得水泄不通。西侧与格兰特街平行的斯托克顿街则是当地华裔人士采买物品商店街。此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鲜艳夺目的红灯笼,体现出“中国红”的特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的距离,不过是在一街之隔。

历史上华人社区的扩张,受到来自旧金山市政府的强大阻挠,比如1870年就曾出台过一个旨在严格控制华人住房和工作的法案。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引起的火灾焚毁了木质建筑为主的唐人街,旧金山市政府便策划,想把华人从这一地区驱赶出去,以发展当地的房地产业,所幸这一计划,最终在全体华人的强烈抵制下流产。唐人街得以保留至今,安然无恙地呆在最繁华的金融区的隔壁,但想继续横向发展却几乎再无可能。

言及美国土地上的中国,中国华人移民在旧金山有20万之众。

唐人街是主要的华人聚集地。天下为公。华侨有着悠久的爱国历史,特别是移民美国的华侨,他们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出过巨大巨献。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首批成员20多人都是华侨。兴中会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在香港、日本、美国、南非、台湾、越南等地先后建立组织。到1905年,兴中会会员中,华侨占70%以上。可以说,没有华侨的参与和支持就没有兴中会。移民美国的华侨中,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痛恨中国皇朝的封建统治,仁人志士逐渐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展开了大量有关革命先进思想的启蒙、宣传、教育。他们创办报刊、印刷书籍、开设阅书报社、组织集会演讲、街头演出,开启民智,积极宣传革命主张。通过各种努力,海外华侨在促进中国社会从改良走向革命、从保皇走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反帝救国的觉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推进民主共和做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海外华侨是革命思想的启蒙者、传播者、实践者。在那场史无前例的以推翻封建统治而兴起的民族民主运动中,无论是革命组织的建立,还是革命舆论的传播,无论是对革命事业的经济支援,还是对革命武装斗争的亲力亲为,海外华侨都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铸就了华侨革命史的灿烂辉煌。海外华侨始终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始终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孙中山先生为此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高度概括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勋。海外华侨是革命经费的基本来源。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组建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组织武装起义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和巨额军饷,这些,大都由海外华侨鼎力支持。虽然海外华侨支持革命活动受到清王朝的威胁,其国内亲属有被株连的危险,但他们为了革命而义无反顾,可谓“解囊相助,不遗余力”。整个辛亥革命期间,海外华侨对革命的捐款总数约达700万-800万元美元。辛亥革命的经费基本来源于华侨的捐赠,当然少不了移民美国的华侨。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延绵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揭开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从辛亥革命开始,海外爱国华侨所秉承追求的自由进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先进思想,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重要精神脉源。

至今,移民美国的华人,依旧满腔热忱地关注着祖国,报效祖国,强大中国的崛起,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海外赤子们坚强的后盾。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上万旅美华侨入伍作战,华侨妇女也进入工厂工作。鉴于移民华侨的杰出表现,以及战时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罗斯福总统任上废除了排华法案,并象征性地允许每年全世界华人有105名移民美国的名额。1965年以后,美国颁布了新的移民政策,给予各国包括中国在内每年2万个移民配额。

1979年中美建交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美国华侨华人移民数量大增,达到250万人,其中70%以上为第一代移民。在此,我想要强调的是,香港回归祖国前,由于世界上反华势力兴风作浪,加之部分香港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甚至出于对中共政权的畏惧,产生曲解误解,争相移民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国。

为我们开旅游大巴的驾驶员,就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全家移民美国的香港华人的第二代。

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一直是国际移民的大趋势。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教育、科技、医疗,都是位于世界一流的水准。然而,美国还只是中国人的第四大移民目的选择地,中国移民人数居第一位是马来西亚,移民数量在1000万人。目前,在美国的华人移民总数为400多万,包含很多本来就在美国生活的老华侨及其后代,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人移民。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总数大概是100多万。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思维等各方面的差异,华人移民在文化、思想、道德、乃至日常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依然保持着中国人的作风。

大多数亚裔都是近几十年来移居美国的新移民,由于具有勤奋节俭、吃苦耐劳、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亚裔美国人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已经成为美国最为成熟和成功的少数民族之一。但是,以社会现实客观地判断,美国的华人移民在幸福指数方面却强差人意。

在美国期间,华人移民的际遇,始终是我所观察和关注的重点对象,邂逅所见为数不多的华人面孔,除了在旧金山华人社区内悠闲打牌下棋的中国老人,大都匆匆而过,忙忙碌碌。华人社区的超市,众多商品的标签是中文的,标出价格是美元。而在中国餐馆就餐之时,我见到华人移民服务生忙碌的脚步,犹如置身跑道。华人移民的工薪一族,他们紧迫地忙于生计。

华人移民和美国佬根本没法比较,在对待生活上,美国佬显得十分潇洒,根本不存在有什么远大理想。什么世界风云,国内局势,经济总量,国际争端,政治考量,军事对抗,贸易争端,社会进步,文明形态,气候冷暖,移民条约,一切统统和他们无关,美国佬不管不问,尼玛,别瞎操心,那些都是政治家们的事。大多数美国佬只考虑眼前,思考最多的就是,这个周末,准备与家人到哪里度假,是自驾,还是坐飞机。而华人移民却不然,他们为生计而奔波,考虑的长远,近期规划,愿景展望,一个字——累。

因此,凭心而论,就我的直觉判断,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尽管条件优越,却有着极其强烈的压抑和自卑,华人移民根本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尽管有一部分华人移民,通过自身的拼搏,经济收入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白领阶层,进入美国中等收入的行列,然而,在政治和精神层面,华人移民地位低下,华人移民永远感觉,在美国自己就是二等公民。

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种族歧视。这是骨子里的鸿沟,也是精神层面的鸿沟。华人即使移民到美国,无论你是否拥有美国国籍或是否拥有绿卡,但是没有美国人会认为你是美国人,在美国佬的心目中,你永远是中国人。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是中国人”的理念,在400多万美国华人移民的心中——根深蒂固。   

                                                                                                      作者系民建蚌埠市委原办公室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