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围墙

 ——美国见闻之十一

作者:视野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969 发布时间:2018-07-23 10:46:06

在美国,很少能够见到围墙。

无论是在华盛顿、还是洛杉矶,无论纽约、还是拉斯维加斯,无论费城、还是布法罗、圣迭戈、旧金山,总之,整个美国,所到之处,很少见到围墙,这一现象令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我感到十分惊奇。

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四周,国会大厦没有围墙,美国的国务院没有围墙,美国的联邦调查局没有围墙,美国之音广播电台没有围墙,美国国防部所在的五角大楼,也没有围墙。

走过的各大城市,各州政府、县政府、市政府的办公区域,没有围墙,建筑物周边,除了草坪还是草坪,植被丰茂,树木参天。美国城市的各机关、单位、公寓、学校、宾馆、商场、酒店、剧院、博物馆、公园,路边的别墅、社区、民居,几乎统统没有围墙。

说起来你简直就不敢相信,在美国的一些地方,甚至连禁锢和关押罪犯的监狱也没有围墙。

奇了怪了。没有围墙,如何保证安全?

旅游大巴平稳地行驶在美国内罗毕市区,繁华地带,高楼林立,中国导游信手指向窗外不远处耸立的一栋现代化大厦,坦然告之:左前方,大家看到这座高大建筑,是美国的一座监狱。

监狱没有围墙?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简直是闻所末闻。

匪夷所思。没有围墙的监狱如何管理犯人,我真想进去见识一番。

在国内,20年多前,为反映监狱的管教人员如何人性化地教育和改造罪犯,我曾办理过较为繁杂的手续,采访过安徽第三监狱,监舍、车间、高墙、电网,印象颇深。为此,我写过一篇题为《高墙深院一方天》的报告文学。

监狱没有围墙,不怕犯人越狱?

车速不快。于是,我尽可能地贴近车窗,特别留意地仔细巡视这栋几十层的高大建筑,终于发现了个中秘密。乍一看,高楼华丽的外表与周边大厦并没什么明显的区别,但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其楼宇所有的窗口,通光玻璃的设置与众不同,密集的窗口玻璃自上而下,全呈竖条状,宽度十分狭小,大约也就20公分吧。也就是说,监狱里被关押的服刑罪犯,纵然是由内砸碎玻璃,也难以逃脱法网。其内24小时全方位的监控和报警系统,足以让在其内服刑的犯人心服口服。尼玛,这么个绝妙的点子,建筑设计师简直是想绝了。至于监狱的内部设施,牢门,通道,监舍,我没法进去参观,只有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妄加揣测了。

监狱属国家机器范畴,我估计,对付服刑罪犯的手段,类似电网、铁栅栏、围墙等强制性的禁锢设施,应该都在楼内。反正,就是再民主再自由的国家,罪犯蹲监狱,待遇也绝不会像住宾馆那样舒适吧。不然,政府随随便便地浪费纳税人的钱,美国的纳税人肯定是要提出抗议的。至于监狱内部如何进行管理,那是美国佬的事,没有必要瞎操那份子闲心。

自由开放的美国人,不喜欢围墙。我得出这一结论。

美国人不喜欢在建筑和房屋周围垒砌高高的围墙,他们至多在建筑物周边,种上一圈树墙而已。这种不设围墙的现象,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

通常,围墙的定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现实中存在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隔断结构,用以离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另一种是由前一种引申出的比喻,寓意某种产生阻隔作用的力量。

我看到,华盛顿国家广场周边,美国的国会大厦,美国国务院,联邦调查局,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黑人博物馆、宾馆,酒店,没有围墙。美国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所在地,大巴远远地围绕着转了三圈,我见到911恐怖袭击修补的痕迹还在,只是没有围墙。

政府机构,公共场所,围墙,它爱有没有,随他。这里,我只是想更多的谈一谈美国佬所居住场所的围墙。

旅美归来,我写过美国见闻系列,言及《美国人的居所》,在此,不妨再重温一下,美国人的居所,大致可分为私家庄园、公寓、别墅三种类别。

美国人的私家庄园造型别致,个性张扬,秀丽奢华,这些融入大自然山水之间的奢华的私家庄园,统统没有围墙。

美国人的公寓楼房,没有围墙。

美国人的私家别墅,没有围墙。

美国的住宅社区,也几乎没有围墙。说是几乎,是因为凡事不可绝对,一叶障目。社区围墙,公寓围墙,在美国确有个例。

洛杉矶城郊,密布着大面积的别墅群,街道两侧每隔10-20米,就会有一栋别墅,每栋别墅,基本上以两层小楼为主,没有围墙。仅有极少数的别墅,存在围墙——假如那还可以称之为围墙的话。别墅周边设置的低矮的木制栅栏,其高度一般不会超过30公分,抬脚就可以轻松地越过,那只是建筑环境的点缀,似乎含有家庭领地属性的标识。美国佬的居所,只有极少量的别墅,才会设置这种十分矮小精致美观的栅栏,众多别墅的周边,只有草坪,其它什么都没有。

围墙的作用在于提供安全保障。在美国,围墙作为安全屏障的意义几乎并不存在。美国人的居所不仅没有围墙,而且根本没有什么防盗门、防盗窗,不像国内的楼房、住宅、公寓,家家户户,设置着囚笼一般钢铁质地的防盗门窗。

在美国,偶尔你也会见到,确有零星的别墅设置有防盗门,院子里铺上了水泥路,不用问——那大多是中国人居住的别墅。

还有一个有趣的奇特现象,美国佬开的汽车,标明的牌照,多为英文字符和阿拉伯数字组合拼凑而成,个性化明显。道路之上,如果你偶然间见到由什么6666、8888、9999等一串由相同尾数吉利数字组合而成的汽车牌照,无须多问,那一定是中国人的车子。

美国的小区不像中国,设有房门,楼门,单元门,小区门,层层隔障。美国佬的居所,不要围墙。在美国人看来,出了家门就要与城市零距离接触。早晨太阳升起,黄昏日落时分,出门与街对面的友邻点头微笑,互致问候,人与人之间的不用设防,这便是美国佬简单而本真的生活。

美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土面积大,960多万平方公里,3.2亿人口。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外,许多地方人烟稀少。正因为平时见不到什么人,所以人和人之间很亲切,彼此友善礼让。人们总是要创造各种机会聚在一起,沟通交流,干嘛还用围墙进行自我隔离呢?美国人之所以显得热情好客,喜欢聚会聊天,恐怕都和这一因素有关。

为此,美国佬的别墅区,大多属于开放式街区,直接与外界相连。无论是公寓楼,联排别墅或者是单个的住宅、别墅都见不到“铁窗”和“铁门”。美国佬家庭的玻璃门窗,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人去砸烂进去偷东西,假如半夜,就算你去睡觉,没有关好门窗,也不会有人进你的屋子。在美国,无论公寓社区,还是别墅社区,单栋房舍前后均有草坪花园。而通向园子的后门大多数都是大落地玻璃窗式的。小偷很容易就能打破这样的玻璃门,进入家中行窃。然而,偷盗现象并不多。

不过,美国的社会治安,刑事案件不应该低于其它国家。

天下有贼。全世界都一样。

只是,美国的抢劫现象明显多于偷盗。以偷盗汽车为例,私家汽车大都装有防盗系列,GPS定位系统很快就能锁定偷盗者。抢劫案多发,美国每年大约发生银行抢劫案近万件,在洛杉矶、休斯敦等不少美国城市,银行抢劫案的发生频率居高不下,但这种案件对居民危害和影响不大。至于小偷为何不去居民家中去偷盗,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美国的法律较为完善。美国法律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美国人的住宅,四面绿地,中间是房子。绿地就是自家的院子,不能随便进到别人家门前的草坪。按照美国法律,可以随时击毙任何企图非法闯入的入侵者,而不受法律制裁。当然,最好是正面射击——这属于正当防卫。

美国有住宅堡垒防卫法。该法律规定:对非法侵入和暴力袭击,主人、租户、委托保管人等,有权使用致命武力,如铁棍、尖刀、等来保护其住宅。住宅包括草坪和车道。有些州的法律更进一步将工作场所和私人车子都归入堡垒范围,不可侵犯。而美国人可以有枪。小偷强盗要不是摸清底细,轻易不敢随便闯进去,为了点锅碗瓢盆的,命搭进去不值。小偷如果一旦“进入”别人家,很有可能被射杀,而主人不会因此被判罪,小偷不仅偷不成,还可能搭上性命。

美国人一般不存钱,能偷到什么呢?电视机,洗衣机、冰柜、汽车,大家都有。再说,大部分美国佬家里不放现金,平常都用卡或者支票,钱包里的现金大多都不超过100美元。需要现金的话,街上到处都有取现金的ATM机。美国银行也不给存折,取款拿自己带照片的ID(一般是驾照)去取。银行每月把收支信息以信件或者电子形式邮寄给开户人。这样也不怕家里的存折被盗用,钱被取走。穷人家的那些个锅碗瓢盆,贼也看不上眼。家里那些电器什么的,在美国根本不算什么事儿。电子产品一坏,美国佬很少去修,直接买新的。因为修理人工费不比买新的便宜多少。甚至,老一代的还能用的电器家具什么的,经常有人扔。没人会冒险去别人家偷这类东西。那些能引起人们兴趣的高价珠宝和有价值的证券等,一般都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很少有人放在家里,即便有,美国佬也有自己的保险箱。谁费那么大力气去偷老百姓的家。穷人家更不怕偷,因为没啥可偷的。

其次,美国安防系统比较完善。美国的社会和家庭安全系统设置相当发达。尤其在西部的多个州,很多人家装了ADT一类的自动报警系统,家庭安全系统和警察局直接相连,富翁家里通常会装有防盗系统,出门时,把它“设置”好。只要门、窗一开,这个系统就会“响”,警察局的警员很快就会去报警之家检查。

第三,购买保险。美国佬不怕偷,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美国家庭大多都买了财产保险,自有住房的,一般都有火灾、盗抢等保险。租房住的,租房公司也会要求租客买保险。有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公司会赔偿。不管住公寓楼,还是住在别墅区,真被偷了,可以找保险公司索赔。如果家里因为偷盗或者火灾,造成的损失都会有保险公司担着,所以更放心。

第四,邻居相互帮防盗。在美国贫富混居的现象很罕见。房价的高低按区位划分,贵的跟贵的在一起。不同区位有不同档次的房子,无形中从住的地方就自然把富人、中产和穷人分开了。而中产和富人往往选择在安全社区居住,有人出门都不用锁门。安全的社区搞得安全措施是邻居看护,相互防盗。这是最有效的防盗.美国大约70%以上是中产阶级,15%是富人,大多数人生活在比较安全的社区。

美国的住宅不是小区形式的,中国的住宅是一个个的小区,每个小区有围墙,有小区大门,大门设保安,美国不是这样,美国几百公里、甚至在上千公里的住宅区域,是没有小区围墙的,也没有小区大门,更没有保安!住宅完全是开放式的。自家门口就是公路。住宅通常排列非常整齐,虽然每个房子的样式完全不同。住宅的门牌号,完全按横坐标和纵坐标定位一个点的方式来制定。

显然,如果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围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美国佬当然更不会用一道围墙来把自己和城市,和大自然隔开。

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事例,美国纽约为了治理地铁站里的偷盗和抢劫现象,在地铁站里不停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名家的乐曲。还别不信邪,真的管用,统计数据显示,在播放《圣母颂》之后,地铁偷窃抢劫现象明显下降。音乐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美国本为英国的殖民地,独立战争胜利,1776年宣告独立,摆脱殖民统治,建国不过区区200多年。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国城乡,所有的建筑,几乎没有使用囚笼般的防盗门窗。原先,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地认为,美利坚合众国,腐朽没落的美帝国主义,不应是这个样子的。然而,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我的想当然。

围墙是现实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精神层面,心态理念上的差异。

防盗门窗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随处可见,俗称老虎笼,设防。纵观国内的楼房,特别是低层的住家全都窗外有窗,钢筋铁骨,密密麻麻。家家几乎都装防盗门,这些自然都是防止被盗而采取的措施。不管是自建房,还是高层电梯房,不论是阳台还是窗户,都会装上防盗网。有的小区,家家户户都会装,不同材质的防盗网,远远看去很是压抑,室内往外看,视线也会受到干扰,人人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一样。

如此,围墙在美国是多余的。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素有砌墙的传统。中国的围墙,历史悠久。中国围墙文化的发展演变都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围墙有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渊源。一个五千的年文明古国,号称礼仪之邦,有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围墙现象,可算得上是围墙文化。

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即有“城郭之制”。

疆域之墙、宅院之墙、村落之墙、城镇之墙、园林之墙。时至今日,围墙大行其道,仍然存在于华夏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古往今来,千百年来,皇宫紫禁城,中南海,莫不被高高的红墙所包围,上行下效,皇城王府,王族贵胄,北方的四合院,那是典型的标准的围墙结构。再看各地州署衙门,郡县官府,及至平民百姓,众多民居,无不围墙。整个中国,分得是等级森严,围得是结结实实,牢牢靠靠。

中国的围墙,亘古至今,源远流长。万里长城堪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长的围墙,长达2.2万多里。大至气势宏伟的紫禁城,小到贫民百姓的茅舍民居,都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围墙文化。围墙,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种象征。然而,中国人为何对围墙情有独钟?围墙折射出中国人什么样的心态?

中国特色。我想对中国的围墙来一个评判。

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远的就不再说了。现实点,君不见,国务院,人大、政协机关、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政府,村政府,甚至居委会、派出所,莫不围墙。就连地处偏僻的乡间村野,一穷二白的贫苦农家,寒门住户,家徒四壁,家贫如洗,也都还有属于自家的土坯小院。最简陋的,也得扎个稀疏的篱笆围墙。如今,围墙处处,深院重叠。国内各单位、部门、学校、宾馆、酒店,剧院、商场、社区、别墅、民居,哪里没有围墙?不仅如此,除了围墙,还得用焊接的铁笼子一般的门窗,笼罩得严丝合缝,令人窒息,把人紧紧地关闭于笼内,失去自由的鸟儿一样。

如果说,围墙现象意味着封闭、保守和官僚,这未免过于武断,值得学术界和知识界认真思考和研究考证。然而,不可否认,围墙现象形成的固步自封,划地为牢的思想观念的确存在。围墙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夜郎自大的心态,反映出极其自卑的心理。自卑是源于自身没有底气,没有自信心,禁锢自己,对所有人都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没有围墙似乎就没有安全感,围墙潜藏着信任危机,对他人存有疑虑,存有戒心。

围墙现象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现状,根植于自身传统和特点。两相比较,更多地显露出先进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之间的人际关系,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等的巨大差异。

最后,我还要回归原点,美国的围墙。  美国佬的居所没有围墙,有些则用精美矮小的木栅栏组成,一步就可以跨进去,门和墙也极其单薄,感觉一拳就能击穿,窗户上也没有钢筋护栏。他们不需要用高大的围墙把自己圈起来。

然而在美国,我毕竟是见到过围墙的,坚固牢靠,美观实用!

那是什么围墙呢,是高速公路的隔音屏障围墙。

气吞万里如虎。进出洛杉矶的高速公路上,相对而行的20条滚滚车流,长龙见首不见尾,气势如虹,涌动不息,宛若波涛起伏,排山倒海,没有尽头,仿佛还在无限地延伸,形成汹涌澎湃的汽车队列,推波助澜,场面震撼,无比壮观。高速公路两侧,时不时能见到排列有序长长的隔声屏障围墙。有些正在施工,这是美国交通部门统一规划设置的隔声屏障,是按照路段两边是否有居民区、百姓的住所这种情况来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扰民,让附近居民有一个健康的声环境。

交通隔声屏障围墙,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隔音墙也称为声屏障。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

美国高大的声屏障围墙,是统一设计和建造的,强调的是隔音功能。

为此,我陡生无限感慨,美国的围墙设置是人性化的。

有人戏称,如果从空中腑视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围墙圈起来的国家,离开了围墙,简直就不叫中国。围墙如此发达,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当中国人的围墙普及到家庭的时候,就会出现“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一盘散沙现象,如果进一步固化到个人利益至上的时候,中国人就有可能成为最自私最冷漠的群体。

壁垒森严,划地为牢,守旧闭塞,总是不可取的。因此,有识之士呼吁,拆掉有形的围墙,体现自信,在社会制度、人文制度和科技的创新中,重构中国的秩序和生活。  自由开放的美国佬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围墙、防盗门窗现象难于理解,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样,我们前往美国,同样看不懂,没落的资本主义,难道社会治安会如此之好?当然也不是。

自我感觉良好。围墙好像有着重大的文化意味,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会留下时代的印记,成为现实生活的翻版。筑墙防御划圈的思路和做法,顽强地保留在中国人的文化深处,整个中国,从长城到紫禁城、从单位到家庭、从亲戚到朋友,无不是由一个套一个的有形或无形的围墙构建起的社会结构。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中国,有形的围墙多,无形的围墙更多。围墙文化早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骨髓,人类的本性从来都在寻找自己的自由空间, 导致人们都想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上做主人。中国人习惯于用围墙围起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或者说是属地、领地。政权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关起门来成一统,围墙之内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从人类社会形态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推进来看,有形的围墙会被逐步拆除,什么时候社会更加公平和谐了,人们内心的围墙就就会自然消失。

令人欣慰的是,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公布了一份重要文件,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个规定的出台,即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中央文件关注拆除围墙的政策,涉及全局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拆除“割据”的藩篱,树立人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意识和人人平等意识,减少日益膨胀的自我意识和私利关系。打破私有化外在形式上的堡垒,打破现有利益的固化,再建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生活环境,让社会充满更多阳光和生机,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自信。

拆除围墙,实现开放,是中国在根本制度上的要求,是顺应历史发展方向的必然。然而,政策虽好,收效甚微,即使现在有人不同意拆除自家小院的围墙,但也必将从逐步拆除围墙的好处中转变认识,拆除围墙必将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拆除围墙,展示自我,体现自信,这才是一个开放的心态。

什么时候中国能把大部分围墙拆除,我们再和先进国家相比。也许,我的观点太过偏激。不过,美国确实还有另一种围墙——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边境围墙。对这一围墙现象,我想安排到美国见闻的下一章节《美国的移民》中,试图尽可能地客观对其现状和意义进行评述。

                                                                                                                   作者系民建蚌埠市委原办公室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