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明的人生探索:万千人生皆有异 九件大事应牢记(一)

作者:宣传部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984 发布时间:2018-07-20 11:26:52

    民建老会员、国开行安徽分行退休干部冯文明同志,尽管已年近耄耋,但多年来,不仅热心会务工作,积极参与组织会内活动,同时,笔耕不辍,每月都有许多文字在各种媒体发表,这里收录其近年来撰写的、对人生一些事情的思考和探讨文章,或旁引博证、或娓娓道来,读来或引人深思,或给人以知识,启发人思考。——编者



万千人生皆有异  九件大事应牢记(一)

——百善之道孝为先  养育之恩植心田

人类发展已长达200万年之久,总和人数据有关专家估计高达约三千亿人之巨,而三千亿人中的人生道路人人相似又各各有异,不足万年的人类文明史已使人类有了语言、文字、图腾、生产生活器具、构筑物和建筑物,承载着人类发展的痕迹,薪火相传,继承发扬。本文意欲就人生九件大事进行系统全面探讨。由于本人知识智慧的贫乏,抛砖引玉,期许共同探索,更臻客观完善。

首篇名为:百善之道孝为先   养育之恩植心田。

一、血肉之躯父母赐   遗传基因爹妈予

人皆为血肉之躯,父母孕育赐予,千亿自然人,概莫例外,这是为人一世自始至终都应永远铭刻在心的道理和基石。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具有唯一性、独占性特点,是人类生生不息、永恒不止、代代相传的根本源泉,舍此就会导致人类的消亡灭绝。

自古以来人人皆知,人人都为父母胎孕并无一不打上父母生命信息的烙印,都会直观地描写为儿女在身材、五官、脾气、个性与父母的共同之处,又有相区别的不同之处,而现代科学技术从染色体和DNA基因方面确定了的父亲的xy,母亲的yy的性染色体以及DNA的全部片断,遗传微观结构的共同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家族血统。例如,下代的血型主要有O型、A型、B型、AB型等基本血型,必然会与父母血型信息相一致,父母皆为O型,儿女血型不可能为A、B、AB型,父母为A、B型则儿女血型可能为A、B、AB中的一个,不可能为O型,而输血配型除O型为无私的万能输血型外,其余都要血型配型一致方可成功实现,儿女的器官移植,同样有科学配型是否成功的问题,通常族群中配型成功的比例大大高于非族群成员,这些都是现代医学器官移植科学实践结果所确定,同样是由基于父母基因的相似一致度的比例所左右。作为门外汉无法用严谨的科学叙述上述学科系统知识。再者,父母各方面的健康状况对儿女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遗传影响,通常父母各种遗传疾病,大多对儿女都有可能发生而引起重视和警惕。

谓之曰:十月娘孕苦,生儿有凶险;血肉之躯父母赐,遗传基因爹妈予。

二、吃喝拉撒眠  父母操心间

生命自出生起,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赤身之子,此乃赤子一词的词源,此后的一切更为父母操心劳累。母亲月子期间,怀孕至分娩承受了极大的肉体的痛苦,一旦生育,既尽享得子后为人父母的无比喜悦,同时身为母亲又承受着大量出血、身体虚亏、免疫下降、功能调整、体力衰弱、母子营养、婴儿哺乳、精心照料,祖父母及父亲往往承担着家庭及儿孙、产妇的一切十分繁杂的事务,疲惫劳累当是自不待言,唯恐有疏漏闪失而引起不良后果,心碎喜乐,交相辉映,构建了人间对儿孙的大爱丰碑和交响乐章。事无巨细,滴水不漏,是祖辈、父母追梦的理想目标,端详期盼着儿孙的一举一动、吃喝拉撒、肢体动作、脸面表情、体态面容…,所有一切,千言万语,无法道尽,尽享天乐。

真可谓:吃喝拉撒眠,父母操心间。

三、辛劳七年整  送儿把学升

人生从婴儿到学童前,父母为儿女的第一任老师,不仅为儿女的衣食住安言行个性处处用心体察,更为之具体运作而操心。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年复一年,儿女成长,穿衣、饮食、住宿、安全、言语、行为、性格,苟日新,日日新,是孩童儿女“人之初,心本善的阶段”,为人父母必须悉心察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修枝剪杈、扶正祛邪,既要关爱倍至,又不可溺爱放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严之有度,宽之有边,慈母严父,各挥其长,协调平衡,扬长避短,幼苗茁壮,期许成材,可谓父母苦口婆心,万千辛劳。实可曰:辛劳七年整   送儿把学升。

四、生活学杂费    父母付为最

无论历史上儿女上学,还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社会,基本生活费用以及各种教育开支,在小学、中学阶段,以现今月均估计约分别为800元和1000元左右,城市费用约分别为1000—1200元、1400—1600元,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孩子,父母为了孩子上学和生活费用的承担,不惜离乡背井,加班加点,自己生活十分节俭,多挣钱、少花钱,城市孩子相当高比例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往往都会为儿女选择一门或多门学习兴趣班和补习班,千方百计为了他们的知识成长,可以说不惜代价,所承担的教育支付对不少家庭可能远远高于上述规模。而现今在读大学生,月平均各项开销约在2000元以上,使自己的孩子在校期间的一切,能够衣着得体、吃喝不忧、日用不愁、交往体面,父母宁可自己苦一点,开支省一点,也都会让孩子在学校获得更多知识,德智体全面健康成长发展。我们这代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由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低下,父母的收入中有80%—90%用于吃饱肚子和寒冬温体,其它开销仅占10%—20%,按现代经济学观点,恩格尔系数,即收入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高于40%确定为贫困标准线,我们就属于广大农村90%以上农民家庭的基本生活状况。我小学阶段,起初没有书包,只有一块蓝平布捆扎书本,雨天没有胶鞋赤脚泥地上下学,寒天雨雪脚穿硬梆梆的钉鞋,磨破脚生冻疮之处而血肉粘连袜子,早晨上学时用烧箕(竹编制的带把带盖的淘箩)装上中午的饭菜,由校教师食堂代蒸代热供午餐食用,缴纳二、三分钱的费用,初中阶段我离校有近十里的路程,与我哥哥全日子住校,每月除享受每人3—4元助学金外,每人每月约需6元的在校各项费用,兄弟二人共约12元,对于全部依靠务农收入的父母已是捉襟见处、日不敷出,时有断档,老母始出求借应对;高中阶段,我升入江苏省常熟中学,哥哥已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父母更是很有面子,而全家生计费用犹如雪上加霜,不堪负荷,每月为我们兄弟俩和妹妹上学约在20元以上,又逢大跃进、人民公社时代,工分的年终分红寥寥无几,透支预借,邻里借债已经成为父母养育兄弟妹妹的常态,甚至拆掉二间草房的栋梁木材,卖得160元钱应对债台高筑的困境,尤为令人扼腕心痛的是变卖了老母婚嫁时从娘家带来的银质手镯、耳环、烛台、青花瓷罐以及“大日本帝国”造的轧花机、家养的湖羊、四条木凳、自种或分得的粮食棉花等等,倾父母全身之力,度过那极为艰辛时代的全家生活,即便如此,我高中毕业高考结束后,仍拖欠高中母校伙食费四十多元,在班主任周学诗老师一手操办下为我申请了特别困难补助后,偿还了全部欠款,尚有数元买了一件圆领汗衫。我在195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习。入学后仅一个月,我国与苏联老大哥因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而反目成仇,苏联以极为苛刻的条件挑剔苹果、鸡蛋等农付产品归还约十数亿的债务,又雪上加霜地遇到我国浮夸风引发了1960年—1963年的三年困难,严重饥荒和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十分匮乏,经济社会发展迟滞倒退,此时正值我大学学习知识本领和青春身体发育时期,江苏省及南京市党政虽竭尽物力、财力给予南大等高校在校学生以最大的关怀照顾,调运各类副食品优先供应,然我仍感到营养不足和饥肠辘辘,我的父母都在自身粮食不足的情况下,绞尽脑汁节省下粮食,换些粮票补贴我在校主食不足,我也亲眼所见父母为二位已出嫁成家的姊姊分别扛上三、四十斤大米回家的情景,两位姊姊也为我这个大肚汉弟弟到她们家里,吃上一顿大米饭和较为丰盛的菜肴,或煮上几碗南瓜为我充饥果腹,1961年春节前我去了一趟如皋县李港公社东套圩祖籍出生地,小妈妈(大伯的二房)对侄儿心疼不已,粮食困难之情甚于苏南,还在粮食无几的情况下煮了一顿完全的小米饭给我吃,而我唯一的亲舅舅在自己已初现浮肿之时,竟还烧了一顿纯正的大米饭招待我这个外甥。由此可见,不仅是父母,而且是姊姊、伯母、舅舅等家族全体成员给予我的亲情关爱。老母自此得了胃病,而舅舅就在1961年春天因饥病死。我在家族亲人的激励下,刻苦学习、调节作息、适度锻炼,终于圆满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于1964年毕业。刚入大学时,郭影秋校长对全校新生深情地说,“你们的同龄人全国为1200万,而能够升读大学的只有20万人!”,物理系党总支书记王承志还说:每个物理系学生在读,国家每年投入为20万元,而五年为100万元。这在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落后的背景下,如此规模投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由此可见,我的中学、大学生涯的学业完成,没有中共政府的基本投入、给予我部分助学金,同时没有父母的悉心呵护、呕心沥血的综合关爱,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是无法实现的。

我可以深情地说:生活学杂费,父母付为最,中共惠恩深,当知图报倍。

五、盼儿能成材   克勤克艰难

二十多年的儿女,终已学业完成,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功底,为儿人生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父母用朴实的言语谆谆叮咛儿女要深谙做人的大学问,应该明德、亲民、至善、格物、修身、立德、正业、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做人的道理,终身有一颗赤子之心,以齐家为基础,以正业为平台,以治国为大志,以平天下为总目标,在人生全部过程中,既应身怀壮志,更应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图虚名、淡泊名利、力戒享乐、杜绝贪欲、为人纯朴、做人憨实、精而不滑、实而不傻。儿女的全面成熟、知识丰富、工作业绩、报国奉献、爱国情怀、孝顺父母、宽待家人、亲善邻里、尊重领导、友好同事…,是父母的厚望和骄傲,而儿女的挫折、失败、错误、教训等等是父母内心的纠结、痛苦、不安、落泪、心痛,特别是儿女遇到重大挫折和失败之时,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族人,都会为其提供一个足以宽容、安逸、温暖、多助的避减风险的港湾,使儿女坚定信心,稳定情绪、坚韧不拔、振作精神、鼓足勇气、排除艰险,扬起那搏击大风不浪的风帆,继续在日后的人生中成功远航,到达一个个人生道路上的驿站、码头,休养调整,再度奔行起航。儿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险情,父母总是百分百地为儿女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古今中外多少突发事件发生的瞬间,都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呵护着儿女孙辈,紧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着他们,儿女孙辈得以生还,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父母大爱的壮丽诗篇,至于父母为儿女在器官匹配之时,摘取自己的器官挽回儿女的健康和生命,更是俯拾皆是的常态之事。

故曰:盼儿能成材   克勤克艰难   父母宽胸怀   不惜生命贷

六、愿儿筑新巢   薪火相传好

古今中外,在儿女二十多岁的阶段,青春勃发,生机盎然,是生理上完全成熟的时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华民族对这一群体依据人类生存发展提出的符合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关注、帮助儿女按照历史传统和现代观念相结合的方式,“媒妁之言”、“父母之约”、“婚恋自主”,取其中之一相约见面、沟通交流、感情融合、恋爱至深、终成鸳鸯。父母对儿女的婚恋在任何时代,都倾注了全身心的关怀,不仅为儿女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深入了解,多方打听,唯恐闪失,根据过程的进展,与对方见面、准亲家相识,儿女双方相爱至深到难以割舍之时,在父母的催促下谋划安排婚庆大事。在婚仪男女分别牵手童男童女步入婚仪场所时,父母喜笑颜开,溢于言表,家族好友恭喜道贺,举杯同欢,主婚人的祝词,恋人的深情的恋历和互表衷心的表态,交臂酒的一饮而尽,热烈亲密的接吻,儿女婚仪不时演绎着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成为父母和儿女终身不忘的令人痴醉的场景。须知,父母此时完成了对列祖列宗和家族亲人的交代,交上了一分至高无上的厚礼和美好圆满的答卷,既是儿女人生的重大转折,更是父母一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完成了代际的薪火相传,继续着人类后继有人的历史篇章的谱写。其实,父母在儿女幼小之时,就早已经开始了对儿女未来的未雨绸缪,竭尽全力在哺育儿女最基本的生活、学习、道德修养等方面事无巨细的照料方面,应做尽做,无一缺位,更为儿女的未来指点江山,谋划画卷,积累一笔存款,收藏某些宝物,据己财力购买一套住房等等,都在父母虑及运作之中,为的是为儿女提供一个令多方满意的成婚物质条件,不致儿女在婚姻后的小家庭重蹈父母一生的艰辛。父母一生,为人一世,儿女的成婚育子,香火旺盛,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是父母奋斗、拼搏劳顿的人生动力源泉和目标,希骥自己好、儿女好、全家好、家族好,是为人父母满满的愿望和理想。当儿女生儿育女之时,父母依然凭借自己老去、年迈、体弱甚至多病的身躯老骨,为儿女分担养儿育女诸多琐碎烦心、千头万绪的家务之事,能够为儿女安心事业的成就而挑起这副重担。父母就是这样为儿女操碎了心,为儿女之忧而忧,为儿女之乐而乐,这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最为高度升华的精神内心的真实写照,为了儿女,父母以毫无私心的投入而无怨无悔!

这就是:愿儿筑新巢,薪火相传好,可怜天下父母心,百分之百把心操!

七、孝顺父母心   天下皆真情

中华民族朔及文明史前后特别崇尚并实践孝顺的思想文化,为脍炙人口,以流传古今民间的几个故事于后。

1、包公及第淡名利   孝顺父母列为先

包拯进士及第后,朝廷授予他为大理评事,任命为建昌知县。包公父母年事已高,顾嫌路途太远,不愿随儿前往,为了侍奉父母,包公辞去了建昌县令的官职,恳求改任一个离家近一点、级别低一点的职务,为此,朝廷又改派他为和州(注:今安徽省和县)税监,管理税收,和州距合肥只一百多公里,包公父母还是不愿离开合肥大兴集故居,让包公一人赴任,包公左思右想,父母年迈体衰,二位兄长相继去世,兄弟中只有他一人健在,还是以尽孝为紧先,于是他索性辞去官职,日夜贴身瞻养父母。在为官与孝顺的矛盾中,把孝和顺放在第一位,这在为官至上的封建社会,不仅孝敬而且顺从父母的高尚品德流芳千古。包公尽力侍奉父母,四季轮回,寒暑交替,直至双亲去世,妥善安葬父母于合肥东门外八里远的螺丝岗,并在墓旁搭了草棚,独自生活,恭恭敬敬地守孝三年,十里八乡都称颂包公是墓旁孝子。包公为了尽情孝顺父母,在家先后呆了十年,而与他同时中榜的人,一个个青云直上,甚至飞黄腾达,包公毫无怨言,“顺从”父母更是孝敬父母精神境界质的升华,我们的儿女应该深思、效法、实践包公孝顺父母的光辉榜样。清景佑四年,即1037年,包公听从了朋友们的规劝,在辞官尽孝、尽孝已毕后,当是尽忠报国之时,奋笔作诗一首:

书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包公为官的政治生涯,铁面无私,为民请愿,清正廉洁的光辉形象是中华儿女传颂的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

叹曰:包公及第淡名利   孝顺父母列为先。

2、孝感动天舜称帝   恭敬父母天也泣

上古时期约前26世纪——约前21世纪,史称为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舜是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夫,虽然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才,舜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不幸的是舜的母亲在其十几岁童年之时就已故去,父亲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继母因家境贫寒,常对舜的父亲凌辱以不逊之言而横加指责,并生了一个名叫象的儿子,而象长大以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对父亲以傲慢不敬的态度相待,而舜却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敬孝顺如常,对弟弟更是倍加关心爱护,以己之举促其省过自新,舜超乎寻常的博大宽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舜在山下耕犁田地时竟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他锄去荒草。当然这是神话,反映了好人好报的良愿。当时尧帝听说了舜的孝顺之行,特地派了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嫁给了舜,足以表彰舜的孝奉善心。后来甚至在尧老去之时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由一位名不经传的平民百姓而继位成为帝王完全在于舜无与伦比的孝顺之心所致。后人以诗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我也动情地颂舜称道:“孝感动天舜称帝,恭敬父母天也泣”。以此激励所有的社会亿万平民。

3、亲尝汤药苦和烫   恐母喝来心恐慌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开国皇帝,帝号高帝。刘邦的三儿子刘恒,也即汉朝继惠帝刘盈、高后吕雉之后执政的皇帝汉文帝(前179年——前156年),登基前后一如既往地孝敬皇太后的母亲,从不疏心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得了重病长达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煎煮汤药,日夜守护在母亲床榻前,待看到母亲睡着了,才趴在床上睡一会儿。每次煎完汤药,自己总会先尝一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时才会给母亲喝下。刘恒孝顺母亲的事情,在天朝内外广为流传,百姓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文帝美誉动我心:亲尝汤药苦和烫,恐母喝来心恐慌,留芳万年人人赞,皇帝仁孝心中藏。

正是皇帝家族祖代都如同汉文帝刘恒那样孝顺父母而深得民心,成就了西汉延续(前206——公元25年)231年和东汉延续(公元25——220年)195年,总计326年的昌盛繁荣的历史。

4、百里负米养双亲   二老仙去仍眷恋

周朝名为仲由的人,字子路,家境十分贫穷,时常在外面采摘藜藿等野菜果腹充饥,而子路为了瞻养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米回家,以尽自己的孝心。父母过世后,子路历游楚国,楚王十分敬佩羡慕他的博学和品德,加封子路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屯积多余的粮食达到万钟(盅)之多,但是子路仍然念念不忘父母在世时的劳苦,常感叹地说:虽然我希望能够如同以前一样的生活,吃些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孝养父母双亲,然而可惜的是无法重返故旧了,苦中有甜的韵味已成过往。

子路是孔子最为器重得意的弟子之一,著名论述有:“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等。子路的博大学问、高尚境界和孝顺品德深为那个时代的当政者的崇尚,委任为百乘之官,也为历代和现代人民顶礼膜拜、尊崇效法,故有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道;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我亦有感而发:百里负米养双亲,二老仙去仍眷恋;百乘大官荣华贵,苦尽甘来品韵味。

5、芦衣顺母忍冬寒   一席话语心动感

周朝时的闵损,字子骞,是个出名的孝子。闵损生母早逝,父亲怜其衣食难周,于是再娶了后母借以照料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对待子骞渐渐冷淡。有一年,冬天将临,父亲未归,母亲在做棉衣时生了偏心,给亲生儿子絮上了厚厚的棉花,而给子骞絮上的却是芦花。一天,父亲回家,叫子骞帮其拉车外出,户外寒风凜冽,子骞衣薄体寒,但他仍默默忍受,对生父什么怨言也不讲,当拉车的绳子把子骞肩上的棉布磨破后,父亲见到儿子的棉衣中絮的竟是芦花。知道子骞受到了后母的虐待,回家后便提出要休妻,闵子骞亲见后母和两个弟弟抱头痛哭,与子骞难以割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母出门,三个孩子都得挨冻受寒。子骞一番孝心言语深深地打动了后母,使其改弦易辙、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颂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可谓是:芦衣顺母忍冬寒,一席话语心动感;亲母继母都是娘,

母慈子孝合家欢。

6、行佣供母尽孝顺    终任中郎大业成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幼时供奉母亲就十分孝顺,在当时的战乱中,江革身背母亲四处逃难,数次遇到盗匪,扬言要杀死他,江革哭求:老母年迈,如我被杀,无人奉养。盗匪见他孝顺,心发慈软,不忍杀他,得以继续侍奉老母。后来,江革迁居江苏下邳(今邳州),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因贫穷赤脚,而母亲却所需所用颇为丰足。江革尽孝名扬四方,明帝(公元58年——75年)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公元76年——87年)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史曰:行佣供母尽孝顺   终任中郎大业成。

7、怀橘遗亲博母喜   尽心孝母天下稀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跟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予以招待陆家父子,陆绩往衣怀中揣了两只橘子。临行时,橘子掉落地上,袁术嘲笑说:“陆郎来我家作客,走时还要顺带藏着主人的橘子啊!”陆绩答曰:“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带回去也让母亲尝一尝。”袁术见他幼小的年纪就如此孝顺母亲,内心十分惊叹称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著作有《浑天图》,注释《易经》,撰写了《太玄经注》。

诗颂曰:

怀橘遗亲搏母喜,尽心孝母天下稀;

少儿尚晓顺娘心,美誉人间皆称奇。

8、扇枕温衾孝父亲    官为太守爱百姓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时丧母,侍父极孝,恐父遭苦受难。酷暑炎夏之时为父扇凉枕席,寒冬冰天之时,先用自己身体温暖被褥后再让父亲入睡。少年时代即博学经典,文采飞扬出众,京师中广颂“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公元107——125年)时任魏郡(今河北)太守,恩泽百姓,正值严重水灾,黄香倾其所有赈济灾民,深受百姓推崇爱戴。著作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可谓是:扇枕温衾孝父亲,官为太守爱百姓。

9、贫穷家中无蚊帐    恣蚊饱血父梦香

晋朝濮阳人吴猛,家中十分贫寒,竟无钱添置蚊帐,小小年纪的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每到夏天,他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由蚊子叮咬饱血而不驱赶,担心蚊子飞离自己而吮血父亲,令父安然入睡美梦香。

美言曰:贫穷家中无蚊帐,恣蚊饱血父梦香;少儿念父养育恩,任蚊叮咬己赤身。

10、扼虎救父命生还     临危不懼美名传

晋朝时有一位孝子杨香,十四岁就随父亲下地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蹿出一只老虎咬住父亲并衔走离去,而当时杨香手无寸铁,见此情景,深知父亲身临生命不保的极危险境,临危不懼出手救助是必须的唯一选择,迅即出击,骑身于虎背,借全身之力扼住老虎脖子七寸死死不放,老虎终于松口放下父亲,仓惶逃走,他的父亲终脱险境,保全了生命。

颂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可谓是:孝顺父母心,天下皆真情,万千故事罄竹书,惊天动地神慕倾,善待双亲永无多,只怨儿女难全应。古今中外皆有忤逆儿,总怨父母常有唠叨话;双亲年高总觉己尚小,啃食双亲从不扪心查;为人儿女天地轮回转,身为父母方恨往事傻;待到己儿效法不孝顺,悔过已晚才晓应自察;生儿育女何谈有过错?儿女成长途中碎心爸;勤学奋斗方为人正道,法德双修齐家治国好;数典忘祖自古人不齿,知恩必报乃为人上智;百善之道孝为先,养育之恩植心田!

自古有训:“惯子不孝,肥田长瘪稻。”切记父母哺育必图报!


参考资料:《二十四孝图》  合肥包公园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