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明的人生探索(三):谋事处世学《正经》家国人生皆随心(续三)

作者:宣传部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6174 发布时间:2018-07-20 11:22:06

    民建老会员、国开行安徽分行退休干部冯文明同志,尽管已年近耄耋,但多年来,不仅热心会务工作,积极参与组织会内活动,同时,笔耕不辍,每月都有许多文字在各种媒体发表,这里收录其近年来撰写的、对人生一些事情的思考和探讨文章,或旁引博证、或娓娓道来,读来或引人深思,或给人以知识,启发人思考。——编者


谋事处世学《正经》家国人生皆随心(续三)

本文所及各篇为:师谋、运筹、钱法、讽谏、辞锐五个方面。有关《正经》各方面要点不再重复介绍,直奔主题。

十六:师谋

开篇原文:将而无谋,以其师予敌也;而谋之不臧,与无谋同。世所传韬略奇正之书,与其说之散著于史传百家者,非无可考。顾为将之道,在乎一心,临机御变,不可端倪。脱执纸上陈言,以为阃外秘略,此读书庸,李括所以败也,慎无令孙吴笑人哉。

译文:作为将领而没有计谋,等同于将自己的军队交给敌人,而即使谋划得自以为好,跟没有计谋是一样的。世上所流传的讲述韬略奇正方面的书,以及散见于史传、诸子百家之中,并非不可考证探求。然而为将之道,在于一心,随机应变,是很难以全面掌握它的千头万绪的。倘若只掌握书本纸张上陈述的言词,就自以为有了知其内里而担当军事职务秘略的能力,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书呆子而已罢了。这也正是李括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谨慎小心自己不要成为一名令孙吴作为笑料的人!

原文:较长,略。

译文:战国时期魏国的庞涓进攻韩国,齐国的将领田忌救援韩国,直接奔向魏国国都大梁。庞涓得知后,撤离韩国而回赵国。齐国的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韩、赵、魏三国的兵向来骠悍勇猛而轻视齐国。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很好地加以引导。兵法上说,到百里之外去谋取利益的,要损失上将;到五十里之外谋取利益,只能有一半军队人员能够到达。让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后,搭建十万个军灶,第二天搭建五万个军灶;第三天搭建三万个军灶。”庞涓见此情景,十分高兴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国的军队胆小,士兵逃走的人已经超过了半数。”于是舍弃了步兵,只带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杀齐军。孙子计算他们的行程,估计傍晚到达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路旁又多有险隘障碍,可埋设伏兵。于是砍倒了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上面写着:“庞涓死在这棵树下。”又命令齐军中善于射箭的弓箭手,用一万只弓箭夹道埋伏两侧,等到夜幕降临见到火光之后,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在夜间到达此地,见树干上清楚地写着的大字,就钻木取火要把树烧掉。齐军见到火光,箭无虚发,魏军大乱,大败而逃,庞涓自刎身亡。

此为十分经典的用兵韬略之杰作。

原文:略。

译文:汉末时羌国的军队进犯武都,朝廷命虞诩升任武都太守,汉军不能前进,放言上书请求援军,须援军到达之时才能进军。羌国听说之后,就掠取了武都旁边的县。虞诩趁羌兵分兵之际,日夜赶路,每天进百里,并令士兵们各造两个灶,每天增加一倍,羌军因此不敢进逼。有人问虞诩为何如此,虞诩说:“贼众我寡,走得慢了就会被羌军追上,快速前进,他们就摸不清我军情况。他们看到我们的军灶一天天增多,一定会认定郡兵来援助我们。兵多又走得快疾,他们不敢贸然追赶我们。孙膑向敌人显现出兵力一天天减弱,我今天却要显示出兵力一天天增强,这是因为形势不同的缘故。”等到达武都郡后,兵力不足三千,而羌兵有一万多,围攻赤亭几十天,虞诩命令军队不要发射强弩,而只在暗地发射小弩。羌军以为矢力弱小,集合兵力急攻,于是虞诩令几十支强弩一齐发射,发发皆中,羌军大为震恐而后退,虞诩率军出城奋战,杀伤、俘虏很多敌军。第二天,令全部士兵排列悉陈其众,先从东城廓门出去,又从北城廓门进入,改换服装,来回不停地变换,羌军见此情景不知道虞诩有多少人,更加胆怯心懼。虞诩屈指算计羌军该撤退之时,暗中派了五百多人在浅水处设下埋伏,等到羌军渡过一半后,挖开水道用决水冲灌羌军,羌军果然纷纷落荒逃命,再乘其不备而向他们发起攻击,结果是羌军被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按语:孙膑减灶而虞诩增灶,这真是善于向孙膑学习的人,表面上显示请求援兵,从而分散敌人的兵力,又用加倍的行军速度来挫伤敌人的气势,埋下伏兵而乘其不备地进攻,利用敌人的懈怠,虚虚实实,如此就可以少数人战胜多数的敌人。

原文:宋王德征秀贼邵青,谍言将用火牛。德曰:“此古法也,可一不可再。彼不知变,只成擒耳。”先命合军持满,陈始交,万矢齐发,牛皆反奔。我师乘之,遂歼贼众。

译文:宋朝王德讨伐秀城的敌贼邵青,秘密刺探军情的人报告邵青将用火牛进攻。王德说:“这是古人用过的战法,可以用一次而不能再次反复用。他们不知道应随机应变,只能被我们成功地擒住。”他先命令士兵集合在一起各自手持弓箭,两军一开始交战,就万箭齐发,火牛只得全部都往回奔跑。王德的军队班师乘机追击,终于歼灭了贼军。

按语:田单用火牛骑劫而打败了燕国的军队,为什么邵青用火牛反而自己遭到歼灭呢?因为田单是乘燕人没有察觉,而邵青的做法却已被秘密刺探军情的人报告了宋军。箭矢一旦发射出去,火牛就定会往回退走,这也是本来就可以预料之中的事。至于在陈涛斜房官用车战,也是效仿古代战术,而拉车的牛大腿发抖,以致四万义兵,同一天全部战死。前人创造的作战方法,有的用起来能够取胜,而有的用起来却失败了,可要知道采用兵法的道理,全都在于人的灵活操纵处理。

原文:晋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姚豹,分据东川故城,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士,使千余人运以馈潜,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即抛而走。豹兵久饥,以为逖士众丰饱,大懼宵遁。

刘宋檀道济,伐魏累胜,至历城,魏以轻骑邀其前后,焚其粮草。道济军食尽引还,有卒亡降魏,告之。魏人追蹑,众光懼,将溃。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兵见之,谓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妄而斩之。道济全军而归。

译文:晋朝祖逖部下的将领韩潜,与后赵的将领姚豹,分别据守东川的故城,相互对峙了四十天。祖逖用布袋装上土,派千余人运送给韩潜,又派几个人担米在路歇息,等姚豹的士兵追了上来,就丢弃米担而跑了。姚豹的军队早就缺少军粮了,以为祖逖的士兵粮食丰足,心生害怕在夜间逃跑了。

刘宋时的檀道济进攻北魏多次获胜,军队到达历城,北魏用轻骑兵遮阻了檀道济军队的前后,把粮草全部都给用火烧光了。檀道济的军队没有饭吃,撤兵归国,有士兵逃跑投降了北魏,把缺粮的情况报告了魏国。魏军追赶了上来,宋军动荡恐懼而即将溃败。道济夜间命令筹运沙子,用剩下的米盖在沙子上。待天亮时,北魏的士兵看到了,都齐说檀道济的粮食还很多,认为投降的人是妄为胡说而杀了他们。檀道济因此而得以全军班师回国。

按语:以虚为实,祖逖与檀道济所采用的是同样的机括:一个显示自己有余粮,从而把敌人尽快赶走;一个是掩盖自己的粮食的不足,而让敌人胆怯而不敢来进逼。这都是巧妙的战术。然而,也是因为祖逖的智慧谋略,檀道济的威名,能够慑服敌人的缘故。假若让殷深刘彦这一类人这么做,恐怕必然会被敌人识破底细的,这也正是只可以干上一次而决不可重复再用的道理。

原文: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盛兵蒲阪,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罌渡军袭安邑,遂虏魏王豹,定河东。

译文: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击魏王,魏王在蒲阪布置了重兵,阻塞了临晋。韩信于是增加了迷惑敌人的兵力,将船只排列了起来,摆出一副要渡河攻打临晋的样子,而暗地里布下伏兵从夏阳用木桶渡河袭击安邑,结果俘虏了魏王豹,平定了河东。

此为声东击西,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文:汉黄巾贼十万人据宛,朱隽围之,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贼号悉赴西南,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遂乘城虚而入。

前汉七国反,太尉周亚夹击之,坚壁不战。吴兵乏粮,数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之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吴兵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译文:汉代黄巾军十万人据守宛地,右中郎将朱隽将他们包围,垒土山面对城内,鸣鼓从西南方向进攻。黄巾军号令全军都到西南方向作战。朱隽亲自率领精兵五千乘其不备偷袭东北方向,终于乘城空虚而成功地攻入城内。

前汉时七国反叛,太尉周亚夫带兵前往平定,他坚守壁垒,不与决战。吴兵缺粮,多次挑战,周亚夫始终不予出战。后来吴兵跑向坚垒的东南角,太尉命令防备西北角,不久吴兵果然向西北角调来,终于没能攻入城内。

前者之计是声东击西、攻其不备、乘虚而入,朱隽取得了攻城的胜利,后者之计是料敌如神,使敌奔跑以及坚守壁垒拖延时机而使吴兵久拖缺粮、疲于奔战,从而周亚夫守城不破。

原文:唐天宝中,禄山将令狐潮围睢阳。城中矢尽,张巡缚槁为人,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焚全幕,追奔十余里。

译文:唐朝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的部将令狐潮围困睢阳,城中箭矢用尽,张巡绑上盛衣甲和弓箭的袋子当作人,披上黑色的衣服,夜间用绳子放到城墙下面去。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地向它们发射矢箭,张巡因此得箭十余万支。在这之后,又用绳子放下去一批士兵,令狐潮的士兵们耻笑不止,从而没有设防进攻,结果张巡放下五百位敢死之士偷袭了令狐潮的军营,烧毁了军营的营帐,迫使他们后撤了十余里。

张巡守睢阳时,用了很多奇计,取得了奇效,最后终因援兵不来,力尽而败,令人痛惜,本文列举的张巡的部分奇术,给人以启示深思,极具师谋高略,值得纪念张巡。

原文:唐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讨突厥。先是馈粮,数为钞掠,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赉陌刀劲弩,以赢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敌果掠车。赢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踵止,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译文:唐朝高宗(注:公元650年—705年)调露(注:公元679—680年)元年,行军大总管裴行俭率府军征讨突厥。先是缺乏粮食,还多次遇到抢掠。为此,他假装备粮车三百乘,车里埋伏下强壮的士兵共五队,带着长刀劲弩,用老弱的兵牵引着车前进,又暗中埋伏精兵紧跟在后面。敌人果然来劫“粮”车,赶车的士兵全都向险要的地方跑去。突厥兵将车马赶到水草的地方,解下马鞍放马吃草,正要从车中夺取粮食之时,埋伏在车里的士兵突然而出,埋伏在后面的士兵也紧接着赶到,在一片呼声中将突厥的兵几乎全部杀死、俘虏。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于铤而走险走近裴行俭的粮车了。

原文:隋杨智积,文帝侄也。杨元威反,攻烧城门,智积于内益薪以助火势,贼不能入。

译文:隋朝的杨智积,是隋文帝的侄儿。杨元威反叛隋朝时,攻烧城门。杨智积在城内增加薪柴助长火势,致使杨元威无法攻入。

按语:杨元威初起叛时,振臂一呼,响应者有十万人,兵势是何其强盛。依仗城池而城门被烧,危险之景判若累卵,反而用火去助长火势,最终能够保全了孤城,挫败了敌人的锋芒,杨智积真可谓是杨姓中的佼佼者。春秋时楚王出走逃亡,拿着象燧而奔向吴国的军队。三国时蜀国在秭归打了败仗,称主刘备令赵云将铠甲仪仗等全部烧毁而截断后路,也都是用此同样的策略。

原文:明韩公雍,尝出兵,令五鼓战。将领闻贼已觉,恐迟失事,二更即发,大破之。公尝其功,而问以违令之罪。以军令当斩,具闻请释。

译文:明朝的韩公雍领兵出战,命令五更时分出兵。他手下的将领听说敌人已经知觉,唯恐迟失战机,遂当机立断在二更时就出发了,结果是大败敌军。韩公雍褒奖了他的功劳,又问责其违令之罪。按照军令当处以斩首,韩雍将事情原委呈报朝廷,请求免除这位将领的罪过。

当机立断与随机应变是兵法或师谋中各级将士应有的基本素质,如此方可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其实在民间,这个原则也是适用的。

本篇原文所及古代师谋之例三十有余,本文选其十,其余之中有相似情节,故略。本人是师谋的外行,兵法的盲人,岂敢妄言评论各个故事的根底!

十七:运筹

开篇原文:昔周公制作,号称多才,六官所载,事无巨细,莫不经理有方。学者读书十年,出而不能办一事,经事之谓,何矣?夫能者身逸而功倍,不能者心劳而功半,盖才地之相悬,询未可同日而语也。故亦有其人,曾不足取,而一事之智,并从节彔,是犹集腋采葑之意云。

译文:过去周公办理事情,人们多称赞其多才。据史官各种典籍的记载,他所办无论大事小事,莫不是处理井井有序。而一般学者往往是读了十多年的书,走进社会却办不好一件事。那么何谓“经事”呢?那是指能干的人办事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能力差的人却是事倍功半的结果。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差别呢?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才华、质地差别十分悬殊,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假如也有那样的人,其智慧、才华并不足取,但他在某一件事情的处置智谋上却高人一筹,我们就将之节彔在下面,这也好像采集芜菁、集垒狐腋那样,以少聚多、积沙成塔,必定大有裨益。

原文:宋祥符中,禁中火。时丁谓营复宫室,患取士远。谓乃命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公门事毕,却以拆毁瓦砾灰壤,入于堑中,复为街衢,省费以亿万会。

译文:宋真宗(公元998年—2028年)祥符(公元1008年—1017年)年间,皇宫中发生了火灾,当时丁谓负责重建宫室,取土甚远,十分不便。于是丁谓命令把大街凿通取土。没几天,就挖成了一条大沟。接着把汴水决开,将水放入沟中,然后导引各种大大小小的船舟,拉运各种建筑材料,都从沟中行驶,十分便捷。等到皇宫建造完毕,就把拆毁旧宫室的瓦砾灰土之类的建筑垃圾统统填入在水沟中,水沟经此办法又变成了一条平整宽展的大街。据初步统计,这样做所节省的费用不下亿万金。

丁谓是个极其运筹能力的智慧高手。凿衢解决了取土就近而省时省工的便捷,是一利,挖堑成沟放水成河,解决了各类建材通过汴水而运到工地,节约了大量运输费用,是二利,皇宫竣工后,把各类建筑垃圾填埋于沟中,成为实堑,用不着另行兴师动众另作处置,而实堑经平整又建成了新的街衢大道,是三利。三利皆得,利国利民,所及费用不期节省而自然大为节省,具此区划者,运筹规划实施的出众能人。今人城建中屡屡开肠破肚者,比比皆是,实在愧对丁谓。

原文:宋赵从善,尹京日,宦寺欲窘之,内降设醮,需要红桌子三百支,内批限一日办集。从善命于酒坊茶肆,取桌相类者三百,净洗,糊以白纸,用红漆涂之,如期而备。两宫幸聚景园,夜过万松岭,立索火炬三千。从善命取诸舍妓馆,不拘竹帘芦帘,实以脂,绳而缚之,系于夹道树左右,照耀比于白日。

译文:宋朝时的赵从善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太监想方设法意欲为难他一下,就怂恿内宫降旨要办喜事,需要红桌子三百张,限令他必须在一天内把三百张红桌子收集齐全。赵从善不急不躁,命令当差的手下到酒店茶馆中,把外形大体相似的桌子三百张,洗得干干净净,用白纸糊好,然后用红油漆涂上,如期把旨令的差使办得妥妥贴贴。又一次东西两宫娘娘要与皇上到景园去宵夜,夜里路过万松岭,立即要备齐三千盏火炬照明,事情十万火急,赵从善灵机一动,命令差役到各瓦舍、妓院中,不管是竹帘、芦帘,全都拿来,灌足油脂,并用绳子缚好,然后系挂在夹道左右两侧的松树上,点燃灯盏,照耀光亮如同白日一般。

无论是太监的发难,还是两宫娘娘陪同皇上宵夜的应急事件,一日之内都能把三百张桌子,顷刻之间三千盏火炬,都办得宽绰有余、无可挑剔。赵从善这位京兆官吏是一位难得的办事奇才。

原文:宋高宗南渡,驻跸临安,草创行在,方造一殿,无瓦而天雨,郡与漕司忧之。忽一吏白曰:“多差兵丁,以钱镪分表关厢店铺,凭借楼屋腰檐瓦若干,旬月新瓦到,如数倍还。”郡司从之,殿瓦咄嗟而办。

宋辛幼安在长沙,欲于后圃建楼赏中秋,时已七月初旬矣,吏白他皆可办,惟瓦不及。幼安命于市上每家以钱一百,凭檐前瓦二十片,限两月以瓦收彔,于是瓦不可胜用。

译文:宋高宗南渡,驻跸在临安城内,草草地创建行在,刚刚造好一座宫殿,但没有瓦,恰逢苍天下雨,郡守与漕司都十分忧虑,唯恐新宫遭雨而损塌。忽然一个下级官吏直言;“请多派些兵丁,把铜钱分发给关帝庙和各店铺,向他们出凭据借用楼房、平房的腰檐瓦若干,等上十天一月的功夫,新瓦运到,那时如数加倍奉还。”郡守和漕司认为言之有理,就按他的建议照办,殿瓦很快就聚收齐足了。

宋朝的辛幼安(注:名词人辛弃疾)在长沙任职时,要在后园建一座楼,中秋节凭楼赏月。但当时已经到了七月初,时间十分紧迫,下属官吏对他说,别的建材都好办,只是瓦来不及准备。于是辛弃疾下令,到市上去,每家送上一百文钱,向其凭据借用檐前瓦二十片,届时归还新瓦,限定两个月内收齐。人皆见有小利可图,于是,收到的瓦用都用不了。

仓急办事对于每个人都倍感棘手,关键在于承办者平日观察思考各类社会人才和物质资源,在心中日积月累,并可引伸其可能利用的价值,加之智者的灵机应变、别出心裁、因地制宜、借力发力的运筹,成功是必然的结果。拘泥、呆板、固执、偏见和墨守成规,都可能一事无成,或会把好事、善事办砸!

原文:明正统时,边事甚急,工部移巡抚周忱,索造盔甲腰刀数百万,其盔俱要水磨。公取所积余米,依数造成,且计水磨明盔,非岁不可,暂令摆赐,旬日而办。

译文:明英宗(公元1436年—1450年)正统年间,边疆战事甚急,工部送来公文给巡抚周忱,令其制造盔甲、腰刀数百万件,而且要求盔甲要经水磨。周忱沉着应对,他把平素官仓所积的余米都拿出来卖掉作为运作资金,依数将盔甲、腰刀造了出来,而且他计算了一下,若造水磨明盔,没有一年时间是办不成的。于是暂时先令工匠在盔甲上涂一层锡,十几天就交货了。

打造盔甲、腰刀应对边疆战事,是十万火急的军机大事,而远胜平日制作普通器具,而周忱却从府库余米中,换为资金,悉数立办。周忱平时就十分注重节省钱财,具有远见卓识,应对火急之事。至于变通水磨明亮摆赐的制作工艺为涂上一层锡的制作,不至于犯上拖延交付期限而违军令的大罪,而外观上却也熠熠生辉,借此振作军容军威,从此足可见周忱依军令行事又不失兵具品质外观的变通智谋而运筹帷幄,实可谓其过人的胆略、智慧。

原文:正统中彩绘宫殿,计用牛胶万余斤,遣官勒江南上供甚急,时巡抚周忱,以议事赴京。遇诸途,勒使请公还治,公曰:“第行,自有处置。”至京,言京库所贮牛皮,岁久朽腐,请出煎胶应用,俟归市皮还库,以新易旧,两得便利。王振欣然从之。

译文:明英宗正统年间,打算重新彩绘装饰宫殿,计划光光要用牛胶一项就需一万多斤,就派遣官员,勒令江南上供,命令十万火急。这时,江南巡抚周忱,因为议事要赴京,在途中与官差相遇,差官说明了原委,勒请周忱返回筹办牛胶一事。周忱听了后,说:“我们只管赴京,我自有处置的办法。”到了京城,打听到库房中所贮牛皮已经多年污腐了,周忱就请求将这些牛皮取出来熬制牛胶,待他日从集市上购得的牛皮,如数归还入库。这样,用新牛皮换了旧牛皮,双方都得利,有司王振听后,欣然听从采纳了周忱的办法。

用未来的新牛皮换现在的旧牛皮,双方都得到了方便利益。当然周忱熟谙朽腐旧牛皮仍不失熬制牛胶,确保其品质的本质规律,又知道了京库的情况,取了文中所述之策,足见周忱的办理处置事情的胸有成竹、各方受益的谋略令人叹服!又是周忱为朝廷办理大事、急事的超人能力和智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原文:明海虞严相公,讷管大宅。于城中度基已就,独民房一楹错入,未得方圆,其人鬻酒腐,而房其世伟也。司工者请厚价乞之,必不可。愤而诉公。公曰:“无庸,先营三面可也。”工即兴,公命每日所需酒腐,皆取办此家,且先资其值。其人夫妇拮据,日不暇给,双募人为助,已而鸠工愈众,获利愈丰,所种米豆,充韧屋中,缸仗俱增数倍,屋隘不足以容之,又感公德,自愧其初之抗也,遂书券以献。公以他房相近者易焉,房稍宽,其人大悦,不日迁去。

译文:明朝海虞的严讷相公,在城中营造一处大宅院,测量规划地基范围大体已经完结,唯有一间民房错入其中,难以成其方圆。其房主经营酒类豆腐生意,而房子是其祖产相传,施工的人请求出高价买他的住房,说什么也不答应。施工者十分气愤,就向严相公诉说这件事。严相公说:“不要生气,先营建三面,把这一面先空开。”工程开始后,严相公令每天工匠伙计所食用的酒和豆腐,都从这家买取,而且是先给钱,后取货。这家人生活十分贫困拮据,日不敷出,小本生意也是靠人家募捐帮助才做起来的。但自严相公从他这里买酒和豆腐以后,聚集来的人气愈来愈旺,获得的盈利也日渐增多,所积累屯积的米豆,堆满了整个屋子,酒缸、竹仗之类的家什都增加了好几倍,屋子拥挤狭窄得无法置放。这家人又感念是严相公化来的恩德,想起当初抗拒搬家而影响了其建造宅院,心中十分惭愧,于是立下了字据,表示愿意献出自家的房屋。严相公就用附近一处房屋与他换了。这处房屋比原来的房子稍微宽大一些,这家人十分高兴,没过几天就把家搬过去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和与邻为伴、与邻为善,而与其相对立的两句话叫做“远交近攻”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道出了相邻相处完全不同的理念和实践。无疑严讷与经营酒类和豆腐生意、生活贫困拮据的邻里,在严相公兴建四合大院时与祖传房产不愿搬迁之间的矛盾瓜葛,严讷采取了不计怨、反关护的做法,最终两利的圆满结果,为我们邻里相处树立了光辉榜样。同时严公从不居高临下,依仗权势财富欺压一介平民,与当今社会中屡屡发生拆迁中的诸多恶性事件,甚至发生命案相比,不应该为一方父母官和工作人员深思而羞惭吗?严讷是一个有远谋的运筹大师。

原文:明陶鲁为广东新会县丞,时都御史韩公雍,下令索犒军牛百头,限三日具。公令出如山,群僚皆不敢应,鲁逾列任之。三司及同官交责其妄。鲁曰:“不以相累。”乃榜城门云:“一牛酬五十金”有人以一牛至,即与五十金。明日牛争集,鲁选取百头肥健者,平价语之曰:“此韩公命也,如期而献。”公大称赏,檄鲁隶麾下,任以兵政,其破藤峡,多赖其力,累迁至方伯。

译文:明朝时的陶鲁出任广东新会县的县丞时,恰逢都御史韩公雍下令索取犒赏军队的肉牛百头,限令三日之内一应备齐。韩公雍令出如山至,但任务又很难完成,其下属官吏都不敢应诺,唯独陶鲁逾越过众僚们而主动承担了这一重任。县里的三司及同僚都交相责备他狂妄。陶鲁襟怀坦白地对众官说:“请放心,我决不会连累大家。”于是,在城门上出榜告示,谁愿意出卖牛,每条牛可付酬价五十金。有一个人果然牵来一条牛,他当众立即命部下交给牛主五十金。因为此价高于一般市价,人们知道后,第二天就争相集聚于市卖牛,陶鲁从其中挑选了一百头膘肥健壮的好牛,都以 平价收买了。陶鲁怕众位牛主责备其食言,就解释说,这是都御史韩公雍要买的牛。大伙都理解了陶鲁,使陶鲁顺利按三日办妥把百头牛献给了上级。韩公雍打听到这件事的经过,对陶鲁交口称赞,并发布命令,让陶鲁收至自己的府下做事,把兵政大权交给了他。后来官军攻破大藤峡战斗,全都是陶鲁的献计献策而取得了胜利,日后又继续升迁至方伯官职。

陶鲁仅是一个县中之丞的小官,连七品芝麻官都不到,竟然敢于越过上级及同僚,主动承担了犒军百头肉牛的火急大事,既有勇又有谋,不怕众说纷纭的非议,在圆满完成勇担的责任中,显示了他过人的勇气和智谋。在当今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已经涌现了千万个陶鲁式的各级官员和人才,方有石破惊天的中国成就!

原文:宋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官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旁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汴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出澳中水,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室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

苏郡葑门外,有灭渡桥,相传水势甚急,工屡不就,有人献策:度地于田中筑基,建之既成,下浚为河,导水繇桥下行,而后塞其故流。人遂通行,故曰:“灭渡”。此桥巨丽持久,俗云:鲁班现身也。

译文:宋朝初年,两浙向皇上敬献了龙船,船身长达二十余丈,上面建有宫室、楼房,专门设了御榻,以备皇上游幸时使用,修得十分考究。然而,放置年代过久,龙船腹部木板腐坏,欲修治,而船却在水中,无法施工。到宋神宗(公元1068年—1086年)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8年),有位太监黄怀信献了一条妙计,其计如下:从金明池的北边凿开一处大的停船澳湾,其大小足可容纳龙船,龙船的两旁夯入若干木柱,把大而长的木头架在主柱上作横梁。此后,就把汴水放入澳湾之中,把船牵引到横梁的正上方,再用水车车出澳湾之中的水,这样龙船就稳稳落在梁上而自此即可修理了。等到龙船修善完毕,再把汴河之水放入澳中,让水将龙船浮了起来,然后撤去全部梁柱,在水澳之上盖了一间硕大的屋子蒙盖在龙船的上面,成为龙船的藏身库房。这样,龙船就永久不会存在暴露祸患,不易损坏了。

苏州郡的葑门外,有一座灭渡桥,相传那里的水流湍急,修建灭渡桥的工程屡屡不能完成,有人献上一计如下:丈量好两端的土地,在田地中打好地基,建好桥梁,然后在桥下挖深作为河床,引入河水,从桥下流泾,而后再把原来的河道填土堵塞,废止了旧河,启用了新河,河水不再湍急,行人可以在桥上通行无阻了。因而,把这座桥称为灭渡桥,新桥既高大又好看,人们都说是鲁班现身了。

上述故事一则为解在水中操作修船的忧虑,一则为除旧桥在急流之上,行人存有风险的苦楚,就近易地在陆地上建桥,重挖深新河、废止填埋旧河。分别是为皇室、平民办的实事,利国利民,各有运筹智慧之妙。而今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无数的大国重器闪亮出世登场,从重大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无穷的问题困难都一一迎刃而解,令国人无比自豪,令世人叹服叫好,这类工程数以千计,不胜枚举!中华民族聪慧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扬光大,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啊!

十八、钱法

原文:晉王丞相茂宏,善于国事。初渡江,帑藏空竭,唯有练数千端。丞相与朝贤共制练布单衣,一时士人翕然竞竞服,练遂涌贵,乃令主者卖之,每端至一金。

译文:东晋丞相王茂宏,善于处理国家大事。晋元帝(公元317年—322年)初下江南,建都建康(今南京)时,国库空虚,只有白绢几千端,为了给国库多增加些银两,丞相与朝中的仁人贤达的官员商议,共同做了白绢单衣,人们看见了,都觉得衣着入时得体,一时间纷纷争做这种服装衣着。于是,白绢布的价格迅速上涨了很多。王丞相接着就令主管官员把库藏的白绢卖了出去,每端竟到一元钱。

王丞相时代的东晋,能够以官员穿着白绢单衣诱导百姓消费,而以国库中数千端白绢以上好的价格卖了出去而充实了国库,是王茂宏丞相管理国家财政货币,增强国家财力的高明之策。如今的2017年我国GDP已高达84万亿元以上,国家财政收入已高达18万亿元以上,中共管理国家财政以保持中高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综合能力远非历代所能相提并论的事实,是确保实现全民小康和全面复兴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原文:晋谢安乡人,有罢官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唯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一中者握之,士庶竞市,价遂数倍。

译文:晋朝的谢安有位同乡,将要罢官回家,临行前来拜谒谢安,谢安问他身上有没有路费。同乡回答:“没有。只有五万把蒲葵扇存在家中,很难卖出。”于是谢安从中选了一把中意的扇子握在手中并扇摇起来。一般的士职人员和庶民百姓看到谢安所用的这种扇子时尚不错,争相购买,价钱居然涨了好几倍。

谢安自用具有特色的扇子,在下属百姓面前显示,同样有诱导大众消费购买的欲望,与前一个故事所用方法雷同。前者是丞相王茂宏实现国库充裕,后者是谢安设法周济同乡罢官返乡囊中羞涩的窘境,虽有公私两别,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所行的仁爱之风沁入人心。这种美德古今官民都崇尚并见于行动,现今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关怀帮助,不仅从国家管理层面,而且在民间的扶贫济困,已经蔚然成风。

原文:唐令狐楚,除守兗州,州方旱俭,米价甚高。迓使至,公首问米价几何?州有几仓?仓有几石?屈指独语曰:“旧价若干,诸仓出米若干,定价出粜,则可赈救。”左右窃听,语达郡中。富人竞发所蓄,米价顿平。

译文:唐朝令狐楚被皇帝授职兗州任太守,其时正赶上兗州遭受旱灾,生活十分节俭,米价哄抬得非常高。迎接他的使者到来后,他首先向其询问米价是多少?州里共有多少粮仓?粮仓里存粮多少石?然后屈指自言自语说:“旧价是多少,只要各粮仓拿出这么多的米,限定价格粜出,就可以实现赈灾的目的。”在他左右的人听到了他的悄悄话,就传给了郡中的人耳朵里。富人们怕自己的粮仓被官府限价出售,就发狠把蓄存的粮食都拿出来卖掉了,米价很快就调到公平合理的水平了。

灾荒之年粮价奇高,完全是富户不愿粜出粮食以及无良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买空卖空等趁火打劫而造成的,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尤其现今多年战乱的国家,如令市场放任不管,饥民必然雪上加霜、度日如年、饥寒交加、瘟疫肆虐,国家和地方政府干预市场、必须稳、准、狠地打击粮食黑市的黑心商人,使其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幸运的是我国把足以吃饱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已有二十多年,是我国几千年来久久盼望的日子终于得以实现,成为人类社会的奇迹!

原文:唐刘晏为转运使时,兵火之余,百费倚办。尝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可达,使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入贱出贵,国家获利,使四方无甚贵甚贱之病。

译文:唐朝的刘晏做转运使的时候,除运送武装弹药以外,各种消费品都倚靠他经办。他曾以重金招募社会上吃苦耐劳善于奔走的人,让他们过往各驿站交接传送,通报观察到的各方的物价,虽然是来自远方的消息,却可没几天都传送他这里。使得食用类及其它货物的价值轻重贵贱的衡量权变的标准,全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就能够用低贱之价买进而以高贵之价卖出,使国家获得不少的利润好处,也使得各地的物价大体上平衡稳定,没有发生过贵或过贱的弊病。

转运使按现在社会上的分工就是一个国有交通运输公司的总经理,刘晏在唐朝时是个很有才干的官员,所及处置之事都办得有条不紊、妥妥帖帖,才智过人。任职转运使时,通晓远近各类物资的市场信息,尽职做好交通运输的本职工作,实现了物资的调剂余缺,稳定了市场供应和物价合理稳定,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国家综合经济管理的官员和经理,这种敬业、专业的精神,值得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从职人员学习、效法!

原文:刘宴造船,合费五百缗者,给千缗,使胥吏工匠皆有盈余。

译文:刘晏请上工匠造船,经过成本费用的计算,共需花费五百缗钱,但他却支付了一千缗钱给工匠、胥吏,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盈余利益可得!

本书编者加了长篇按语千余字对唐朝刘晏倍加称颂,称刘晏是一个兴利的能臣,精于工程的成本费用核祘,做到细微正确。按现代经济学即为无成本费用的漏项,预祘科学合理,又使工程承担者有合理的利润可图,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程,即使是现代社会,有了现代化的各类计祘机软件硬件设备,而各种工程又各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果不能悉心系统、全面、完整、客观、科学、严谨的精神考辩酌酙,就可能给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成为半拉子工程。无论是经济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银行评估和评审决策部门都必须学习刘晏的尽职尽责的科学精神!

本篇“钱法”,并不限于货币发行、流通等领域,及至经济管理、物价控管、物资流通、工程核祘、施工管理、赈灾救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原文所涉故事较多,难以一一列举,择其部分论述,总体不会离原作之意太大偏差。

十九:讽谏

开篇原文:苦口者,良药也;逆耳者,忠言也。顾或戇或激,直且贾祸,岂尽听者之过哉?夫纳约者,扁其明。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亦有诤友,其用广,而其揆一也。罕譬者,曲为喻,于《易》取诸异是,于《诗》取诸风,集进言之前事,有足征者,书为世鉴。

译文:苦口的是良药,逆耳的是忠言。不过,在进忠言时,或愚而刚直,或过分率直,因其直就可能招致祸患,这那里全是听者的过错呢?因而,要进忠言于君王,必从其通明易晓、易于接受的切入之处着手,君王部下有直言谏诤之臣,父亲有直言规劝之子,士卒百姓也有直言建谏之友。忠言谏诤的用途非常广泛普遍,而其基本原则和方法则是一致的。那就是罕用譬喻过于委婉说理开导,如《易经•巽》所显示的谦逊和婉及《诗经》中风诗那样委婉讽谏。这里,收集了前人进谏规劝方面的事中有足以验证可取的,记录下来,以此为世人借鉴。

这段文字阐述了讽谏的社会价值和至重的意义,也从原则上指出了讽谏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方法,亦可谓本篇的总论!

原文:陈惠公大城,因起凌阳之台,未终,而坐法死者数十人,又执三监吏。夫子适陈闻之,见陈侯,与俱登台而欢焉,夫子曰:“美哉斯台!自古圣主之为台城,未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者也。”陈侯默则退,遂窃赦所执吏。

译文:陈惠公大筑城池,修建了凌阳之台,还没有完工,便有数十人因犯法而被处死刑,又还有三个监工官吏被拘捕。孔夫子周游列国到了陈国,听到了这件事,便前往拜见陈惠公,一同登上了凌阳城台观览。孔夫子说:“这座凌台真是壮美啊!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在修筑城台之时,没有不杀戮一人就能完成这一般巨大工程的。”陈惠公听了,默然退去,遂私下悄无声息地赦免了被拘捕关押的监工官吏。

孔夫子纵论向君主进谏时采用的五种方式,说:“我赞同用婉言隐语相劝谏啊”!“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就是最好的进谏方法。孔夫子对陈惠公说“没有不杀戮一人”这句话,似乎不是孔夫子说话的风格语气,却起着上佳的劝谏效果,可见如何进谏真有大学问和发人深省的道理!

原文: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耳,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译文:秦王与中期两人争论问题,却未能取胜,秦王便大发怒气,中期从容缓缓而去。有人替中期劝说秦王:“中期不过是一位强悍之人而已。刚才那件事,他幸好遇上了明君,如若遇上了桀纣暴君,他将被必杀无疑。”秦王也因此而没有治罪于中期。

人的本性没有不求得好名声的。用“明君”与“桀纣”相比,把秦王称为“明君”而与“桀纣”尽人皆知的暴君相区别,从而消除了秦王心中的怒气,后人无人不晓秦始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而秦朝当世之人岂有不知其底细,说些好听的话给他听,即使有旁敲侧击的隐意,但在明处却也挑不到劝谏之言中的恶意,却达到了息事宁人的目的。如今,多少领导不是喜欢阿谀奉承、满口颂词的人,我们并不提倡昧心做人,但凡在领导处境困惑之时以善意之心、善意之语劝谏脱困,也是一种化解矛盾的可用之策,同时也使他感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何尝不是善举?

原文:秦始皇尝议大范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谢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使冦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上以故辍止。二世时,又欲漆其城。优谢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劳费,然佳哉。涂城荡荡,冦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以漆耳,顾难为阴室。”于是二世笑而止。

译文:秦始皇曾计议扩大皇家园林的范围,东边要到函谷关,西边要扩至雍县和陈仓。优谢说:“好多纵放些禽兽在园林中,寇盗从东方来侵犯,让麋鹿用犄角去触撞他们就足够了。”秦始皇因此就停止了。秦二世登位,又想用油漆漆饰城墙,优谢说:“好。主上即使不说,我本来也将要请求您这样做的。漆城墙虽然给百姓带来劳苦耗费,可是上佳美丽啊!涂了油漆后的城墙平滑光亮倒使寇盗来了无法爬上来。即使要漆刷城墙倒也容易,而思顾为难的是要在城墙外搭建荫干油漆的大房子。”于是,二世笑了起来,因此也就停止了这一事的议论。

凡读过中国历史的中国人,都深知秦始皇是一位暴君,官员百姓不知不觉不明不白地会犯下冒犯之罪,而秦二世是一位昏庸无能、是非不辩的昏君,异想天开、想入非非,很难用常人的道理去开导他。

这两位皇帝父子,竟能脱离实际、荒诞无稽地提出大建园林和荒唐至极油漆城墙的事情,在常人中都会引为笑料,然而他们的近臣优谢又何尝不知他们的德性,都用了先行附和、点赞而又巧妙讽谏的方法阻止了他们视百姓劳苦而若无、做耗资巨大而又华而不实的傻事。其实,在中共执政的69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也做了不少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愚昧蠢事,在1957年—1976年间,提出并在全国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反右斗争、四清运动,最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大批中共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一系列重大决策中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劝谏最高领导,但始终未见成效,二十年折腾的沉痛教训给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极大损失,幸而邓小平这位历史伟人,不仅为中共在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若干历史问题作出了全党的决议。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终于走上了探索、实践、理论到再探索、实践、理论的康庄大道,四十年的成就彰显了中共敢于自我革命、勇于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取得的惊世成就,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有目共赌、有口皆碑!正是有一批有智、有勇、有谋、有略的讽谏群体为各级直至中央领导采纳实践的结果,如若仍以独裁、专制的一套作风面对万千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就无法取得震撼中外的成就,即使取得一定的成就,也会倒退、失败、葬送!优谢这位秦朝出色的讽谏高人,但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层出不穷地大批大批地涌现出来,借以使各级领导居高不恐、居势不狂、居权不昏、居安思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原文:齐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公曰:“诺。”晏子举戈临之曰:“汝为我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圉人闻于四邻诸侯,而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译文:齐景公有马,掌管养马的官员把牠杀了,景公大怒,拿起杀器要亲自把那个官员杀掉。晏子说:“这个官员还不知道他犯下的是什么罪而被杀了,请允许为你数落数落他的罪过。”齐景公说:“行”!晏子举起那件杀器面对那个官员说:“你为我们的君王养马,却把牠杀了,你的罪过应当处死;你使我们的君子因为一匹马的罪事而杀了 养马的官员,你的罪过应当处死;你使我们的君主因为一匹马的事情而杀了养马的官员,这事传扬至四邻诸国,将会损害我们君主的声誉,你的罪过又当处死。”景公说:“先把他释放了吧,不要使我的仁爱之心受到损害了。”

为人君王确实有威有势,掌有生杀大权。当君王在发怒之时,谁也不会也不敢冒犯君王,犹如不敢触动盔甲兽类的逆鳞一样。养马的官员擅自宰杀君王的爱马,确有罪过,然罪远不当死。当晏子一一清数他的罪过的过程中,逐个谴责,必定珠连多人,如此推理至极,触动了齐景公的内心,从而幡然认识到他的处置过激之处,态度转变趋缓,而后改变了主意。晏子确实是一位善于辅佐君主的国家总掌管。中共的周恩来总理,在极为困难的处境下,仍然保护了诸多中共的高级领导,把消极影响尽力减小,周总理当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讽谏杰出人材,为国人顶礼膜拜!

原文:齐景公烦恼于刑时,有鬻踊者踊,刖者所用。公问晏子曰:“子之居近市,知孰贵贱?”对曰:“踊贵屦贱。”于是为之省刑。

译文:齐景公的刑罚烦苛。他正遇上一位卖经受斩足刑者所穿鞋子的人,景公便问晏子说:“你居住的地方邻近街市,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晏子回答说:“受到斩足之刑的人所穿的鞋子贵,而清秀的人穿的鞋子贱。”于是,景公为此而减轻了苛刑罪的施行。

齐景公却突然问起晏子街市东西贵贱一事,晏子借此委婉忠谏,暗示应崇尚仁德、减轻苛刑的意见,并被齐景公所采纳,晏子是一位具有仁义道德的好官,为安民治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原文:楚庄王即位,日夜为乐,不听政者三年。令国中曰:“敢谏者死。”伍举入见,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头有进,隐有鸟,在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王曰:“三年不蜚,一蜚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遂罢淫乐听政,楚国以霸。

译文:楚庄王当上了国王,日夜寻欢作乐,已经有三年不理朝政了。在全国下令说:“敢于劝谏我的,格杀勿论。”伍举入殿见到庄王,只见他左边抱着郑国的美姬,右边抱着越国的艳女,坐于钟鼓之间,伍举对庄王说:“我想给您进奉一个谜语:“土山上有只鸟,三年既不飞来又不叫。这是只什么鸟?”楚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叫,一鸣惊天,伍举你退下去吧,我知会你的意思了。”于是自此罢歇原有淫乐荒诞的以往而处理政务,楚国因而称霸诸侯。

以谜语劝谏,实为一件稀奇之事。伍举以谜为引,隐约暗指楚庄王以往三年为王的实情,把庄王比作三年不飞不叫的鸟,又激发庄王浪子回头,领悟到自己应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忠言,摒弃过往,身体力行,称霸诸侯。伍举敢冒杀身之祸,十分巧妙地启智庄王,并令庄王痛改前非,其胆略、勇气、智慧和技巧实为古今之人叹服!

古今中外无论是权倾八方、高官厚禄、专家学者、一介平民甚至穷困潦倒、流浪乞丐中都不乏高超语言艺术、表达技巧、绘声绘色的奇才人物,具有不同凡响的嘲讽、劝谏功底,民间流传诸多的歇后语词,皆为本篇所说的“讽谏”范畴,而对于上级、高层、中央乃至领袖进行讽谏,首先自己应有高尚、纯朴、真诚、博爱、宽容的品质境界,同时又有打动人心又不伤及他人,所指明确无误却只可意会、不可直言的内涵深意。本人是这方面的弱势群体,崇敬这一类语言艺术,洞察析题的高人,却也只能望之莫及、叹而作罢!

下面更有若干十分精彩的历史典故。

原文:吴大帝孙权,尝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诸葛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州颠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幼,披草菜,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大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今模辜负大恩,自陷罪戾,臣纠过不睱,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

吴国帝王孙权,曾经责备了校尉殷模。视其罪重,恐有杀身的不测之祸,属下很多人都为殷模开脱说情,孙权反而更加恼怒。劝谏者反复陈言,唯有诸葛瑾默默无言。孙权说:“子瑜,你为何独自一人不发言语?”诸葛瑾离开坐席恭恭敬敬地说:“我与殷模一样,都是遭受祖居本地战乱之祸,生陷困境,丢弃祖辈坟墓,携老扶幼,披荆斩棘,食用野菜,远道投奔您这位圣贤达人而受教化之地。身处于流亡颠沛的贱民之中,蒙您给我们生养大恩。却不能亲自督率策励,以报答您那怕是万分之一的恩惠大德,致使殷模辜负了您的大慈大恩,自陷罪过之中,我要纠正他的过错都来不及,诚惶诚恐而不敢说什么话”。孙权听后,表现出悲怆的样子,便说道:“特为你赦免了殷模”。

诸葛瑾用投奔孙权的亲身经历为佐证来劝导孙权,在隐约的艰辛历程诉说中,打动感化了孙权对故交老友的怀念之情,话虽不多,却句句中肯,击中了孙权的内心善良,使自己从困境被动中解脱了出来。《吴志》中记载,诸葛瑾同孙权谈说议论,劝谏开导,从未有急切直言、单刀直入,而是略显风标才器,只是粗略地陈说一下大致内意。如果有时话不投机之处,便回避丢弃原事而另开话题,却又能从另一件事的话题中作为进谏新的发端,用同一类的事物再行陈说劝谏。于是,孙权往往吸纳诸葛瑾的规劝,消除疑虑,改变主意。这些,就可能概况诸葛瑾一生的做人行事了。

原文:宋熙宁四年,左谏议大夫吕诲,以疾表球致仕,曰:“臣本无宿疾,偶值医者用药乖方,浸成风痹,遂艰行步,非只禅夫则之苦,又将虞心腹之变,势已及此,为之奈何。虽然一身微固未足恤,其如九族之托,良以为忧。”盖以身喻朝政也。

译文:宋朝熙宁四年,左谏议大夫吕诲,因病而上书表于朝廷,恳请退休让权,书表说:“我本来没有老毛病,只是偶然遇到医生用药开错了药方,才渐渐形成了手足因风痹而麻木不仁的病症。便开始行走艰难,不只是害怕脚掌被扭伤的痛苦,而且担心五脏六腑会发生病变,身体健康的大势已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无可奈何!虽然我个人十分微薄渺小,本来就不足顾惜忧虑,然而,辜负了九族百姓的重托,我却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是用自己身患疾病比喻朝廷政治。

宋神宗熙宁(公元1068年—1076年)四年,已是北宋后期,虽也在朝廷中设左、右谏议官职,形式上显示朝政清明近民,却屡谏不纳,致朝政病入膏肓,吕对此无奈,只得借己身患疾病之苦,上书辞呈,讽喻当政者的昏庸腐败、欲助无能的无奈叹息!宋神宗是否因此而联系实际有所收敛、易辙归正,文中并未提及,本人亦没有考证。

原文:唐武后一日召狄人仁杰,谓曰:“朕数梦双六,不胜何也”?曰:“双六不胜,盖谓陛下乎”。后感悟,即日迎还庐陵王。

译文:武则天有一天把狄仁杰召过来说说闲话:“我好几次做梦,梦见玩耍双祟而不胜,是怎么一回事呢”?狄仁杰说:“玩双陸(注:陸字和六字同为“6”数)不胜,是暗示您身边没有儿子,可能是上天在警示陛下吧!”武则天有所感悟,当天就把她的儿子庐陵王接了回来。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当上皇帝的女子,自公元690年起至705年达十六年,并改国号为周。狄仁杰是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断案如神,把难案件件办成铁案,又从来不忘对君王的忠诚,正当武后之时,唐朝皇位艰危,朝廷政权命如细丝一般纤细衰微。狄仁杰仍以己忠心耿耿的身分从政于朝中,却又处于孤立无援、匹马单枪的境地,周旋于张易之、张昌宗与武姓家族诸人之间,终于起到了弥补缝合和匡扶救正的作用,是一位成就重建李家朝廷的大功勋臣。唐中宗恢复了皇位(公元705年—710年),重新掌权,应列数狄仁杰为头位功臣。所及文中借梦进谏一事,即可窥见狄仁杰在当时朝政内外的无可比拟的影响。

原文:唐庄宗好猎,践民田中。牟令当马切谏,庄宗怒,叱出将杀之。伶人镜新磨知不可,乃率绪伶追令前,责之曰:“汝为县令,奈何纵民稼穑以借赋税,何不饥汝民而空其地,以备天子之驰驱?汝罪当死。”因请函行刑,庄宗悟,笑而释之。

译文:唐庄宗(指后唐的唐庄宗公元923年—926年)爱好狩猎,践踏了农民的田地,中牟县令拦着马头直言极谏。庄宗大怒,喝令滚出去,将要杀掉他。伶人镜新磨知道这样做有失当之嫌而不可以,便率领一些伶人(演戏的艺人)赶到中牟县令前责备他说:“你身为县令,为什么放纵农民在此种庄稼来交纳赋税?为什么不让你的百姓饿着肚子,荒芜田地,好让天子在田地上可以任意驰驱?你的罪过应该处以死刑。”便请求速速执行死刑。庄宗恍然大悟,笑了笑,释放了中牟县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封建帝王时代是个铁律。然而,皇帝的骑马为了狩猎而践踏百姓的庄稼田地,伤害了农民的生机,县令敢于直言极谏,虽有道理,却冒犯了天子,镜新磨这位艺官急中生智以慷慨之言反诘县令为何敢于不放荒田地,百姓饥饿,可让天子打猎时任意驰奔,以直言要杀县令,而实质要保县令性命的绝佳的劝谏言词,启智皇帝释放了县令,既呵护了皇帝的面子,更维护了皇帝的里子,此乃讽谏绝唱的范例!

原文:唐苏世长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子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苏对曰:“陛下畋猎,薄废万几,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对曰:“臣为私计,则狂;为陛下因计,则忠”。

译文:唐朝时苏世长,跟随皇帝到高陵去打猎,这一天猎获颇丰,所有的猎禽之物全都在旌门陈列展示。唐高祖(公元618年—627年)环顾对群臣说:“今天打猎,欢乐吗”?苏世长回答说:“陛下打猎,薄待荒废了万计的朝政,心生不满已有百天,无法为此大乐。”高祖很不高兴,脸色都变了。然后又带笑说:“你的狂态性子又发作了。”苏世长回答说:“对自己而言,这是狂,为陛下国家着想,这是忠的表现。”

劝谏打猎可牵引出夏朝太康洛涔游猎荒政的往事,苏世长劝谏似乎有过于讦直之偏,然而却说了“对我而言确是狂妄,而对陛下而言却表达了我是忠心。”两句话显示了苏世长在对己对国着想方面,分析表达得淋漓尽致,言语含蓄而意味深长。

原文:唐高宗出猎遇雨,问谷那律曰:“油衣若为不漏?”对曰:“以瓦为之则不漏。”上因此不复出猎。

译文:唐高宗(公元650年—705年)出外打猎适逢下雨,问谷那律道:“怎样才能使遮雨的油布雨衣不漏雨呢?”谷那律回答说:“用瓦建成的房屋就不漏雨了。”皇帝因此就再也不到外面打猎去了。

谷那律在高宗兴致勃勃之时,要不是用此奇妙而又辛辣的言语劝谏,给予深深的刺激,怎么会打动皇上荒废朝政、寻欢作乐的癖邪嗜好而改邪归正、自此作罢呢!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尤其是前三十年,卡拉OK歌舞厅、高档会所、高尔夫球场、公费旅游、国际赌场、豪华宴请等等场所,多少中央、省部级、县处、科室级和普通公职人员,出没于此等场所,腐蚀了他们的灵魂,消沉了他们的意志,堕落为吃、喝、玩、乐、嫖、赌、贪、腐、贿的犯罪深坑而不能自拔,锒铛入狱,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人生前途,如果在他们身边有几个同事、部下、上司、朋友,象苏世长、谷那律发出肺腑忠言,对他们还在初始之时就力加劝谏,使他们幡然悔过、自省而摒弃过往,那会挽救多少本来还算自律并无恶习的各级干部啊!于党、于国、于民、于己可以避免和挽回无可计量的损失!苏世长、谷那律的高风亮节当为我们做人的典范!

原文:唐穆宗见柳公权书迹,爱之。问曰:“权书何能如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下。”帝默然改容,知其以笔谏也。

译文:唐穆宗(公元821年—825年)看到柳公权的书法手迹,很是喜爱,便问道:“你的书法为何能够这样优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写字是用心来主宰的,用心正,笔法就会端正。”穆宗默不作声,脸色都变了,知道他是以书法来规谏的。

柳公权用书法的诀巧,暗中喻谏穆宗在掌执朝政之时,应该用心归正,方可得民心。以书法喻比执政之诀倒也是讽谏的别雅之法!

原文:魏文帝问苏则曰:“前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得否。”则曰:“若陛下德流沙漠,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译文:三国时的魏文帝(公元220年—227年)问苏则说:“从前西域命使者到敦煌,献上一颗直径有一寸的大宝珠,现在是否再去请求买一颗呢。”苏则说:“如果陛下的德政影响可远达沙漠边疆之地,用不着求买而宝珠会自然献来;若求购后而得到它,那就不见得宝贵了。”文帝默默不语了。

不看重奇异之物,古代先哲贤王早有明确的训示。而肃慎氏进贡苦矢,越裳氏献上白雉,并未有经在先期让他们送来却自愿乐意献上,那是因为朝廷的德政所感召而为之。向西域买宝珠是魏文帝视宝珠为珍贵之物的癖好,所以才不惜代价去求买。在听到苏则的意见后,魏文帝方才消去了这个想法。苏则从通明易晓且可接受之处入手来劝谏文帝君主不期是一个好的方法。

自古以来,有玩物丧志的警示,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苏则这样的方法去劝谏过分追求奇异之物为珍宝的身边之人,沉缅、陶醉玩物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而又会失去拼搏、奋斗、求知的机会,孰轻孰重,应好自为知。

二十:辞锐

开篇原文:士掉三寸舌,强于百万师,固非辞不为功,而或乾概以骋辩少之何欤?夫言语之科,圣门所贵;专对之才,智者其难。正笏而决大议;奉圭而修邻好,茹吐之间,荣辱随之矣。《书》曰:“惟口出好兴戎。”《诗》曰:“辞之辑矣,民之怪矣;辞之治矣,民之莫矣。”盖辞不可已也,如是。

译文:士人调动了三寸之舌,要胜过百万雄师,确实是没有辞令之诀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为什么有人对施展辩才却还要一概轻视呢?说到语言这一门科,是孔圣人之门所看重的方面;出使交涉,随机应对之才,即使是对一位有才智的人而言也是困难的。君臣手持朝廷上的长板,端坐朝堂而议决国家大事;奉着圭玉,参加诸侯朝会修好建立睦邻关系;言语吞吐往来交流之际,国家的福祸荣辱也就在其后随之而来了。《尚书》说:“这张嘴可以道说好言赏善,也可以引起战争。”《诗经》说:“说出的话经不起辩驳而败理,老百姓就会遭殃;说出的话诤诤有理,老百姓就舒畅愉喜。”由此可见,言词之诀巧是何等的重要。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引人笑,也可以引起跳。或者说这个人会讲话,说的是语言艺术、语言诀巧。我国的诸多相声大师,出言幽默、寓意深刻、回味无穷、言词凿凿,给人启示、延拓、深思,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我们的周恩来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致使那个时代的世界各国领导为之倾倒,演说博出阵阵喝彩。习近平主席是我门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执掌一把手一来,不管是中共党代会,国内重大会议,国际重大活动,面对基层考&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