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学习中传承,在互动合作中创新

——赴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活动纪实

作者:董月军 责任编辑:潘万培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4095 发布时间:2018-07-01 22:26:55

仲夏季候的上海,空气格外清新,夜雨下的黄浦江,带给我们的是一片浪漫柔情。6月24-25日,我有幸随民建淮南市委会一行,来到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和民建重要活动策源地的上海,参加纪念“五一口号”70周年学习交流暨与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缔结友好组织活动。

这是民建淮南市委对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去年11月来淮参观交流学习的一次回访,更是一次深层次的互动融合与交流方式创新,于我们两地会员而言,则是增进友谊的一次昨别重逢。重温两地会员在淮交流时那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其乐融融的场景,两天朝夕相处结下的友谊真情,心里更多了一份牵挂、向往期待、热切兴奋。

时至中午,在高铁站口,我们受到来自上海方的热情迎接,与老朋友异地相见,握手寒喧问候,笑容满面,分外精神,看到一张张熟悉的、如沐春风的笑脸,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内心不由涌起莫名的感怀激动。

坐上迎接的大巴,在下榻宾馆匆匆安顿好行李,我们就来到9楼会议厅,开始下午的会议议程。会议由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副主委陈健主持并致辞欢迎,热情洋溢,双方对与会会员作了一一介绍。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主委曾乐才和副主委江静、徐群、陈健分别就上海电气集团的辉煌历史、现状与发展,上海民建电气的组织制度建设、思想宣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经验交流;民建淮南市委主委周方勤也就淮南民建组织架构、思想建设、宣传组织工作、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回顾与总结。气氛庄重而热烈,双方会员还从不同视角就纪念"五一口号"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收获与感悟心得,我作为淮南民建的代表之一,也作了题为《重温历史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的发言。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建淮南市委原主委魏彩华应邀讲话,她指出两地跨越地域的交流互动,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创新举措,机会难得,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为借鉴。适逢6月13日三省一市民建组织共同签署“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节点,时间上的契合,说明两地民建思维谋划超前,创新举措对路,行动走在前列。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林永建对两地组织缔结友好关系表示祝贺,今后两地民建组织要继续体现责任担当,立足区域合作、融合发展,敢于先行先试,不断开拓进取,有所作为,为社会、为促进企业、地方发展贡献自已的聪明智慧。

周方勤、曾乐才代表两地组织郑重签署协议,双方亲切握手,共祝两地民建正式缔结友好组织。随着大红布幔徐徐揭开,“中国民主建国会-友好组织”的牌匾闪亮呈现在面前,台下顿时激情点燃,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大家纷纷站在聚光灯下,背衬着桔红色文字的会议大屏作合影留念,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这是两地民建史上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友好组织的缔结,标志着两地民建互动交流更上台阶,互惠合作将更具成效,也必将为解放思想,引智创新,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生机活力。作为一名会员,能有幸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备感荣耀与珍贵。

第二天,雨后初晴,阳光漫过楼丛街面,洒满一身金辉。我们在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同仁们的陪同下,一路步履轻快来到位于原属法租界的雁荡路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中华职教社由民建创始人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等当时社会名流贤达,在海内外爱国人士的支持下,于1917年发起成立的职业教育机构。是当时面对深重灾难,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形成教育救国志向的黄炎培,经过对国内外教育的考察与研究,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教育与职业的分离,为实现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理念的有效融合,所作的又一次全新的探索实践。这里也是民建总会成立后自重庆迁至上海后的主要活动办公场所。在一楼展览大厅,林永建部长在百忙中亲自前来担任解说员,他如数家珍、翔实生动地介绍了民建成立的时代背景、成长历程、境遇变迁,以及在关键时期的历史决择: 黄炎培与胡厥文等老一辈民建人他们利用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影响和这里便捷的活动条件开展工作,以特有的历史担当和爱国情怀,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此发动工商业界支持抗战,开展地下斗争,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响应五一口号,迎接上海解放,参加新政协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配合史料展览,向我们全景反映和集中展示了民建在上海为促进中国走向民主和平进步,为共和国的建立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光辉岁月。透过墙上那一版版文字图片,一桢桢栩栩如生的像片,展柜里那一件件浸染岁月印记珍贵的史册,听着林永建部长娓娓道来充满深情的解读叙述,我的思绪穿越时光的隧道,仿佛回到解放前夕那烽烟弥漫、苦难而又如歌激情的岁月。

五楼的大厅展示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些图文、图片和书籍,记录她从成立、成长到壮大的风雨历程。自成立时起,职教社就一直不改初衷,致力于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将职业教育与振兴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的职教社仍坚持以发展职业教育为使命,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华民族全面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黄炎培先生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理念在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也反映老一辈民建人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洞察时代风云后对中华民族所做的历史性贡献。直至今天,坚持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强大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走向复兴仍具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上海电气集团临港的重装备制造基地,它位于美丽的东海之滨,这里有浩淼的大海和田园牧歌式的自然风光,这里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国家级保税区所在地。车过卢浦大桥,天公作美,一路畅行。来到临港上海电气展示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显示着“上海电气热烈欢迎民建上海电气(集团)公司委员会与民建淮南市委领导一行莅临基地”的大型电子彩屏。据现场讲解员介绍,上海电气主要生产制造是火电、核电、水电、风电等动力设备,是国内三大动力设备集团最强的企业之一,代表我国动力装备的最高水平,直接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是大国重器。偌大的展示大厅挂着淋琅满目的图文,摆满了模型和实物,这里曾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第一台火力发电机组、第一台万台水压机、第一套核电机组等,这些太多的第一,真是数不胜数,让人目不暇接。在展览大厅一个显著位置,一套有年代的退役实物吸引了所有来访者的目光。这是上海电气生产的中国首套6千千瓦发电机用于淮南田家庵电厂的装备,自豪之余倍觉亲切。来到核电装备生产制造车间,超大型的先进制造设备,现代化的智能加工工具,精细装配的操作工艺,一流的设备过程检测、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这些都保障着车间内每一个庞大大物都做到雕琢细刻,精准到位,使之成为核心利器。震憾之余,心生敬畏。在这里分明感觉到这个企业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所展现的一种历史的责任担当,展现的是一个迅猛崛起的大国雄心,同时也为民建上海电气委员会同仁们能置身其中,直接参与大国竞争肃然起敬,满满的正能量漫遍全身。

临港归来,我们顺路来到连接浦东与杭州湾北部小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行进途中,放眼前方的海上大桥象一条巨型长龙连绵延伸在大海与天际之间,蜿蜒起伏,凌空欲翔。驰行桥上,近海林总的风电杆塔,远海隐隐的巨轮岸桥,身旁快速往返、隆隆驶过的大型货载集装箱,无不彰显着它的当下身段风光,与波光鳞鳞的大海一起构成一幅瑰丽剪影,雄浑交响,气势非凡。如今的上海电气特大重型装备也借助这条繁华现代综合物流大通道,通江达海,畅销海内外,与共和国一起走向深蓝。

两天的行程紧凑充实,内容丰富多彩,回顾两天的学习交流活动,这是一次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心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的过程,有感触感悟,有感佩感动,还有带来内心的震动震憾,而这种带来内心的震动震憾,其影响将是十分深远深刻的。我想,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我们该怎样更好地以老一代民建人为榜样,胸怀家国天下,传承发扬好民建的优良光荣传统?该以何样的勇气和信心来坚定理想信念,敢于直面担当,勇于开拓创新?又该如何将自己更好地融入时代潮流,以百倍的精力和热情,与这个伟大时代同频共振,来报效国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民主公平进步来建言献策出力?这些基于参加本次活动带来的启示启发,将会成为我继续前行的指引和动力。(董月军)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