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的流浪汉

       ——美国见闻之九

作者:邵体平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911 发布时间:2018-07-05 09:56:08

米国的流浪汉没有固定的居所,因为他们——无家可归,浮生若水。

漂泊,是他们人生字典中的常用词汇。在米国,流浪者没有男女性别之分,年龄长幼之别,统称为——流浪汉。官方统一使用的是“homeless”这样的称谓词语。

大跌眼镜。米国的流浪汉很多,纽约的第五大道沿街,旧金山的市政广场,渔人码头周边,费城独立宫附近,圣迭戈军港,洛杉矶影视城街头,华盛顿国家广场,夏威夷火奴鲁鲁海湾,所到之地,几乎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洛杉矶,直觉告诉我,这里流浪汉的数目,明显多于米国的其它城市。也许,洛杉矶摊大饼式的城市格局,更宜于流浪汉生存。

流浪汉,好似米国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洛杉矶不仅被誉为“天使之城”,还是全美闻名的“流浪汉之都”。

米国法律规定,无家可归者有露宿街头的权利,只要不触犯其他法律,谁也拿他们没办法。然而,全美187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已经有24%的城市将公共场合的乞讨行为定为非法,18%的城市认为睡在公共地方非法,43%的城市将睡在他人车上的行为定位非法。米国流浪汉的生存空间在日益缩小。

无家可归,居无定所。

流浪汉,应该是生活在米国的最低社会阶层。众多的流浪汉居住于大街小巷,地铁口、公园里、河道旁,或者索性睡在自己的车里。用不着奇怪,有些流浪汉原先可能是米国的有房有车一族,白领、蓝领都有,他们有头有脸,只是由于突然的变故,比如失业、破产、房贷到期等多种因素,使他们措手不及,无力应对,以至衣食无着,流落街头。

于是,我上网查询核实,果然,根据美国洛杉矶当地媒体《洛杉矶时报》称,在2016年的年末,为了统计城中的流浪汉数量,制定救助对策,洛杉矶政府专门招募 7700 个志愿者,组织他们走街串巷,四处寻找流浪汉。花了三天时间,最终得到47000人这个数字,够惊人的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其实,洛杉矶还不是流浪汉最多的米国城市。又据有关资料披露,与洛杉矶相比,纽约的流浪汉的数字高达 73500人。不过,洛杉矶或许是流浪汉住宿情况最为糟糕的一个城市。

美国的无家可归者总数有多少?依据米国“结束无家可归全国联盟”2014年1月发布的报告,2013年美国无家可归者达736017人,平均每万人中就有21个无家可归者。再以洛杉矶的统计为例,蛰伏在洛杉矶城中的流浪汉,约占这座城市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二以上。两相对照,相对吻合,如果以此类推,平均计算,米国的流浪汉,总数高达75万。

《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庄严地向世界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无意在这里抨击米国政府,米国历来以世界人权的卫道士自居。可独立200多年来,米国竟然还有如此众多的流浪汉,米国政府如何解释这一悖论。

我很奇怪,米国是讲人权的国家,而众多的流浪汉,确实为人权这一冠冕堂皇的说词,蒙上一层厚厚的朦胧的面纱。

我的结论——米国政府,愧对《独立宣言》。

美洲大陆原是英国的殖民地。1775年4月,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十三个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与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莱克星顿独立战争爆发,血腥惨烈。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由托马斯·杰佛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淋漓尽致地历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陆犯下的滔天罪行,最后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的文件署,此独立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成为米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定为米国独立日。

《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独立宣言》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

笑话!米国总统特朗普,他可以住在白宫,那怕总统任期届满,他也可以住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马阿拉歌配备齐全的奢华庄园里,颐养天年。私家庄园内的118个房间,任凭他翻跟头。而75万之众的米国流浪汉,无家可归。

平等吗?人类社会,若想绝对平等,那是不可能的!不信,你找找看。

贫困可以说是个永恒的问题,除非收入和财富分配绝对的平均。然而,可能吗?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米国的流浪汉这一丑陋的社会现象,确实与它的繁盛程度不太匹配。羞愧的是政府。

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旁若无人,神态自若,他们手里举着硬纸板,或拖着破旧的垫子衣物,幽灵一般在街道穿行。这一群体,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是不和谐的音符,展示出米国经济社会强大背后的阴暗面。

在米国,流浪并不丢人。饥寒交迫,穷困潦倒,沦为社会最低层,实为生活所逼!流浪汉们仿佛也并没觉得颜面尽失。相反,流浪汉会坦然面对,只是他们的人格尊严和生存质量会大打折扣。

于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流浪汉是米国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流浪汉应该是米国政府城市治理中的一道难题。据《洛杉矶时报》报道,2011年至2013年,美国的无家可归者增加了16%。洛杉矶无家可归者增长了15%,达57737人。美国无家可归者联盟2013年11月发布的数据,纽约市收容的无家可归者的人数,自2002年以来已经增加了71%以上,纽约市多达70000人无家可归,其中包括22000多名儿童。

每天晚上,米国有超过75万名无家可归者。其中,大多数人居住在城市的收容所或某种短期过渡性房屋内,而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流浪汉,则睡在汽车、桥梁、睡袋、帐篷、或露宿街头的长椅上,躺在为了避风遮雨,自己用硬纸盒、破烂布搭建的临时巢穴内栖息。

流浪汉的存在,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治安隐患,尽管没有明确的数据来证明,流浪汉有着更高的犯罪率。然而,这些流浪汉毫无章法地占据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加重了居民对于城市安全的担忧。所以,洛杉矶政府和民间机构积极应对,共同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寻找解决流浪者的居住问题!洛杉矶曾通过了一项关于流浪者的方案。该方案计划斥资12亿美元,为游荡于本市的10000个流浪汉提供住所。这一前提假设成功实施,那么,还有37000多名流浪汉居无定所。很长时间以来,洛杉矶把经费主要花在管束无家可归者上,而非安置无家可归者。与居高不下的无家可归者数量相比,洛杉矶庇护所床位数量,排在全国最低——每四名无家可归者中,仅有一人能够在庇护所拥有床位。

米国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富有国家,为什么还存在如此庞大的流浪者群体?贫富差距悬殊使然,还是社会制度的弊端,或者人性中的懒散而自甘堕落?各种原因都有。

米国,沦为流浪汉境遇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米国的流浪汉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经济实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流浪汉中,有人因为突然失业,或支付不起高昂的房租、房贷,流落街头。有人入不敷出,个人信用宣告破产。其中,精神疾病和毒品成瘾是最令人叹息的两个重要原因。流浪汉聚集的大都市,无家可归者通常盘踞在中心地带。

两眼茫茫,雾里看花。

起初,我对米国存在众多流浪汉这一社会现象极为不解,便和旅居米国十多年的中国导游,暗地里私下交流探讨:美国很早就建立起了失业救济制度,他们怎么不去领取?

司空见惯的中国导游闻言,莫名其妙地看了我一眼,目光怪异,犹如见到星外来客。最后,他还是一脸苦笑,在米国,想拿失业救济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流浪汉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比如失业不是出于自动离职、犯错误、卷入劳动争议等自身原因。申请者还必须在职业介绍所登记失业,并愿意接受介绍的工作,如果失业者拒绝适当的工作安排,那么对不起,纳税人的钱不养懒人,你领不到失业金。而且失业金确实也不多,每个州的标准都不一样,少者一周20——30美元,多者也不过一周200美元,而且一年支付的期限最长为26周。也就说,在一年之内,最多付你半年失业救济金。总而言之,这些制度的设置,目的是帮助那命运不幸的短暂潦倒者,而不是失业了不思进取,四体不勤的懒虫。

米国政府给穷人提供另外的福利:如房屋补贴、免费医疗服务、不用交收入所得税等,尽可能让穷人的日子也能过得比较滋润。但同时,这些措施,的确也造成了一些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懒惰习性,宁愿不去工作,也要吃政府的救济。

即使没有失业金,流浪者们每月还是可以领到一些食品供应券,这是米国农业部给无家可归者和低收入贫困家庭发放的免费票证,每个月200美元。2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300元左右。按照美国的物价水平,廉价超市里,一袋最便宜的面包,大概价值1.99美元,够吃一天。200美元的食品券,至少可以保证无家可归者饿不着,因此,米国的流浪汉中,膀大腰圆者并不少见。

米国流浪汉分为多类。根据米国房屋和城市发展局对流浪汉的定义,流浪汉大致分为四类:一、没有住处的人。二、很快会失去住处的人。三、符合联邦标准的流浪者。四、逃离家暴的人。

米国的无家可归者,包括长期无家可归者和短期无家可归者。很多人因为吸毒、酗酒等原因,和家人关系紧张,加之没有稳定收入,被家庭所抛弃,慢慢变成了流浪汉。这些人有的是因为突然残疾,失去经济来源,继而失去住所。而米国人很多不喜欢存钱,一旦经济出问题,很可能会失去房产。还有一些为追求明星梦,或为追求自由开放的生活,从世界各地来到洛杉矶的年轻人,也会因经济困难而成为流浪汉。

根据米国政府的研究,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部分是精神疾病患者。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时候,虽不会强制就医,但是对他自己的工作和保险网络都会受到影响。进而财产状况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失去救济福利、房屋、车辆等。你知道吗?还有相当部分的流浪汉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导游轻描淡写地告之。

老兵?我很是惊愕,为这个国家荣誉和利益流过血的战士?

是的,老兵。

一些退伍军人因为身体残疾或患有精神创伤压力综合症,又没有一技之长,常年不常和家里联系,有些家庭关系会逐渐疏远,再加上刚退伍的他们,很难进入正常人的状态,原本就疏远的关系,就会变成陌生人,造成妻离子散!

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了米国的国防事业,但米国退伍军人在街头流浪,着实让人痛惜。

对于美国社会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越来越频繁和重复的军力部署,会让更年轻的退伍军人沦为街头的流浪汉。

很多米国军人服役时是参加过战争的,他们是守护米国和平的英雄,很多人都会对他们充满崇拜和敬意,但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米国士兵经常会受到精神、心理和身体上的多重创伤。米国军人服役时,常常外派到其他国家数年,而且他们所在的地区常年战乱,军人在战场亲身经历,亲眼目睹过人性最恶的一面,手刃敌人、亲眼目睹战友战死、敌人暗堡里突然射来的冷枪、恐怖的人体炸弹等。

精神崩溃,人格分裂。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各个时期战场退下来的米国军人,在经历了非正常的战争生活后,很难融入到平和友善的生活中去,无法回归战场,又无法融入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只能选择独身一人,四处流浪。除此之外,离婚、滥用药物等也是导致军人流落街头的重要原因。

米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一项研究显示,曾有30635名退伍军人接受过心理疏导抚慰治疗。我突然想到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安徽怀远,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有一座相当规模的荣军医院,住满了精神分裂的军人。

米国退伍军人由于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很多患有精神疾病者,长期在街头游荡,居无定所的无所适从感,则进一步加深了很多精神疾病,造成社会治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根据米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米国退伍军人,大约占到美国成年人口的11%左右,无家可归者竟然高达25%左右。也就是说,全美75万名流浪汉中,约有20万流浪汉是退伍军人,百分之六十的人住在收容所。

另据米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国家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结束流浪生活联合会”估计,每天晚上,全国75万名流浪汉中,约有20万以上是退伍军人。

米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目前拥有1.5万多个床位,供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使用。退伍军人事务部每年花费2.65亿美元,开展各种项目,专门用于帮助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而每年为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在卫生保健上的开支为15亿美元。为此,“结束流浪生活联合会”建议,未来5年内,每年要建造5000所住房,建议若变成现实,需要数十亿美元拨款。米国国会中已有人倡议,增加对帮助无家可归退伍军人项目的拨款。

米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洛杉矶无家可归者居高不下,数量激增。其他原因还包括经济原因、歧视、遇到金融危机、股票崩盘、失业率高涨等。

随着经济发展,全世界富人聚焦的洛杉矶这一梦幻之城,租房市场有钱人越来越多,房价房租飙升。目前,超过两百万的洛杉矶家庭都将超过30%的总收入用于租房。疯狂的房地产引发的资本游戏,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中产阶层慢慢消失,城市住房成本增速,远高于平民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多人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选择露宿街头。当然,还有一部分米国人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大多数人的存款并不多,有的人资产甚至为负,因为无法偿还房贷或破产,失去了住所。另外,家庭暴力是女性无家可归者的主要原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无奈。对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米国的政府、NGO组织、社区、教会、慈善机构都会出资,设立救助站,提供足够的资源和众多救助项目。给这些无家可归者提供临时住所,而且,这些临时住所,有的还管饭。但白吃白住,自然就会有些规矩,比如要求按时作息,要求流浪汉白天要去找工作,或者接受就业培训,类似于中国的再就业培训中心。流浪者白天可以在街上溜达,晚上回到救助站居住。所以,对大部分流浪者来说,在临时住所的停留时间,一般不会很长,约有30%的人居留时间少于一个星期,60%的少于一个月。

提供住所的这种救助站分过渡性、永久性和紧急性三种,而流浪汉只要住进这样的住所,基本免费。有的救助站条件比较好,跟汽车旅店差不多,有大厅可以看电视,有三餐或者两餐,有公共淋浴室,免费洗衣机烘干机,几个或者几十个人一间房,上下铺。

对待流浪汉,福利机构分配免费食物,政府发放粮食券,提供免费衣服,救助站有床位,还有社工志愿者帮忙申请福利,救助站设有免费的就业培训,有街头救助机构的免费医生和护士。

反正,如果愿意接受帮助,流浪汉的基本生活能够保障。

米国流浪汉的典型代表多为“坐等施舍”型。这类流浪汉通常性格内敛,基本上都是衣衫不整,面无表情,长年呆在较为固定的地点,大多是城市的商业街、城市广场或是地铁出入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一坐就是大半天。不少人还会在身边放一个牌子,寥寥草草写着几行字,大意就是自己的悲惨处境。他们通常在身前放置一个纸杯或者铁盒,向过往路人乞讨,可他不会主动来骚扰你。

米国的流浪汉,可以领取政府的贫困扶助金,加上沿街乞讨,同样也可以混个生计。然而,青壮年男子竟然占到将近一半,堂堂五尺男儿,四处流浪,20多岁的壮小伙子,拿个纸杯盒子呆坐在马路边沿,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乞讨,令人惋惜。

安徽凤阳,是有名的出乞丐的地方。歌曲唱道,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历史上,为了活命,这一地区饥饿的乡农,当年出门讨饭,放下过尊严。40年多年前,青黄不接之际,村民生活无着,还出现过乡民从人民公社开出介绍信,证明身份,堂而皇之地集体外出乞讨。

也是40年多前,我在《参考消息》看到米国的黑暗,米国的资本家宁肯将过剩的成吨新鲜牛奶倒入太平洋,也不愿无偿提供给流浪汉饮用。对此报道,年轻气盛的我义愤填膺,写过大批判文章,口诛笔伐,谴责过资本主义的黑暗,痛骂过毫无人性黑心肠的资本家。其实,资本家遵循的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倒掉牛奶只是自我保护的求生手段。米国的资本家可以捐款给政府慈善机构,而让穷人拿着善款,前来购买他的新鲜牛奶。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制度之下,资本家如果同情流浪汉,为流浪汉免费提供牛奶,那么,意味着这个资本家不久也会沦为流浪汉。

米国的流浪汉,谁是他们的救世主?《国际歌》早已言明:世界本没有什么神仙皇帝,依靠的唯独是自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米国的流浪汉,安于现状。

米国救助站里,毒品问题也挺严重,有人是因为没有达到停用毒品的天数标准,一些救助站不收。所以,有的流浪汉宁可睡大街,也不肯去救助站。也有人因为暴力倾向,被救助站长久禁入,饥寒交迫,露宿街头。

米国福利社会救助项目虽多,但还是有很多流浪汉无法脱离流浪生活。

中国土豪陈光标2014年4月16日在《纽约时报》打出整版广告,声言:寻找纽约1000名米国流浪汉,请他们6月18日在中央公园吃免费午餐,餐后每人再赠送300美元。

作秀!我觉得,依照这位中国土豪提供的同样标准,完全可以救助10000名中国穷人。

同样是作秀。为了体现米国的民主,米国街头的流浪汉,大部分有选举权!一般来说,凡年满18岁的米国公民都有选举权,不过,各州在法律上还有更细化的规定限制。米国50个州,有6个州规定选民必须拥有财产,12个州规定“乞丐”、“流浪者”、“受济贫院抚养的人”不能成为选民。流浪汉维权组织曾和米国俄亥俄州政府,为流浪汉的投票权发生过激烈争执,要求当地政府取消对流浪汉投票的限制,很多流浪汉没有固定住所作为选举的投票地址,因为他们都住在公园的长椅上,但是这些流浪汉仍然享有投票的权利,他们可以把“公园长椅”当成自己的住址。为此,美国俄亥俄州地方法院作出一项裁决,宣称:俄亥俄州政府不得以没有居住地址剥夺流浪汉的投票权利。

大选之日,米国的流浪汉也会手持一张选票。然而,选票并未能阻止他们成为街头流浪汉!2015年米国总统大选,希拉里和特朗普拼了老命要争取的选票,流浪汉根本不在乎。在纽约曼哈顿地铁站旁,有名流浪汉与其他两个乞讨的朋友说,今天不会去投票,他们甚至都不知道特朗普和希拉里会来纽约。而路易斯安纳州的一名无家可归者,打出这样的标语:给我一美元,否则,我就投票给特朗普。

殊不知,这种伪民主,不过是忽悠人民,满足人民虚荣心而已,真不知道,米国的流浪汉投过票后,应该回到哪里居住?

天当被铺地当床。对大多数无家可归者来说,露宿街头,恐怕是窘迫中的米国流浪汉无奈的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

当然,米国社会不安定因素确实存在,屡有危害社会的枪击案发生,血流成河,酿成社会惨剧。但是,这些枪击案很少是流浪者所为。而中国,千万不要视而不见,不用枪支,菜刀同样也能杀人。

我要传递的信息是:米国的流浪汉共有75万之众。他们流浪,安于现状,自得其乐。米国的枪支可以任意买卖,也没见这75万米国流浪者团结起来造反,去打游击战。米国的流浪汉,未必就想推翻罪恶的资本主义,解放自己。

因此,无家可归的米国流浪汉,他们的存在,不会对米国政权构成威胁,米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稳若泰山。

                                                                                                                作者系民建蚌埠市委原办公室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