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小岗村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参观凤阳县小岗村有感

作者:陆宏运 责任编辑:潘万培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6646 发布时间:2018-06-15 23:26:27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有幸和民建淮南企联会前往凤阳县小岗村,参观学习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小岗村这是个中国极其普通的村庄,但却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产生了两种伟大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激励了一代代人,那就是“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

我和会员们走进了大包干纪念馆,眼前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像,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40年前那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庄严一幕。那18个饱受贫困痛苦的庄稼汉,按下了鲜红的血手印,冒死开创了一个先河——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责任制。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又到包产到户,这不是历史的倒退,这是历史的进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颠覆不灭的真理!18个农民用他们的坎坷人生实践了这一真理!18个农民的冒死创举表达了中国广大农民的心声,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从此,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从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普通农庄向全国蔓延……40年过去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回忆。看今日的小岗村,宽阔的柏油马路、别致的小洋房、郁郁葱葱的果树园、较大规模的工业园,还有那设备完善的幼儿园和小学校,以及服务周到的敬老院,一派欣欣向荣新农村气象。

我们走进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另类精神同样震撼着我们。沈浩同志从省直机关放弃优越的生活,告别家乡、告别家人,只身一人来到基层小岗村,带领村民奔小康。在他第一个三年任期将满之际,村民用按满红手印信留下了他;六年任期即将结束,小岗村人满怀着矛盾与愧疚,再次用红手印挽留他。沈浩一干便是 6 年,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勤奋务实,勇于创新,鞠躬尽瘁,最终积劳成疾,倒在工作的第一线,年仅 45 岁。那一年,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了乡村的命运;这一次,小岗村村民的红手印,将沈浩永远地留在了这里,长眠在这片他心爱的土地。小岗村村民鲜红的手印,颗颗都是沈浩的碑文。沈浩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着小岗村今日的辉煌,他站起来是一尊雕像,倒下去是一座丰碑!他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他是我们每一位民建会员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弘扬小岗村精神,就是要学习小岗村人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割资本主义尾巴到允许存在,到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直至今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路曲折走来,是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哺育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握大好的发展机遇,努力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负时代的使命。

今天,我们弘扬小岗村精神,就是要学习沈浩同志一心为民、服务群众、踏实干事、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我们作为民建会员,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民建参政党的特点与优势,关心社会,热爱人民,积极参政议政,履行民建会员的职责。作为民营企业家,富裕了不能忘记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国梦而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