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紧记任务,高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旗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攫取新年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功,为完结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我国梦不懈奋斗。”习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十九大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在学思践悟十九大精神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行动自觉。学习后,我深有感触。
一、倡导责任思想
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十九大”的要求。作为一线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体会十九大的精神实质。自觉把十九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九大精神,成了当前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学习十九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十九大”的要求。
二、秉承育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长久以来贯穿我国文明系统的品德主线,儒家首要以“仁”为中心构成伦理思维结构,它包含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对等内容。仁着重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爱,杰出由此及彼、设身处地的仁爱之心,由此衍生出“克己复礼”的贡献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庭观,“博爱众,而亲仁”的同享观,“先全国之忧而忧后全国之乐而乐”的为政观等等,不胜枚举,成为了几千年来鼓励我国的常识分子不断进取的精力动力。从教这几年,我深深明白:要当好一名人民教师,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育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政治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大集体中,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我们的教育应是一种“创造一种合适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合适教育的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祖国的每一步发展令我感动鼓舞,我更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立足本职,为了完成教育事业的目标,勤奋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寻求进步,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继往开来、牢记使命,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