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四十年

作者:王萍 责任编辑:王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667 发布时间:2018-05-15 08:46:19

1978年,我刚上初中二年级,学校分班,我分在重点班,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爱美之心,同学们都穿着蓝色的布褂子,我也总是要把衣服领子下的扣子敞开以便让自己显得时尚一些。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安庆路一夜之间一改往日的安静冷清,一下子成了人声鼎沸的商品一条街,服装、小商品,应有尽有,安庆路成了省城购物的代名词,要想买什么东西,大家都会说:“到安庆路去吧。”我也急不可待,在冬天的时候,我吵着闹着拉着我妈去了安庆路,买了一件当时最时髦的滑雪衫,第一次在冬天没穿棉袄,穿上了滑雪衫,大家都说我时尚、漂亮,我的嘴都合不上,小小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我的记忆里,安庆路以前一直是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街,街道两边是幽深的住家,从大门进去分为对称的两个家庭,都是黑幽幽的,这条路也不通公共汽车,但后来可能是政府政策引导,或是商人们的谋划,“商品一条街”的名声渐渐就很响亮了,渐渐的发展到服装、小商品、大小家电都齐全的一条繁华街。许多老字号商铺都是从安庆路打出名声,闻名全市乃至全省,比如保留至今的陶永祥炒货就是当时在安庆路开的店,一声地道的合肥话:“一毛了,吃热的”至今让我忘不了,买上一包五香蚕豆,用牙签戳着吃,在安庆路上逛着,那种回忆是我内心最深处的乡情。

那时候我家住在市政府宿舍大院,有一个同住大院很要好的女同学,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她大姐那时候在长丰县做知青,请假回家复习备考,可惜没考上,第二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大姐和二姐一起备考,最终两人都如愿以偿。1982年,我的同学也参加了高考,考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去往美国,90年代中期她回国,我们十几个好朋友聚会,还邀请了班主任,席间班主任提议建一个班级同学录,她便留下电话号码,还有一个email地址,她说这是电子邮箱,可以用电脑给他写信,我们都觉得很新奇,那个时候,电脑对我们来说完全是远在天边的事物,只是在新闻里听说,美国人用电脑进行复杂计算,比人脑计算又快又准确。

84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去了外地,每次回合肥都有新的发现。合肥最主要的路——长江路在不断拓宽,旧城改造升级,老字号品牌不断重生,商品越来越丰富多样,买食品不再需要粮票、油票、副食品票了,有钱什么都能买到,我以前看外国电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演员吃着切片面包,抹黄油,抹果酱,因为我从没吃过这种东西,所以每次看到都觉得肯定很好吃,而现在这种面包不过是家庭餐桌上最稀松平常的食物,我现在吃起来,想起当年看的电影镜头,总是忍俊不禁。

时间飞逝而过,合肥一天一个面貌,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商场华丽绽放,人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放松、娱乐。如今我也已经年过半百,回想这些年发生在家乡的变化,再看看如今深处的智能时代,我时常感慨时代变化太快,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再到今天的强盛自信,我由衷的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