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安澜 矢志不渝

记蚌埠民建原副主委西汝泽

作者:郑楠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465 发布时间:2018-03-12 10:12:28

对水利专家西汝泽先生的访问,是伴随着水力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基础理论、计算机理论……这些陌生的专业术语的讲解进行的。这位德高望重却又平易近人的老领导,以轻缓的语调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幼时的经历,会日复一日地在人的身上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迹,也会影响一个人人生的走向。西汝泽出生于安徽灵璧大西村。灵璧,楚汉相争的古战场,有"虞姬、奇石、钟馗画,三绝甲天下"之美誉的地方;却又自古是“沿淮老灾窝”,常年为水旱灾害所侵袭。少年时代的他,亲历了老家门前岳罗河洪水泛滥、吞噬良田村庄,夺走生命财产的惨象,也目睹了新中国第一代治淮人为水利事业艰苦奋斗场景。这一切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朴素的治水意识,更为这个天资聪颖、纯朴好学的农家少年日后心怀“天下安澜,比屋可封”的宏伟誓愿,兴利除害、造福百姓,做了原始的铺垫。

中小学的寒窗苦读,造就了西汝泽厚重的科学和文化底蕴。1964年,西汝泽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在充满激情和徘徊的岁月里,他完成了专业基础训练,为日后走近和探索水的奥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9年,尚未走向社会的西汝泽就完成了从事水利工程的处女作——驷马山灌区五万分之一规划图。为了绘制这张规划图,他和同伴们跋山涉水,走遍了灌区山川平原,进行了大量测量和计算。由于勤奋刻苦,展现了出色的业务能力,西汝泽被指定汇总出图。经过几个昼夜的伏案笔耕,他不负众望,交出一张驷马山灌区宏伟规划蓝图。当他画下最后一笔时,从未有的快感油然而生。在蓝图空白处,他模仿毛主席笔迹,写下了“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诗句。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学毕业后,经历了军垦农场的艰苦劳动,水利建设工地的辛勤历练,水利厅机关工作的砥砺实践,最后进入水科院从事水利科研事业。近半个世纪中,他都以一贯的认真严谨、兢兢业业,投身于科研事业。他始终重视理论学习、刻苦钻研技术、承担科研课题、主持重大试验研究项目,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完成了高速水流试验设备减压箱扩建改造工作,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减压试验设备,为高速水流空蚀和通气减蚀试验研究创造了基本条件;主持梅山高速水流实验室大型陡槽率定试验,并在国际高坝水力学学术会宣讲论文“Characteristics of self-arated flow on steep chutes”(陡槽自然搀气水流特性)。

淮河中上游河道狭窄、支流多,洪水遭遇复杂,为优化淮河防洪方案,西汝泽奔走呼号,克坚攻难筹建淮河河工模型试验基地。先后建成了“淮河厅”和“临淮厅”两个现代化大型试验室,并进行了淮河中游防洪模型试验研究。试验采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对试验资料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在试验中重演历史上典型洪水过程,检验各种防洪方案、防洪效益,为优化淮河防洪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成果分别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临淮岗洪水控制枢纽是淮河干流骨干工程,在争取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枢纽布置的优化试验研究项目中,西汝泽在行政领导琐碎的事务之余,夜以继日工作,进行项目论证和各种方案的研究。亲自制作PPT并在投标会讲演,最终以其方案合理性一举夺魁!投标胜利了,劳累过度的西汝泽也病倒了!中标的第二天,经医院检查,他的转氨酶指数竟达到1900多,超正常值40多倍。几天的恢复治疗后,西汝泽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奋战两年,提出工程优化布置方案,为工程设计采用,出色完成了任务,该项目获得了2005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河小浪底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其水库大坝孔板消能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是关乎大坝运行安全的技术难题。西汝泽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的针式空气浓度测量仪,成功地测出大坝泄洪洞高速水流空气含气量分布,为该工程管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2001年西汝泽因公负伤,踝骨骨折,但是,为了小浪底科研项目的实施,他忍着骨折之痛,柱着双拐,远赴小浪底水库现场。在工地排架扶梯里,他艰难地一步一拐,垂直下到三十多米深的输水廊道,再沿着廊道淌着膝盖深冷水艰难走了一千多米,终于来到孔板消能关键部位,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半年时间里,西汝泽三次亲赴小浪底工地,进行原型观测的准备和施测工作,出色完成了科研试验工作。

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拓发展领域,西汝泽同样出色。他以扎实的英语功底,与国外多位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1980年代,新西兰I.R.伍德教授多次来华讲学,西汝泽与他在高速水流搀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参考伍德教授的理论和原理研制出针式空气浓度传感器,成功地应用在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上。他还与德国慕尼黑大学K.彼特博士进行了学术、人员交流和长期合作。2004年,共同发起并成功召开了“水文规划和试验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得到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资金支持。为筹办本次会议,西汝泽与彼特博士频繁联系,密切合作。从向世界各国发征稿通知到审稿定稿,工作量十分繁重。在一年的筹备时间里,他清晨五时即起,处理来自国内外的论文稿,提出审稿意见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德国彼特博士。最终确定63篇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36名国外学者来华出席会议。通过此次国际会议,不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也充分的向世界宣传了安徽、推介了水科院。西汝泽为会议的成功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也是他科研事业发展的顶峰!

                                                                  天下安澜   比屋可封

2005年,从水科院院长的职务上退休后,西汝泽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为了天更蓝水更绿,他潜心钻研水环境问题。他风趣地取网上昵称为:“碧波”。由于多年国际合作成绩显著,他又争取到了淮北市水环境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西汝泽踏遍了淮北的山山水水,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多项研究成果。撰写出版了专著《河流污染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为水利科研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西汝泽的身上,带着众多的标签:他是水利专家、也是行政领导,是高校教授、也是党派工作者,更是一位有着学者风范的和蔼长者。

作为水科院所改院的第一任院长,西汝泽十分重视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自1996年主持水科院工作以来,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使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形成科研促进生产,生产养活科研的良性循环局面,使全院科研收入大幅度增长。他积极筹建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试验室并获得认证。新马桥农水实验站和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偏重于公益性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评价理论长期不能形成生产力,他积极组织争取了“安徽省引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农业灌溉”项目。取得了六项成果,其中一项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余获二、三等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96年起,在全省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评比中,水科院连续六年评为第一名。成绩的背后,除了西汝泽出色的行政能力之外,更有着细腻的人文关怀。他重视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健全激励机制,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水科院这个老科研单位焕发了勃勃的生机。

作为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西汝泽诲人不倦,对学生谆谆教导,他关心学生、奖掖后进,毫无保留地提供自己的试验研究成果给学生,使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为水利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民建蚌埠市委两届兼职副主委,他热爱民建、心思坦承,全力支持会内工作。他也是安徽省八、九届省政协委员,积极组织调研、报送参政议政文章。他的《关于临淮港工程综合利用的建议》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他还担任了蚌埠民建摄影协会主任,开设摄影讲座,手把手地教零基础的会员们用相机、学摄影技法,带大家去“湖上升明月”等地采风,增强了会员们对摄影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摄影技术,丰富了他们的文娱生活。他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和“彩虹队”老同志们一起学习柔力球,排练歌舞《小苹果》、《京剧串烧》、《徽韵气舞》等,多次参加民建春节联欢演出,获得了会员们的一致好评。

                                                                     踏遍青山人未老

他是一位有着学者风范的长者,曾受安徽省科技厅的委托,率团赴荷兰参加国际经济管理研讨班,同时兼口语翻译。他温润如玉的风采、满腹经纶的学识、谦逊和蔼的态度赢得了团员们的交口称赞。他温文尔雅的人格魅力,为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与许多国外学者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人生不止一种,君子不止一面。西汝泽的博闻强识不止于水利、不止于物理、不止于数学、不止于英语……他就像一本厚重的典籍,不翻开下一页,你永远不知道,他会展示给你怎样的惊喜。                                                                                  他热爱读书、热爱写诗、热爱音乐,这是他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热爱骑行、热爱书法、热爱京剧,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位才华横溢的老人,是蚌埠市老年摄影协会名誉会长,也是小区的健康明星。他爱好运动喜欢打乒乓球,常年坚持锻炼,经常绕城骑行两个多小时;看到沿途欣欣向荣美景,他有感而发,即兴写下了诗歌《骑行天下》:“脚踏风火轮,背负万宝囊。驰骋山水间,满目新气象。老夫逾古稀,不减当年壮。身处云天外,志在走四方!”每次出门,他总是不忘随身携带相机。看到美丽的风景、精彩的瞬间,就会用镜头记录下来。进入镜头的花花草草,城市变迁、美好山川、奔流大河……都寄托着他对生活的情趣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大力推动蚌埠的大禹文化发展,亲自设计水科院办公楼前的大禹雕塑并撰写注文。他多次陪同国内外友人登临涂山。站在涂山之巅,望长淮环绕、荆涂对峙,悬想四千年前大禹治水过门不入,在此处辟山凿峡、导淮入海,终成治水之功。他欣然写下词作《沁园春·登涂山》,一举夺得“全国大禹文化诗词楹联大赛”二等奖。2008年,他在梅山水库作试验时,于新闻中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军民共赴国难,与天灾搏斗的场景深深感动了他,他当即挥毫填词《满江红·祭汶川地震》一首:“地崩山裂,望蜀中,生灵涂炭。问苍天,黎民何辜,遭此荼毒!华夏儿女赴国难,国家繁荣亦有劫,炎黄子孙奉爱心,民族强盛待来时。与死神,群情激,苦斗分秒争。灾难可兴邦,情更切,争朝夕”。谈及此时,西汝泽先生眼中闪烁着泪花,言语中透出满满的哀思之情,同时,也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富强而欣慰。2017年,他被安徽省水利厅评为“阳光老人”,被民建蚌埠市委授予“华龄风采”荣誉称号。

                                                                               脚踏风火轮

                        

                                                                       琴箫犹醉碎银铃

        

                                                                    西院长镜头中的“湖上升明月”

                            

                                                                           其他摄影作品一样迷人

                            

                                                                            在龙子湖畅想未来

读《论语·孔子论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那么,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西汝泽,也许就是在无数次见水必观的历程中,拥有了似水一般高远的品格和风骨,也为后辈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