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安徽 弘扬生态文明

点击量:7913 发布时间:2009-01-20 09:45:02

 

   我国的生态省建设始于1998年。10年来,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有近50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我省是第七个生态建设试点省,也是我国中西部第一个试点省。建设生态安徽,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安徽建设五年来的经验证明,生态省建设完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举措。

一、生态安徽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省上下的不断努力和追求下,我省的生态省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态省规划纲要确定的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总体重视和推动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对生态省建设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把创建工作与落实科学发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缺乏总体谋划,综合推动力度不够完善。

二是生态省建设中缺乏法制保障。机制、制度还不完善,考核激励不规范,手段不够,有的地方缺乏实实在在的工作。

三是领导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新形势的要求和领导人员的调整,省生态省建设领导机构和各市(县、区)领导机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不能适应目前对生态省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调整和加强。

四是缺乏政策资金的统一协调和支持。国家层面在政策、管理、运行经费等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支持、激励;省级层面在政策、引导资金的支持力度还很有限,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

二、进一步推进生态安徽建设的建议

1、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证。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安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实施意见2008-2012》,将相关内容纳入其中,统筹、协调推进生态省建设,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保障生态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推进生态安徽建设,实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更为生态省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时任省长王金山不再担任安徽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至今,没有明确领导小组组长。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应尽快重新明确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

3、加强生态省建设的制度创新,建立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在全省上下建立生态省建设常规队伍;二是建立相关协调机制,推进跨行政辖区、流域的生态建设。以跨区域间、上下流域间共享共建机制为纽带,推进共同创建;三是建立地方与大型企业协同共建机制,推进工矿区生态建设。使地方和属地企业共同会商协调发展决策,寻求互惠发展途径,构建产业兼融关系,建立联动互促运行机制和协同执法机制,实行依法自律和互相监督,共同建设生态县(区)。

4、进一步明确现阶段生态省建设的工作重点。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现阶段生态省建设工作的抓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具有循环特征、特别是原材料使用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产业进行集聚,形成生态产业群;大力实施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和有机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5、适度增加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据调研,在生态省建设的14个省份中,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多在5000万元左右,多则上亿元,而我省每年仅1200-1300万元,很难发挥引导作用。随着财力的好转,建议每年相应地增加引导资金的数量,更好地推进综合示范市、县生态创建工作,扩大扶持以生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