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ABC

点击量:7274 发布时间:2008-07-29 13:12:27

 
    ── 民建会员、安徽财经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陈晓玲访谈录
 
    握着陈晓玲女士的纤纤五指,定睛望去,我总觉得身材修长、短发齐耳,容光焕发的陈晓玲女士似乎还太年轻了些,面孔之上,闪烁着的那一对明眸,大而有神。她略显腼腆、羞涩。话语很轻,柔和。这位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民建蚌埠市委常委。她在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民建会务工作,认真履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成绩突出。
A
 
    刚刚离开一座大学的校门,陈晓玲又跨进了另一座大学的校门。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而是她陈晓玲人生旅途驿站之间的一次跨越。当1986年又一个新学年到来的时候,22岁尚未摆脱稚气的陈晓玲,被分配到安徽财贸学院计划统计系任助教,就此走上了她的执教生涯。
   “计划统计系”也就是目前财贸学院的“信息管理系”,我们透过一个学院系名称的改变,或者说是通过一个学院新学科的设立,完全可以领略出时代的进程。建国之后,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企业管理模式,以及这个模式派生出的以之相适应的学科,落伍了。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知识不能老化,必须更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时代,陈晓玲赶上了好时候,这使得陈晓玲执教所要掌握的教案绝不能再走原先的老路,而是要穿新鞋走新路!
    陈晓玲走上了讲台,经过一年时间的实习, 23岁的她,开始独挡一面了。
    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陈晓玲异常从容,初始,她向同学们讲授的科目是《国民经济计划学》,每周4──6课时。有位哲人所言: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陈晓玲将她的功夫大部分用在了课外,也就是说,陈晓玲在备课的教案上狠狠地下了一番功夫。她热爱教学工作,积极进取,刻苦钻研,每年她都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把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让难懂的课程容易起来;让枯燥的内容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学习的乐趣。由于加倍努力,在先后开设的多门专业课程中,每门课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奖”。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她十分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被学生称为“像母亲一样”的老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以参加社会实践、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共同开展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荣获“优秀指导员奖”。
    陈晓玲在保证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所著论文被其他作者引用十余次,2001年,论文《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持手段》荣获蚌埠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所研究的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主编和参与编写正式出版著作(教材)2部,主持参加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1992年,28岁的陈晓玲即被评为“讲师”,同年,陈晓玲获得安徽财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接着,十多年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被评为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也就是在这一年,陈晓玲加入了民建组织,她的肩上,多了一份强烈地社会责任感,同时,能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的进步献计献策,陈晓玲感到是一种荣耀。
 
B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陈晓玲加入民建后,热心会务,支部建设出成效。十多年前,民建组织在安徽财经大学是一个空白,陈晓玲1992年入会后,积极宣传民建会章、会史,先后介绍多名教师入会,不断扩大民建组织在财经大学的影响,为民建财大支部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1998年民建财大支部正式成立。短短几年间,财大的民建会员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目前支部成员已发展至15人,其中博士2人、教授3人、硕士5人。
    财大支部成立后,努力探索高校支<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