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中央 “工匠精神”课题研讨活动征文:

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作者:民建蚌埠市委宣传部 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8025 发布时间:2017-08-15 16:14:13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创造精品佳作,不断开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工匠精神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将“止于至善”作为做人、做事的最高标准,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追求完美的境界。此外,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规范了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标准。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标准首先是道德标准,然后才是它的社会价值。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以“学艺先做人”“德艺兼修、以德为先”“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为代表的工匠精神。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 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再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时代,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概括起来说,当代中国工匠精神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艺兼修、以德为先”“敬业奉献、严谨求实”“淡泊名利、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敢于创新、勇于变革”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的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劳动者,其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全体劳动者服务。这一点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德艺兼修、以德为先”指的是工匠在追求精湛技艺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修为。“敬业奉献、严谨求实”指的是作为一名工匠热爱并忠诚于自身的职业,将职业视为事业,乐于为之献身,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淡泊名利、专注执着”指的是工匠们将技术和声誉视为生命,看淡名利,执着追求技艺的提升。“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指的是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改进技术与工艺,对产品质量采取严苛的检测标准,反复雕琢产品,不惜一切代价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产业分化重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迅速成长,工匠们敢于面对新的历史变革,积极创新创造,成为改变世界或产业的创新发明人。

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血脉和筋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和起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初心、底气和定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精密、庞大、系统、伟大的战略工程。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匠心圆梦,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版。工匠精神在中国历经超越五千年的发展,所累积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国工艺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最具国家文化意义的特征与代表。从陶器到玉器,从四大发明到清明上河图,中华人类早期文化所表现出的创造精神与精湛工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并在提升、丰富中使之传续与发展。一部中华文明史凝聚了每个朝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

(二)培育现代文明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心灵手巧的匠人,没有出类拔萃的手艺,没有用这些手艺建造起来的恢宏建筑、绘制出来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没有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等等,便没有多高的文明程度。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浩如烟海,精华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变迁,既产生新的文明,更需要有根有魂的文明来滋养。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导致和诱发的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更加复杂。思想多元化,信息碎片化,科技经济发展迅猛,社会浮躁,追求即时利益,往往忽略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在培育现代文明的同时,弘扬工匠精神,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三)打造优秀文化精品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源于传统手工艺者,而这部分人基本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2003 年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的。在中央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同推动下,非遗传承人所传承的传统技艺已经获得空前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传承人的传统技艺(如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远远没有达到1949 年之后印制《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那样的历史最高水平,许多该继承的传统技艺并没有真正地继承下来。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既有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未得到有效吸收,一些看似传统文化的变形、戏说,甚至歪说、胡说,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国人心中的英雄和榜样被恣意丑化的现象充填青少年的视界。为此,弘扬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创新变革的工匠精神,拿出那份对“文化产品”真挚的情怀,发掘、整理、生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提炼、打磨、强化最突出的亮点,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结,当代工匠所需的精神内核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更应注重培育以敬业、求精、创新为核心的当代工匠精神。

(一)强化价值引领,营造良好氛围。要强化价值激励,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推送“工匠精神”解读资料和“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行各业工作者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提高修养、追求卓越;专注岗位、专注本职,专心致志做好每一件事情,练就“真本领”“真功夫”,以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创造更多的奇迹,实现人生的理想。

(二)完善制度机制,健全激励措施。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离不开制度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建立完善专业人才、优秀技术人才尤其是工匠的培养和待遇保障制度,让更多的职工凭借一技之长,赢得尊重和地位。在制度上有安排,开辟优秀技工的上升通道,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成长成才机制,落实优秀技能人才的奖励、职称晋升制度,大力评选表彰杰出技能人才、优秀导师,树立大国工匠先进典型。经济上有保障,不断提高技术贡献率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确保技能人才充分就业,增加收入待遇,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体现自己的创造价值。社会上有地位,高度重视工匠的作用,大力宣传工匠的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主流观念,唱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三)加强教育培训,培育“工匠”人才。工匠是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育更多“工匠”型人才。要通过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加强职业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要深化校企合作、共赢发展,探索建立新型“校企共同体”,搭起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推广订单教学,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培养人才,让学校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人才培训。推进产教融合,围绕产业特点、产业需求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四)鼓励创新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奔跑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并不缺少创新,但缺少好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创新。要激发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对高技能型人才创新成果的孵化机制,推进新技术、新工艺与现实生产有效对接。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优秀的世界文化相借鉴、与互联网文化有效地接轨融合。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伪劣假冒行为,推动有利于“工匠精神”生长传承市场环境的形成,为“工匠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培树工匠文化,发展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对工匠文化的高度凝练,没有浓厚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便难以传承创新和发展。要充分挖掘工匠文化的时代内涵,将工匠文化融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引入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工匠文化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结合。要将工匠文化渗入职业学校学生行为养成,广泛组织与工匠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工匠文化的魅力。要积极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价值观文化,鼓励消费者追求精益求精的产品和作品,支持企业打造“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管理目标,引导全社会尊重工匠、崇尚技能、追求品质。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