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清真寺的前世今生

作者:邵体平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6641 发布时间:2017-08-08 18:34:19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被视为穆斯林神圣的宗教义务和信仰虔诚的体现。

淮河岸畔,百年崛起的商贸重镇蚌埠境内,众多的清真寺可圈可点。

成 因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多万,其中回族人口4.3万人。

哪里有穆斯林,那里就建有清真寺。

蚌埠最早的清真寺当数马村清真寺。

马村是蚌埠市的回民集聚居住区之一,现属龙子湖区。原名马村沟,属郊区雪华公社马村大队。马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村内建有的一坊清真寺也有七百年以上历史。

马村位于龙子湖畔的雪华山旁,古时雪华山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山下一带方圆几十里均为湿地,水草肥沃,湖塘密布,是牧马养马的好地方,历经几个朝代,都称其为马村沟和马场湖,如今,蚌埠的多路公交车在此地设站,称其为马场湖站。

马村钱氏回民代代相传,其先辈是来自波斯的铁匠,善打刀箭、马掌、马刺等兵器,随元军征战南宋后留驻马村,后随郭子兴起兵反元。

元朝时即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

《元史》记载:元时人分蒙回汉南四等,回是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的色目人,汉人指北方汉人,南人是指南宋人即江南汉人。

回族因宗教信仰的的原因,历史上就有集聚而居的传统。当初,马村钱氏家族人丁兴旺,地位显著。因而,钱氏回族先民的亲朋好友便相邀或闻讯寻来。继之,又迁来互有亲邻关系的李钱回忽马扈刘等姓氏的回民迁居于此,形成群落,他们以牧马养马,打造刀剑枪箭马掌马刺和贩马革粮草珠宝丝绸香料等为业。

马村的兴旺,地名也由此而被叫开。

《蚌埠市志》记载:“马村清真寺及其穆民是开发建设蚌埠的七户半之一”。 故而,明史《食货篇》载:“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那时马村属凤阳府管辖)。另外,明史还记载:[……洪武八年四月辛,太祖幸中都。(注:今临淮)冬十月子,命皇太子诸王讲武中都。][洪武九年十一月戊子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见明史太祖篇)。又《中国清真寺综览》载:蚌埠马村清真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陕、豫、鲁穆民李、钱、回、忽迁蚌,遂有寺院。

中国人的家国、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氏体现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承载着历史信息。

忽姓主要源出蒙古族和回族,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据调查:目前,蚌埠马村沟忽姓回族民众有400多人。他们祖上世世代代就认定,祖先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世祖皇帝忽必烈的庶支子孙。

再举一姓为例:

马村沟回族墓地的李氏墓志可为佐证:

《蚌埠马村沟李氏始祖国学公》碑文曰:“……溯我李氏,今日居蚌者不下数百户,考其始祖则皆系国学公一脉相传耳。“国学公于大明洪武中,由山西平阳地迁居来蚌,自营商务,兼营农业,购地筑室立业于斯,是为李氏之始祖。”所以,李氏来蚌聚居马村沟,也因为明以前马村即是回民的村落。

相传,朱元璋起兵濠梁,他的将士也多回族,盖因定远、怀远、凤阳一带回民较多。怀远常家坟的常遇春、花云和定远藕塘的胡大海都是回民。然而到了明末,怀远出现了杨督堂大规模排回事件,并明令从怀远到蒙城“永不留回”。这也就是常姓和荆山李姓回民迁居来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始建于明朝的马村沟清真寺,是蚌埠最早建立的清真寺。公元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军旗官李可朋竭力为寺理财置地,围立庭院,扩建殿堂。延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原有9间草房教堂、3间大殿及大门楼改建为瓦房。

该寺在光绪年间的掌教阿訇为李学谦,他曾到过山西、河南等地学习古兰经,颇有造诣,与当时寿县的梅天贵阿訇在皖北同享盛名。

1914年,马村清真寺李学谦长子李复初调蚌埠太平街清真寺掌阿訇位,马村沟清真寺由其弟李立三继任阿訇。1959年,赵长贵担任阿訇,赵去逝后由李宽容担任阿訇。该寺经费来源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靠出租土地,1949年后由生产大队支付,该村后改为蔬菜队,村民多以种植经营蔬菜为生。

布 局

1909年1月,津浦铁路南段,徐州——浦口段工程开工。

蚌埠古渡就此喧腾。淮河的浪花,轻轻地拍打着淮河堤坝。淮河岸边,为建桥运输各种材料的船只,首尾相连,桅杆林立,绵延十里有余;蚌埠集上那条由北向南的老大街,沿街突兀,搭起成行成排的工棚,住满了来自河北、河南、唐山、天津等地的建桥筑路工人。

建桥伊始,约两万名民工云集蚌埠,使昔日只有500余户人家的蚌埠集一时繁盛起来。

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贯通,通车营运。当第一列蒸汽机火车喘着粗气由北向南,轰轰隆隆地驶过蚌埠淮河铁桥,进入蚌埠火车站发出的的第一声汽笛,实质上就宣告了淮河岸边的蚌埠古渡乡集由此开埠。

铁路和淮河大铁桥为洋人所建,所以铁路又称“洋路”,铁桥称为“洋桥”。

对于渔村古渡的蚌埠集,这是个天大的福音。封闭、偏僻、落后的乡村环境和面貌将被击碎。

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关系,回民的迁居也往往投奔同族同教的地区,聚族而居。在全国也是如此,大的分散,全国20多省市都有回族居住;小的集中,在一地方集中在一起,例如蚌埠的马村、黄庄、大舞台、太平街等处。

随遇而安。蚌埠的清真寺由此得到快速发展。

太平街清真寺1914年应运而生。因马村清真寺距市区较远,车马交通不便,为方便居于闹市的回族穆斯林过宗教生活,河南周口籍旅居蚌埠的富商丁治甫,首提倡议,在闹市区域选址并资助建造该寺。

太平街清真寺建有大殿6间,讲堂3间。初聘请李复初阿訇任教长,主持教务。1941年,李复初去世后,至1948年,由李赞臣阿訇主持(李曾到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再后为马孝贵。1949年后,陆续由李越凡、周福祥、马明道、洪宝明、方素卿等主持教务。1957年冬,该寺归并到天桥清真寺。几十年间,该寺固定收入很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回族穆斯林李怀周将其曾开过隆兴牛行的28间草房(包括宅基地)捐赠给该寺,但房地产收入仍很微薄,大部分经费要靠回族捐款维持。1983年,由国务院宗教局拨款5万元翻建大殿183平方米,增建望月楼,总计修复面积348平方米。

天桥清真寺。1930年秋,张树元、杨官亭、白希昌、韩福林等穆斯林集资在八亩园福寿里(现津浦口大塘东侧)购地三亩一分,临时搭建了数间草房暂作礼拜场所,聘请白希昌、左汉明为掌教。这就是天桥清真寺的前身。

1932年,韩富兴、韩富林、张凤林和经商的杨慕唐、李捷升等多方集资募化,购置了位于华丰街东侧的瓦房三十间,也就是现在的天桥清真寺所在地,准备改建成上规模的清真寺,并为该寺取名为“河北旅蚌清真寺”。

黄庄清真寺。于民国31年兴建于黄庄。该寺所在地亦为蚌的埠回族聚居地之一,以鲁西南各县和河南等地迁来的回族较多。筹建者以当时的盐业搬运工人为主,代表人物有马玉德、马时新、沙恒珍等人。该寺于民国32年建成,有大殿1座,讲堂3间,并曾设有一个女穆斯林聚礼所。建寺初期,由何凤岗阿訇任教长,民国34年冬由其孙何国安继任,民国38年秋,改请李叔度任阿訇。1949年前,该寺经费主要靠募化捐助。1951年、1954年,分别由阿訇杨宗亮、沙孝言掌位。1957年,黄庄清真寺合并到天桥清真寺。1979年,该寺恢复,1980年由沙玉祥阿訇掌位。

清真女寺。寺有8间平房,于民国33年建于太平街清真寺对面的建安里。筹建、集资人为盖登科、侯金贵、田子铮、杨慕唐等,同时有女穆斯林多人到山东、河南等地募化基金。清真女寺建成后,教务由阿訇王师母掌位主持。每周前来聚礼的女穆斯林约50多人。1956年,因蚌埠回民小学扩建校舍,清真女寺让出,迁到胜利路新辟的寺舍,女阿訇为马崇真。1957年,该寺归并到天桥清真寺。1983年,在南山路太平街清真寺旁边恢复清真女寺。

际 遇

窥一斑而见全豹。

通过旅蚌清真寺、天桥清真寺的兴衰演变,可见其历史沧桑。

如前文所述,蚌埠的几处清真寺曾有过并寺之举。

蚌埠清真寺的建造及历经的并寺之举,折射出蚌埠码头文化的风云际遇和独特的时代烙印。

蚌埠淮河路天桥下的闹市一隅,隐藏着一座青砖灰瓦、飞檐挑角的古寺。匆匆路过,不难瞥见它玲珑别致的六角楼,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桥清真寺。

1911年,津浦铁路延伸到了这个叫蚌埠的小渔村。得水陆交通之便利,商贸兴盛,蚌埠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蚌埠码头迅速膨涨,大批津冀籍铁路技术人员南下参与施工,其中不少是穆斯林,他们来蚌后,深感过民族宗教生活十分不便,加之津冀人士和铁路家属来蚌定居和经商者不断增多,问题更加突出。 于是,有了河北旅蚌清真寺。

天桥清真寺民国12年兴建于天桥南侧的华丰里。在此之前,为筹集建寺资金,皖北一些旅居蚌埠的穆斯林穆子卿、杨映廷、买子英、朱寿亭、李幼三、朱少臣、黄绍武等人,曾分别到上海、南京、寿县、阜阳、亳县、奉天等地募化;马新斋、尚梦连、朱广勋等人亦建宰牛场,每宰一头牛收一枚银元用于资助建寺。资金系陆续募捐,寺院历经5年方建成。

前文说过,韩富兴、韩富林、张凤林和经商的杨慕唐、李捷升等,多方集资募化,购置了位于天桥南侧华丰街东侧的瓦房三十间,房产购买后,本打算尽快改建成上规模的清真寺。然而,就在穆斯林民众四处筹集资金之时,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8月,日机轰炸蚌埠,河北旅蚌清真寺所属的穆斯林,除已逃难离蚌者外,大多移居寺内,以求庇佑。他们在寺后院修建了简易防空洞,以躲避日机的轰炸。但是,当年秋,清真寺的南院墙还是被日机炸倒,多人受伤。宗教活动被迫暂停。 此后,河北旅蚌清真寺与华丰里清真寺改作“世界红十字会”所属的“第六难民区”,专门收容穆斯林难民。

1938年2月2日,日军侵占蚌埠,为保护乡亲父老免受日军杀害,经多次与日军交涉,将寺内的妇女和儿童转移到“天主教教堂”大难民区居住,以确保妇女儿童的安全。 直到1939年春天,市面相对稳定,清真寺才恢复宗教活动。由回国珍阿訇接任掌教。由于寺院被破坏严重,大部分房屋破败不堪,大家又重提建寺大事。并由商人杨慕唐主持,洪春和、龙志青、李捷升等乡老组成筹备组,筹划组织施工,1942年,经由杨慕唐、李捷升、田子铮等人募化和赞助资金,天桥清真寺扩建为一座较为壮观的清真寺。寺内有大殿9间,讲堂5间,寺西侧有一座三层望月楼。因参加宗教活动的多为天津籍的穆斯林,又被称为“天津寺”。

至蚌埠解放前,寺中掌位分别为阿訇回国珍、张二爷、刘七、王胡子、刘国祥。该寺事务主要由河北籍穆斯林管理。

耗资不菲的新寺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模式,建筑面积752平方米,整座建筑以礼拜大殿为中心,两侧为南北讲堂;男女沐浴室;大殿对面为对厅;大殿前有两百多平方米的院落,整个建筑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清真寺的大殿坐西朝东,明三暗九,砖木结构,底层青砖灰瓦,四角挑檐;内部屋架为花旗松方形叠式大架,结构牢固坚实。二层以上砌筑成六角形“望月楼”,有盘梯可以登上顶层,屋盖为木结构,伞形承托。大殿西外墙中置“照壁”一方,两侧各设门庭一座。“望月楼”正面从上至下,依次镶嵌着青灰色磨砖的圆形阿拉伯文“都阿”和汉文“清真古寺”、“化肇无极”横匾两块。 

当初,建寺历史被以碑文的形式清晰地记录下来,镌刻于大殿北侧。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寺名改称“蚌埠市天桥清真寺”。 1953年起,张文庆任教长。

该寺经费来源无固定收入,多靠穆斯林捐助。

杨慕唐生前奔走各地,为重建清真寺筹募基金,1956年,杨慕唐归真后,杨慕唐之妻按照其丈夫生前遗嘱,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幢楼房共15间捐出,通过收取租金供寺中教务支出。清真寺大殿的南侧,镌刻了杨慕唐夫人张朝真代夫捐赠房产的碑文。

1957年,蚌埠市推行“宗教改革”,合并全市其余寺院,只保留天桥清真寺,并改名为“蚌埠清真寺”, 成立了“蚌埠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为李少初,副主任为焦绍忱、杨运亭,总务主任为金文中。同时,蚌埠清真寺被政府指定为“开放寺”,可以接待外宾。1957年,全市的穆斯林不分教派,都聚集到蚌埠清真寺,来交还宗教功修,大家团结一致,不分彼此,十分融洽。 

然而,1966年,这座蚌埠清真寺首先遭到了“造反派”的打、砸、抢,寺内保存的经书等被烧,沐浴用品被抢劫一空,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往日的周五聚礼,阿訇宣讲教规教义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人声和机器的轰鸣。天桥清真寺被占用,并改作“蚌埠皮件厂”,阿訇被安排当了工人。为适应生产需要,还对寺房进行了较大改造,圣洁的礼拜大殿被改为生产车间,其余房屋成了办公用房。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蚌埠皮件厂”迁出,天桥清真寺才得以归还。

接收清真寺之时,满目凄凉,残砖破瓦。 历经岁月的侵蚀,古老的清真寺屋面多处坍塌、漏雨,墙体出现裂痕、下沉,有的还变了形,瓦片、外墙皮不时脱落,其它附属设施也是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不仅影响古建筑的观瞻,也威胁着进寺过民族生活的穆斯林群众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

1979年,恢复天桥清真寺原名,1981年,得以对饱受磨难的天桥清真寺进行维修,大殿内加装了两根承重柱子;1983年竣工,望月楼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屋顶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加高4米,尖顶上装饰了不锈钢新月标志,肃穆壮观。

新寺建成后,六角形的“望月楼”耸立半空,十分壮观,成为蚌埠的一景,往来南北的火车通过市区或淮河路天桥,一眼便可瞧见这座玲珑的建筑。 

望月楼的用途,与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密不可分。伊斯兰历是一种纯粹的太阴历,完全以月相为准,以日落为一天的开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与农历不同。每当新月出现时定为每月的一日,全年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有11个闰年,其最大的特点是不置闰月。因此,每年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封斋、开斋的起始,阿訇都要登高看新月,看到新月,才宣布开斋或封斋。望月楼因此而得名。

1982年9月,天桥清真寺伊斯兰教代表李少初赴北京参加中国赴沙特阿拉伯朝觐团,前往圣地麦加朝觐。

此后,天桥清真寺先后接待了来自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穆斯林,穆斯林留学生曾来寺访问,举行礼拜活动。 

2010年,天桥清真寺被蚌埠市政府认定为“蚌埠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家宗教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如今,古老的天桥清真寺依然回荡着恭诵古兰经的声音。每周五的聚礼日,都有100多名穆斯林来此礼拜,聆听阿訇的教诲。而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都会有约500多穆斯林汇聚在此,欢度佳节。 

天桥清真寺成为珠城古建筑中空间体量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也是迄今为止蚌埠市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内,坐西朝东的礼拜大殿高大雄伟。绿色的门窗规整秀美,磨砂玻璃上凸显着竹叶的纹样。圣洁的大殿内,铺着色彩明丽的拜垫。重修建殿时栽植在门前的两棵玉兰树,笔直的越过旁边的屋顶,并以它的高大、茂盛,见证着天桥清真寺的历史沧桑,诠释着珠城的风采与辉煌。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