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初,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孙起孟邀请了一部分法律工作者,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的问题进行座谈。从民建中央决定提出修宪建议,到3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补充建议案》在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并且于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代表正式通过了这一修改宪法的建议,为时仅一个月,但是这是民建中央为此开展的调查与理论研究分不开的。
民建中央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始终不断加强自身党派建设与理论研究。陈昌智主席在民建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总结的“三个与时俱进”、“六个基本价值理念”等重要理论成果,成为推动民建会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民建参政能力建设等重要理论成果。
一、加强民建参政能力建设是践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分析了当前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以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为扎实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民主党派,更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党派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用党的最新统战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最充分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带领、团结广大会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思想建设是加强民建参政能力首要保障
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保证民建的健康发展。思想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关乎全局,涉及根本,具有引领性。重视思想建设是民建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贯穿于民建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是提高会的素质、加强会的团结、实现会的政治任务的重要保障。引导广大成员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把思想统一到中共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切实提高会员政治素养,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
(一) 首要任务培养会员政治素养。政治素养主要是指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和政治水平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加强民建党派会员政治素养建设不仅是民建组织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需要。
(二) 培养会员政治素养是民建党派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能否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对于民主党派更是严峻的考验。这就特别需要加强民建会员政治素养建设,以期明辨理论是非,领导或引导所联系的群众,保持清醒冷静的政治头脑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 培养会员政治素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与挑战。民建作为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主党派,在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影响,优秀企业发展经验为其他企业建设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由于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党派成员当中出现了政治参与意识相对经济参与意识弱化淡化的倾向,又给民主党派怎样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加大了难度。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方面要及时地总结和探索党派新情况、新思维、新举措、新经验并概括提升为新理论;另一方面要用这些鲜活的新理沦去提高广大会员的政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言献策,进一步发挥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有效作用。
三、履职能力是加强民建参政能力建设重要基础
履职能力的与时俱进,巩固民建的参政党地位。民建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不同历史时期顺势而为,体现出独特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民建努力探索以经济界人士为主体的参政党履职规律,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加强民建作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民建党派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力量,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民建党派自身就组织建设、会内监督等方面严格考核,提高党派廉洁自律行为,唯有如此才可以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从思想、人才、特色、制度等方面着力,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全面提高本会自身建设的水平。
(二)民建党派人才荟萃,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是强国兴邦之本,也是关乎民建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切实加强领导集体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力度,注重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继续建立和完善联系基层制度,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界密切联系,是民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特点和界别特色,也是本会发挥参政党作用的优势。
四、完善民建党派理论体系是加强民建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支撑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政党要富有生机和活力,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建设。新时期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支持和帮助党派搞好自身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这些共同价值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实现民建事业接力推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在广大会员中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共同价值理念,并在新的履职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共同价值理念的时代内涵,将其不断发扬光大。目前,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陈昌智主席在民建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总结的“三个与时俱进”、“六个基本价值理念”等重要理论成果,并且不断丰富、完善民建组织建设理论体系。
但是现实中部分民建会员认为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执行的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共产党把握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因而党派就无须再劳神去搞什么理论创建和研究,这是犯了理论短视病。需知党派理论创立是党派政治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实民建党派的理论从民建党派诞生的那天起就产生了,并伴随着民建党派的发展而发展。民建党派只有靠正确的进步理论武装广大成员,才能统一大家的思想,从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更自觉地发挥其主动性。
基层组织和少数党派成员认为理论建设是民建中央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基层组织和党派成员只需要照章办事就行了,理论建设和探究与我们关系不大。当然也有受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不是认真学习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和理论,而是想在这个理论之外去另觅什么理论,特别是自觉不自觉地去搬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理论。综上所述,表明完善民建党派理论体系是加强民建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支撑,提醒我们进一步加强民建党派理论体系建设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