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行记

作者:张中新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258 发布时间:2017-05-24 15:35:57

今年四月初,正值春回大地、气象万千之际,我去陕北出差,公暇之余,在具有中国革命旧址博物馆之称的延安,我参观了众多的革命旧址。如闻名遐迩的延安宝塔山、王家坪革命旧址、清凉山革命旧址等,作为党派人士尤其对枣园革命旧址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从杨家岭迁此,后中央领导人陆续搬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都住此处。

园中千余株桃树、杏树生长繁茂,春花夏荫、环境幽静,在苍凉、茫荒的黄土高原之上,难得有此绿茵。毛泽东住在枣园北上院中间,有石窟5孔,为寝室、会议室、办公室、工作人员室,院内南角有一小亭,放着石桌、石凳,是毛泽东主席看书的地方,院正中一棵毛泽东主席手植的丁香树依然枝繁叶茂,散发着阵阵清香。

毛泽东主席在枣园居住期间,先后写下了《学习与时局》、《组织起来》,《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一系列光辉著作。

正是在这革命圣地枣园的窑洞里,我们民建早期领导人黄炎培老先生和毛泽东之间一席“政权周期率”谈话,至今震聋发馈,仍有现实教育意义。

1947年7月4日,正值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老先生当时作为国统区民主人士代表考察延安,就是在枣园的窑洞里,毛泽东接见了黄炎培先生一行。毛泽东问黄炎培延安之行有何感想,黄坦然说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当即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2012年12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座谈中,深情回顾了同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交往的情景,积极回应了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重提了毛泽东和黄炎培当年在延安“历史周期率谈话”。 习近平同志的这番谈话意义极其重大、寓意深远,既是一种鞭策和警示,更是一种高度自信和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

我静静的站在枣园的窑洞前,认真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就看见毛泽东和我们民建党派早期领导人黄炎培老先生就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正在坦承的交流。

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民主这条路上,步伐越走越坚实,道路越走越宽广。一直以来,共产党人是这么做的——不但要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还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十八大报告“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重要任务”中有两条——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民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共产党人已经找到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一条高度民主、帮助共产党人跳出兴亡周期率的光明大道。中国共产党和每一名共产党人,必须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