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临淮关

作者:程永生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8491 发布时间:2017-01-24 15:27:41

 

临淮关在我耳畔一直是个很响亮的名字,离淮南大约1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也没有抽空在网上搜查一下。2016815日接到邵卓敏的电话,让我到新锦江门前等候上省文史馆的车,去寿县考察。我们的车接近中午才到达寿县,一同到达的有张旭华、聂元安、孙绪论、郭学东、诸奇伟、邵卓敏等。原准备上午参观寿县博物馆改到了第二天一早,下午就到了临淮关,我便开始了一探临淮关。

20161211,我们民建田区八支部,或曰安徽理工大学支部,联合田区二支部,参观了小岗村之后,下午又在临淮关镇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临淮关,这便是我二探临淮关。一探与二探临淮关,事前都没有得到告知,没有来得及备课关于临淮关的知识,都是从引导我们参观的同志和同伴的讲述中得来的,都是些只鳞片爪,将它们联系起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事后的补课式搜索。

在汉文化中,关主要指险要地段的进出口,因此我国十大雄关大多沿长城和内长城布设,如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平型关、紫荆关、嘉峪关,友谊关坐落于祖国的南部边陲,武胜关为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的隘口,宁武关为山西三大名关之一,曾短暂地成为阻碍李自成进攻北京的屏障,娘子关位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是三晋大地的东大门。这些关大多依山或依山傍海而建,是施于自然关隘上的人工大门,可用于阻止外敌入侵,调节关内外的贸易与人员往来。

临淮关显然不是这样的关。它并不依山而建,而是临水成的。我国有两个濠河,一在安徽,一在江苏。安徽的濠河,也称濠水,山河,发源于凤阳县凤阳山北麓,在未到高陈家之前分为两支,以东支为正源,全长56公里。故濠河古代也称东濠水。西支称为唐河,经叹儿湾流至高陈家后汇入东支。两支合流后,经杜涧、陆家岗,折东北流,过陈家湾至临淮关,在镇东注入淮河。江苏的濠河原是南通的护城河,亦称东濠河。

濠水与淮河相交汇,构成一个Y形状,将临淮一分为三:临东、临西和临北。临东、临西属凤阳县临淮镇,临北属五河县临北乡。笔者今年与同事两次到达临淮关,当时被蒙在鼓里,现在弄清楚了,所到之处为临东与临西。具体地说,第一次是从临西进的,第二次是从临东进的。当时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导引的人都说到了临淮关,要么没有人提到、要么别人提到了自己没有注意,临淮关实际上是由临淮三镇构成的。我第二次探访临淮关时,见到的与第一次见到的大不一样,心里一直嘀咕,这也是临淮关吗?怎么与上次见到的大不相同啊?原来一次到了一个镇,怎么会相同呢?

 

第一次探访临淮关是从寿县出发的,先从城里抵达寿县东门,爬上城楼眺望了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下了城楼又观看了月坝。出城之后,我们的车先停在位于寿县正阳关的玄帝庙。玄帝相传为上古五帝之一,为黄帝之孙,姬姓,名颛顼,又名乾荒。玄帝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坐落在玄帝公园的西南,公园占地30余亩。庙宇大殿内供有玄帝等五尊铜像,是明朝正德七年铸造的,是难得一见的古代艺术精品。另外还有一块于2002年出土、载有明朝武宗皇帝饬令凤阳府铸造玄天上帝等神的圣旨的“圣旨碑”和一块载有《玄帝庙复修记》的碑。庙旁边有一片竹林,竹林旁边有一口千年古井。也许那竹林和水井都装有故事,但没人讲解,也就当作普通的竹林、普通的水井让游人事后炫耀一下他曾到此一游了。

离开了玄帝庙,我们来到了临淮关,车子停在一条比较狭窄的街道旁。街道两边都是店铺,有的正在装修,街道尽头是一座古城门,上面写着“凤城首镇”四个大字。当时并不理解“凤城”的含义,想当然地将“凤”与凤阳相联系,将“凤城”直接看成“凤阳”的也许不乏其人。第二次探访时,我们听临淮关的人说,当地曾出过两代马皇后(其实朱元璋和马秀英是在濠州完婚的,马氏祖籍为宿州),“凤城首镇”可能就指这件事了。有人认为,由于临淮关不但是寿县,也曾是凤阳府的第一大镇,因而就称为“凤城首镇”了。城墙顶部有不少的箭垛,远看似乎仍然是当年的模样。尽管城墙留有修缮的痕迹,但仔细看来古迹犹存。

引领我们到临淮关的那位先生给我们绘声绘色地介绍了临淮古镇当年的繁华和人们当年的生产生活声影。例如,当年整个镇只有一个澡堂,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洗澡。洗完澡,有人帮你修脚,有人不断地给你递毛巾把子。这样的日子,我也经历过。小时候,快过年了,父亲总要带我到余井街上的澡堂里泡个澡。他一讲,我立刻感到热腾腾的,蒸汽在头顶缭绕,真舒服!

过去还有茶炉子,为整条街供应开水。街民们花钱买几个竹木筹,拿着竹木筹到茶炉子冲开水。街上还有茶馆、理发店。他没有说,街上应该还有南货店、杂货店、豆腐店、肉案子、鱼市、柴行、竹木棚以及自由市场等。因为这些东西,不但在临淮关,在任何一个古镇的当年,例如我的老家余井镇,潜山县城梅城镇,都能看到。

又过了一会,引领我们的那位先生又来了精神。他告诉我们,过去街上有戏台,坐南朝北,以便让观众坐北朝南。大多上演热闹戏,据我的理解,可能是喜剧,即具有大团圆结局的戏,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喜剧,如《无事生非》者流。因为他后面说,如果上演禁忌剧,如剧中含有上吊的情节,得首先祭台,否则不可上演。搭台唱戏,甚至唱对台戏,我小时候看过不少,我在余井上小学的时候,镇上每年都要举办交易会,会场就在余井小学旁边。锣鼓一响,人就来了,过一会儿,演员就粉墨登场了。旁边有卖油条的,有卖烧饼的,有卖其他零食的,如果父母比较开通,给几个零花钱,就可以一边看戏,一边享受一下。

导引的介绍,虽然复活了当年生气勃勃的古镇,然而大多不是临淮关的专利,也不是时代十分久远的事,而和我们一起去的郭学东先生的介绍,真的涉及到了临淮关的特色。他告诉我们,临淮关过去是盐商集贸之所,那儿留有一个石墩,看上去像是柱石,实际上是秤砣。所以到了临淮关,一见到当地人,他就追问那个石墩,以便让我们观赏一下当年的秤砣。可惜,他问了几个人,都不知所以,估计那个秤砣只存在于某种记载之中了。

 

第一次探寻临淮关就这么匆匆结束了,脑袋里留下了许多碎片。这也很难怪。首先是在来临淮关之前,我虽然知道有那么个地方,对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风土人情,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片空白,考察结束后,没有任务在肩,也就没有搜索整理。第二次探寻也是突如其来的,但这次探寻由两位临淮镇领导导引,其中的一位长期在临淮镇工作,长期从事临淮关的历史人文研究,胸中布满了临淮关的大街小巷,过去现在。

我们的车从小岗村出发,路过月明湖湿地公园,过了板桥镇,渡过濠河,就到了临淮镇。到了镇政府,潘书记给我们介绍了临淮关。他的介绍很全面,年轻时我可以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就像当年手插在口袋里记录宋佩璋的报告一样,现在已经不年轻了,笔记记得稀稀拉拉。他说,凤阳是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

他的四乡之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字字可以坐实。凤阳出了个朱元璋因而是帝王之乡,凤阳花鼓原来是逃荒要饭的信号,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似舞近戏、非舞非戏的艺术门类,小岗村坐落凤阳,她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临淮关以盛产石英闻名,现在正在创办灯具厂。

他说,凤阳文化之根在临淮关。他的这句话也是可以坐实的。首先,临淮关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如濠梁观鱼、濠梁之辩、卑梁之衅等等;其次,朱元璋是从临淮关起家的,他和爱妻马皇后在临淮关结婚,朱允炆的爱妻马皇后是临淮关人。劝朱元璋到濠州参加义军的汤和是临淮关人,也是明代抗击倭寇第一人,戚继光抗击倭寇之事在汤和之后;第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凤阳县就是古代的钟离郡,而临淮关古代是钟离郡的辖区。

徐达是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汤和小时候曾经在一块放牛。元朝末年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次年被朱元璋封为左国相,1367年率军消灭了张士诚的割据势力,同年被封为征虏将军,同常遇春一道挥师北伐中原,次年攻陷北京,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

临淮关东边为老城区,中间为新城区,向南有一批高楼大厦,西区为凤阳开发区,有一半地域已划入了凤阳县城发展规划。他的这个介绍,为我们后来的参观指明了方位,参观老城区,眺望新城区和南边的高楼大厦。

临淮镇在发展建设中获得了许多荣誉,是全国科技千镇之一;被誉为千年古镇,与西递、宏村等齐名;名列最喜爱的乡镇第一名。全镇人口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万人,是城镇人口占比最高的城镇之一。沿淮河一带还有一些老城古迹,还有一些古城墙,但已经很少了。现在正在考虑搞旅游开发,准备以复古、造古、创古的方法,开辟一批景点。

潘书记还介绍了许多其他发展愿景,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划农业的发展,将中央各种支农政策整合起来,整合三项支农补贴,引进工业项目,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等。

 

领导介绍之后,进行了短暂的座谈。接着,就在导引的带领下参观临淮关。一路上,导引告诉我们,临淮也曾叫过“三牛镇”,意为“三牛镇水”,有防御水患之意。不远处的老塘湖为朱元璋返乡登岸之处,那儿有个圩叫御驾圩。原来曾有过东西两濠城,西濠城由于涨水被废弃了。

濠河上有座石桥,是600年前修建的,400年前又重修了,因为中间曾被洪水冲毁。石桥叫淮宁桥,是濠河的西入口。石桥有三个桥孔,可容三只帆船从桥下通过。现在石孔淹在水里,只能看到上面的一小部分。

导引还告诉我们,李宗仁血战台儿庄,第一仗就是在濠州打的。当时中国参战部队中有两个团,里面共产党员很多,在日寇的强大攻势下坚守不退,誓与濠州共存亡,结果全军复没。日寇占领濠州后,修建了不少设施。其中,日寇当年的军火库,现在用来存放抗洪抢险物资。

到了参观地点之后,我们先乘船从淮河观看临淮古城,实际上并没有看到完整的城墙,仅看到了砌在水边的墙基。墙基上也有几处矮房,间或有几处垃圾堆,湿淋淋的塑料碎片,探出半个身子来,滴答着叮叮咚咚。

几分钟后,导引带领我们登上了岸,放眼一望,满目苍夷,就像利比亚的阿勒颇一样,到处是断垣残壁,到处是碎砖瓦片。虽然间或有几间高矮不一的屋宇,但或前或后,或左或右,都是残留的瓦砾。也许是看到了我们有些扫兴,导引告诉我们,别看眼下一片荒凉,当日的临淮关和正阳关,都是盐商和其他商贾登临淮河岸的必经关隘,纳税开关,开关走人。

现在的街分为东大街和东后街,两街之间是过去的城墙。两街相互平行,但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沿着城墙的走势互相平行。东大街过去是商贸街,人称小南京,即朱元璋时期的都城,后来也有人称之为小上海。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色南货,各色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但本街街民,就连四乡八邻的人,也都赶到这儿来采买。节日假日一到,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如果将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等词儿用在这里,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东大街的路面铺的是清一色的麻色石灰岩,但导引告诉我们,它的下面是白色的石条,是富含石英的石英岩,人们称之为白玉街。但那是多少年前的老街,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街。老街原来是县衙所在地,是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后来又建立一条垂直于东大街与东后街的街,即后来的县衙街。

东大街与淮河之间,不时可以看到一条狭窄的巷道,从街道引出,穿过屋宇,通向淮河。导引说,这种巷道具有三大功能:排水、防污、洗衣。其排水功能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看到,街道对面的房屋下,不时会有一个一两尺粗细的排水管,将房屋的水排到街道,然后通过窄巷,排入淮河。其洗衣的功能也比较直观,街道两边的居民,可以通过窄巷到淮河漂洗衣衫。其防污的功能恐怕只能凭借想象了。

导引一边讲着,不时地停在某些有特色的建筑物前,叙说着当年的故事。例如,他在凤阳临淮职高的门前停了下来。他说,抗美援朝期间,那儿曾经是训练基地,也曾安顿过伤兵。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巷道,与窄巷一样,也是一个斜坡。我们沿着斜坡走到淮河水边,发现这正是濠水与淮河交汇的地方。当年的关不知道哪儿去了,但关的地势与基础建筑,如墙基仍在,估计再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仍然会屹立在那儿。

东后街是居民区,东大街与东后街之间的城墙,历经兵燹,早已不复存在,宽厚的墙基,成了各种建筑物的基础。这些建筑物,从东后街可以看到,包括矗立在墙基上的学校。

出了东后街,导引又将我们引上了一条新街。他说,上个世纪六十、七十、甚至八十年代,它曾是一条最繁华的商业街,店铺林立。年关一到,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年一结束,不少店老板,都得雇十几个人数票子。那时票面价值不高,一分、两分、五分,一毛、两毛、五毛,一块、两块、五块、十块,数得手指发麻。他说,那时他在镇上工作,其实他现在也在镇上工作,头一个月就拿了74块钱。真的不少!我197212月工农兵学员毕业,才拿37块钱,一直拿到1981年。毕业后留在安大进修,准备结业后分配到省内高校,一毕业就到指定的地方报到,按理说能领到半个月的工资,可安大硬是没给。

在返回的路上,导引又给我们介绍了临淮古城。他说,古城是椭圆形的,有六个城门,有大东关、小东关等等。但东西南北互不对称。他说,楚霸王项羽兵败之后曾路经濠城,所以也叫霸王城。然后叫司机将车停在毗邻临淮镇的板桥地界,带领我们看看古代钟离子国的遗址。

 

我们的参观结束了,我的二探临淮关也结束了,我们应该对临淮关将来的发展有所思考了。我想,两次参观,尤其是第二次参观,获取了大量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虽然领导和导引作了系统的介绍,但对我们来说,仍然是支离破碎的,要放到历时和共时参照系上予以拼接,也就是说,要竖看历史,横看当下,才有可能提出一点确有价值的意见来。

临淮三镇,东周时为晋国的钟离郡,元朝为濠州钟离县,明朝设濠县,属钟离府管辖,后改为凤阳府,县衙坐落在临东,即濠水东岸、淮河南岸。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秋七月由于洪水与地震,临淮县城区的东偏南方向的护城河、城墙与部分街市陆沉。清乾隆年间,废临淮县,改称临淮关,隶属凤阳县。1949年刚解放之际,设立了临淮市,1950年遭受洪灾,撤销了临淮市,将临东、临西并为临淮镇,隶属凤阳县,临北镇隶属五河县。

临东镇及南郊,位于濠河下游,地势较高,地下主要为花岗岩,蕴藏石英水晶,有钟乳石、麦饭石、滑石、石棉、铁矿石等伴生。水流到下游,河床升高,有巨石如梁绝水,故古代称之为濠梁,濠河也因之被称为石梁河。由于石梁绝河,临淮关的西南就有了许多被称为湾的湿地,如尹家湾、王许湾、余湾、东刘家湾、陈湾、朱家湾、徐家湾、西刘家湾、四湾、唐家湾、姚家湾、雷湾、陈家湾等。洪水爆发时,濠水难以越梁入淮,便滞留在低凹地带,形成濠河洼,亦称老塘湖。

濠梁,也就是临淮关,是历史文化名城,东周就建有钟离郡,春秋时期,吴国有向北发展之企图,曾与北方诸侯在钟离会盟。老塘湖边有一高地,名曰“观鱼台”,而“濠上观鱼”为凤阳八景之一。濠水至今仍可见鲦鱼群游,这种鱼比较小,身体细长,银白色,有侧线紧贴腹部,甚是可爱。

此鱼亦称“参子鱼”,意思是,它们参拜庄子和惠子。这便引出了另外一个故事即“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即庄周和惠施,都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既是好友,又是论敌。一天他们在濠水边观赏鲦鱼。庄子说:“鲦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子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为此,宋代人李唐画了一幅《濠梁秋水图》,原藏于故宫博物院,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卑梁之衅”是发生在临淮关的由一片桑叶而引发战争的历史故事。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边境城邑钟离相毗邻。一天,卑梁的一个女孩和钟离的一个女孩一起摘桑叶发生了口角,两家大人赶到,大打出手,结果钟离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守城长官带领大兵扫荡钟离。楚怀王接到钟离遭攻击的报告,遂调兵占领了卑梁。吴王僚对楚国觊觎已久,见时机已到,立即派公子光率大军进攻楚国,占领了钟离和居巢两个重镇。因桑叶而引起的这场争战,后来被称为“卑梁之衅”。

临淮及临淮附近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霸王城、钟离子国遗址、淮河旋珠、钓台春涨、浮桥烟锁、淮宁桥、广运桥、马滩、城隍庙、开元寺、南华楼等。

京沪铁路、307310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南洛高速公路入口处仅7公里,到蚌埠仅10多分钟的车程,淮河仍被视为黄金水道。临淮镇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临淮关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村庄集镇化”的发展目标,建设新临淮。引进了纺织服装、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等建设项目,兴建了文化广场、文化综合楼、垃圾中转站等。蘑菇种植、蔬菜大棚、水产畜产也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正按照“安徽省旅游乡镇”的目标,依据“创新与改造同步、扩容与提质并举”的建设思路,规划了一个8平方公里的凤阳中小工业园区,在园区内新开两条总长约4000米的大道,开发了总长约4000米的两条新商业街,建成了淮河文化广场、临淮村农村新农业建设示范村等。

 

通过一探临淮的走马观花、二探临淮的下马看花,我们看到临淮关既面临众多的机遇,也面临众多的挑战。首先,临淮关曾是兵家的关隘也是交通运输的集散地。在汽车火车还没有出现于中华大地之前,我国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运。因此,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淮河当然是黄金水道,沿途集镇也都是沿淮的明珠。当此之际,尤其在冷兵器时代,临淮关自然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云集之所。后来,公路铁路逐步在中华大地上推广开来,水路运输从独占鳌头变为与陆路交通平分秋色。这时的临淮关仍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现在,临淮关已经不再是现代战争的关隘了,一旦水路运输大部为陆路运输所取代,临淮关昔日的区位优势,实际上正在渐渐的丧失,作为盐商的集散之地与盐务管理部门的收税之所,已不复存在。

其次,临淮关吸引游客之处,在古代主要是濠水,它既是钓鱼台,也是观鱼台,其实也是观水台,现在其钓鱼观水效用已经式微;而霸王兵败、卑梁之衅、濠梁之辩等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仅时隐时现于口头笔端;钟离子国只见几处荒丘,濠梁古城的六座城楼也只存在于导游的指点所向的远方,只有石梁绝水依然康健。

第三,从导引和领导的介绍中,我们很难辨清临淮镇有哪些特产,例如具有临淮特色的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果蔬产品、养殖产品、中医中药产品、皮毛产品。我们的总体印象是,临淮有特色的产品不多。与之相对应的是,临淮有特色的建筑也不多。

第四,东大街与东后街之间的古城墙,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描述的,整体上是满目苍夷,在临淮沿岸,也没有见到大型的或较大的港口。

当然,两次参观期间,我们所接触到的临淮镇的领导和人民,都是实干的,勤劳的,富有进取心的,善于思考的。他们熟悉临淮镇的历史与现状,熟悉现代发展路径,熟悉现代发展节奏。临淮镇的领导和人民正面临着新的建设任务,如建设旅游城镇、特色农业、工业园区等。

将临淮关建设成旅游城镇,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发展旅游业不是单纯地建设几个旅游景点就可以济事的。旅游,一要靠旅游景区在一定范围内的声望,如黄山在全国、在安徽省那样的声望;第二,要靠周边的旅游环境,如西递和宏村都在黟县,彼此比较靠近;它们与歙县老街、黄山、太平湖、绩溪、江村、婺源等旅游胜地也比较靠近,不是孤立的旅游景区;第三,旅游景区要有自己的特色,如黄山以山胜,太平湖以水胜,千岛湖以水、以岛胜;小岗村、金寨以红色旅游胜;大寨、红旗渠等以红色典范胜,韶山以名人毛泽东胜,马鞍山以名人李白胜,而且故居与其他相关建筑犹存;第四,旅游景区要有相当的基础设施垫底,尤其是高铁、高速公路、飞机、轮船等便捷的现代交通;要有配套齐全的餐饮、住宿、休闲设施;要有配套齐全的会馆、会展中心等;第五、旅游景点所在地要有比较发达的经济、人文、社会基础来烘托,等等。

当然,可以人为地建设几个景点,但如果其他条件不太具备甚至不具备的情况下,往往是投资大收效微。例如,有一次,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参观,每到一个景点,导引就告诉我们,这项设施投资了多少个亿。过了一会,有位先生问他那个旅游景点一年收入多少亿,几年能收回成本,只见他羞涩地一笑,就像一位年轻姑娘听了一位帅小伙讲了一句略带荤味的话那样,然后就缄口无语了。

重新建设具有六个城门的濠城?重新建设钟离子国?重新建设朱元璋返乡登岸的港口?重新建设义军当年的营盘?然后组织一批演出人员,像开封枪挑小梁王那样、像东京梦华那样、像清明上河园那样复活当年的繁华?

在临淮发展特色农业,也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没有参观现有的蔬菜大棚,但我们看到,在钟离子国的遗址旁,土地非常肥沃,但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之后,田里的水无法排干,因而无法播种小麦、萝卜、油菜之类的作物,而是白白地荒在那里。我们不无遐想地设想,那儿也是一个小湾,是石梁绝水造成的,许许多多的其他河湾也是这样,由于石梁绝水,只能种一季水稻,而且有些地方很可能还是靠天收。洪水一来,水稻被淹没;洪水一退,又重整旗鼓。如果蓄洪时间较长,连一季水稻也将付诸东流。

诚如此,可将石梁凿开。一方面,可借以开采石梁中的矿物资源发展工业;另一方面,可将大大小小的河湾变成千顷良田。还可以在石梁那儿修建拦河大闸,用以调节濠水流入淮河的水量。诚如此,可将大大小小的河湾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于水产养殖,一部分用于种植莲藕、菱角兼养鱼,一部分用于种植水稻兼养鱼,或种植水稻兼养鸭,或种植两季水稻,或种植稻谷与小麦等。在此基础上,可发展特色鱼类、特色莲藕包括特色荷叶、特色菱角、特色水稻与晚秋作物等,逐步形成规模,借以充实临淮关的内涵。

临淮镇的工业园区我们也没有参观,但我们也可以不无遐想地设想,可以建设一个像亳州那样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像义乌那样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或者其他别的什么集散中心,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逐步发展成在一定范围内,如在安徽省内、在江淮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或屈指可数、或不可替代的中心,借以充实临淮关的内涵。

可以小岗村的建设为典范,与省直机关相挂钩,争取得到像省财政厅那样的省直机关的对口支持,争取他们派出向沈浩那样的干部,到临淮镇担任书记、镇长之类的要职,以推动临淮镇的发展,使临淮镇的发展逐步纳入省市县的发展规划,跟随省市县的发展同步发展,逐步使临淮镇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

力争将临淮镇的建设纳入凤阳县、滁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发展规划。为此,可组建一个由3-5人组成的参谋班子。他们的工作,一是专门收集凤阳县、滁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规划草案;二是专门研究临淮镇的发展态势,制定发展规划草案;三是协助镇领导挑选出可纳入省市县乃至全国发展规划的项目;四是对可纳入省市县乃至全国发展规划的项目,进行精加工,以提高其入选率;五是研究纳入途径,规划纳入步骤,实现纳入目标。

 

                               

 

(作者程永生系原民建淮南市委主委,原安徽理工大学英语系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