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建在政党协商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作者:民建安徽铜陵市委 张启政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0993 发布时间:2016-12-14 09:22:38

   2015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对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保障机制做了具体的规定,推动政党协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其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规定,完善了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的制度,健全了政党协商的保障机制,确保了政党协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民主党派深受鼓舞。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民建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作为政党协商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必须以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目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协商能力,才能为政党协商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担负起加强和完善政党协商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方向,是加强和完善政党协商的前提。

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民建不懈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是民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和理想的正确路径。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是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加强政党协商,首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政党协商的过程既是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意见建议的过程,也是使民主党派了解和接受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过程。民建要积极引导广大会员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协商的领导,继续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会员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加强对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自觉做到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使政党协商依法开展、有序进行,使和谐政党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使协商民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二、找准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位置,更好地履职尽责,是加强和完善政党协商的重点。

积极利用专题协商、调研协商等政党协商形式,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认真思考提出真知灼见;在协商过程中,说真话、建诤言,通过深入而坦诚的协商出办法、出思路、出共识。民建中央层面积极参加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与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约谈活动,认真落实党派中央与中共中央书面沟通制度和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诉求,负责任地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民建地方组织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推进政党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建要站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在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的立、改、废、释过程中有所作为。要全面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协商会、座谈会、政协提案等各种途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参与到国家机关的立法、决策协商中,就决策方案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或提供选择方案,使决策更具科学性,更能够反映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民建作为参政党的协商议政能力,是加强和完善政党协商的关键。

民建要始终坚持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一如既往地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抓好《实施意见》的学习贯彻,增强广大会员的政党意识、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要加强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论研究,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参政议政的高度和深度。全面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凝聚广大会员智慧,发挥整体优势,拓宽参政空间,提升协商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聚人才、抓培养、提能级,打造一支综合型、高端化的协商人才队伍,为民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选好切入点,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要继续在做实、做深、做精上下功夫,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花更大气力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翔实可靠的资料,注重研究论证,增强建言献策的实效性。

四、发挥特色优势,扩大参政议政成果,是加强和完善政党协商的根本。

长期以来,民建作为参政党,为我国的协商民主和科学决策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近年来,民建中央以中央重点调研专题、民建中央领导研究成果、民建省级组织成果征选、民建中央专门委员会研究成果、民建基层支部建议材料、定点定向提案素材、平时搜集的社情民意等方面作为基础素材,向全国政协提交的参政议政成果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如:2013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41件提案,集中反映的内容有:关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关于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等。有一些提案涉及到国家战略性、全局性问题。还有的提案关注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14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40件提案,主要内容分为5大类:一是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二是破除壁垒、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关于“三农”问题;四是改善民生和加快扶贫开发;五是资源和环境保护。2015年,就如何应对新常态下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缓解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如何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如何扩大对外投资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如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扶贫攻坚任务等热点问题,民建中央举全会之力,紧扣时下热点,深入调查研究,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了39件提案,内容相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二是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依法治国方面;三是民建的传统优势金融改革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四是民建持续跟进的职业教育、扶贫问题、科技创新方面。2016年,根据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民建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38件提案,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关于优化供给体系、尽快化解过剩产能、重视和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等多件提案。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筹划全局,作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方针。深入领会“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适应政党协商对参政党协商议政能力的新要求,继续打造具有民建特色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精品和亮点。要立足民建参政议政优势领域,积极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要举全会之力,集全会之智,整合优化人才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专门委员会作用,加快建设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参政议政平台,充分发挥全会的整体功能。特别要保持和弘扬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协商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