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引导和培养

作者: 民建淮南市委 段昌富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9863 发布时间:2016-12-14 09:20:1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上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出现了一批有一定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有了一支不小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从当年仅仅是“允许存在”的散兵游勇,如今成为人数众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阶层。主要包括私营企业主要出资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民营企业家”、“老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积极力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他们与党同心同德,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和生命自然规律双重作用下,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正面临着企业转型期和领导更替期的挑战,一部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已经或正在将企业经营管理的接力棒交给年轻的一代传承;一些自主创业的80后企业家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非公有制经济新生代人士,主要包括私营企业的继任者和新的创业者等,也就是所谓的“富二代”、“创一代”,他们开始慢慢走上历史舞台。

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普遍接触了较多的现代文化知识,他们的教育和物质成长环境比较优越。他们是在良好的社会发展总体环境和比较优越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长大的,知识面广,有较充分的专业知识准备,观念较新,这些新生代企业家有着和其父辈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但是,他们与老一辈相比,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盲目自负,只知道自己有钱,却不知道钱从何来,只知道怎么“炫富”,不知道如何“创富”;有的认为我是“子承父业”或是“白手起家、吃尽苦头”,漠视社会责任,感恩社会之情缺失;有的不思进取、满足现状,不注重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自古有“富不过三代”之谶,“家有千金,坐不垂堂”之诫,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以上这些发展成为家族式企业的“通病”,连累整个民营企业家群体被打上“差评”,甚至影响社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就不是经济问题那么简单了。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就是让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财富来源于父辈和个人的艰辛拼搏,改革开放是最大机遇,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最大红利。企业发展来之不易,财富积累来之不易,大好局面需要倍加珍惜。有了钱,生活当然可以有质量,但更应该有责任,把钱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实体经济、投入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这12字要求,就是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引导的基本方向。具体来讲,爱国,这是作为合格公民的神圣责任。敬业,这是发展企业、成就事业的基本保证。创新,这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诚信,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守法,这是依法治国对民营企业家的基本要求。贡献,这是民营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好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呢?一定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把“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秀建设者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开展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培育工作,引导他们转变发展观念,更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1、成立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从政府公共管理的高度认真研究新生代培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和工商联牵头负责,组织、财政、税收、群团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职责明确的培育新生代企业家的工作责任制统战部注重宣传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宣传工商联工作、宣传统一战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所做的工作,进一步增强统一战线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培养一支优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工商联指导成立青年商会以及新生代联谊会等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教育培养,引导青年企业家互相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2、建立健全制度,构筑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和完善由统战部牵头,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进行综合评价的制度,在政治安排、扶持优惠等方面合理有效运用评价结果,从而促进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针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灵活设置培训的时间和方式,制定专门的教育培训计划,确保他们坐得下、听得进、学得牢、有成效,切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三是建立与部门合作机制。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工作,牵涉党、政、群各个系统。工商联牵头建立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培育工作的合作机制,组织、宣传、文化、工青妇、工商、环保、安全生产、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寓培育工作于业务管理中,形成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培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四是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针对社会公众对于新生代企业家的片面认识和不良印象,必须逐步完善新生代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健全企业社会和自我约束的立体监督体系,做到“内外双修”。(1)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应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做到以身作则,决不能搞“特殊化”;要注重机构约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构成的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决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避免因年轻而产生的独断专行或意气用事等情况;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职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对新生代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进行政治、政策和决策等方面的监督,促使他们诚实合法经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2)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使企业运行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使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始终处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真正做到合法经营;要注重道德约束,引导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逐步建立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资信等级制度,积极引导他们讲信用、讲信誉;要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敢于曝光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并及时加以制止和改正。

二、开展教育引导,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要高度重视培养优秀企业家人才, 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创业创造的现代企业家群体。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 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提升他们作为企业接班人的综合素质。

1、加强教育培训规划。要把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培训纳入整个企业家队伍教育和统一战线人才培训的整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做好教育培训计划。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有条件的大学里可以设置企业家学科,培养企业家人选;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党校建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训基地。

2、拓展教育培训手段。基于目前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出生、专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状况,应该转变原来传统的简单说教模式,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对他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企业内座谈研讨、企业外讨论学习;海外研究考察或出国留学深造;组织新生代赴国内知名高校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设立企业家论坛或企业家沙龙、青年企业家俱乐部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选派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到政府部门、特别是艰苦地区的政府基层部门以及一批机关年轻干部进入民营企业的短期双向互派、体验式挂职锻炼的方式,激发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和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经营企业的基本能力。

3、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培训应突出三个重点:(1)加强自我教育,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教育,主要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他们的头脑,增强他们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义利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经营好自己的企业,作出自身的贡献。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也应该努力做到: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生产经营;打破家族治理,广纳人才;致富思源,克服“小富即安”心态,积极回报社会;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研究开发头脑的“创二代”;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加快知识更新,增强经营管理能力。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应是经营管理的专家、相关知识的通才。因此,作为民营企业家的联系服务部门,统战部和工商联等应主动地组织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现代企业家所必需的高层管理知识,在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也应增加相关的内容。作为新生代企业家个人,则可以利用自身文化层次高、精通网络技术等优势,注意关注当前世界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最新的管理经验,及时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和管理能力提升。(3)重视法规教育,增强政策应变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还应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增强的法制意识和应对利用政策的能力。

三、完善政企沟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构建优质的联系服务机制,不断畅通新生代企业家的诉求渠道。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作为一股新兴力量逐步走向了市场经济的前台,如何加强与这部分人的联系与服务,如何畅通他们的利益诉求渠道,如何加快他们的健康成长,政府是责无旁贷。

1、切实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努力为他们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内容、有台帐,通过密切联系,广交深交新生代中的重点人物,通过座谈、走访、网络交流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动态,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表达正当的利益诉求提供畅通渠道,并努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把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团结在党委和政府周围,逐步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快他们的健康成长步伐。

2、着力联系好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及中介机构, 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市场、技术、商品等信息,使他们耳聪目明,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科技、融资、信贷、担保、知识产权保护及省级相关计划的申报等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发展生产、搞好经营,把培育工作寓于他们的经营活动之中, 使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不断增强对统战部门的认同感, 加快他们由普通的非公经济人士向代表人士转变。

四、引导回馈社会,点赞先进人物典型。

1、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必须切实承担起企业家的职责和使命,把发展企业、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当作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把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评选表彰和政治安排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做大的同时,也引导他们不忘社会责任,竭力回报社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大力支持慈善帮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引导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也可体现他们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

2、做好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正面形象的宣传,帮助他们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尤其是通过宣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代表人物先进事迹,如通过网站、报刊、杂志及其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涌现的先进民营企业家典型,如邀请民营企业家走进演播室,以访谈的形式,讲述企业和企业家的创业发展历史,宣传企业家的艰苦奋斗历程,如组织召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组织专场文艺演出,举办专题征文比赛,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和非公经济人士先进事迹,展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塑造他们的新形象,逐步创造有利于发展非公经济的社会氛围。

五、选好代表人士,加大政治安排力度

政治安排是培育新生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有力手段,真正起到风向标、航标灯的作用,会引导、带动更多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因此,要在多种教育引导的活动中, 发现一批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中的优秀分子、代表人士,根据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和热心工商联工作的标准,通过适当的政治安排,特别是省市县各级工商联、工青妇、人大、政协及劳动模范评选等方面,应适当增加相应的名额和比例, 积极发挥政治激励引导作用,让他们认同统一战线组织,充分展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影响、在荣誉上有体现,鼓励、支持、激发、调动所有非公经济人士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积极性。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引进来”“走出去”等这样的大环境新形势下,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业领域和发展地域极大地拓展,年轻一代企业家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担当重任。而引领非公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创业者健康的成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结构优化,有利于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更好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凤凰涅槃。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