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斯兰文化本土化在淮南市的体现及意义

作者:民建淮南市委 崔小红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8334 发布时间:2016-12-13 14:55:21



    一、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内容、地位

伊斯兰文化,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西亚、中东和北非。横向比较,相当于中国的初、盛唐时期。至公元10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辽、西夏等国并存的时期,它基本定型,趋向完善。

伊斯兰文化以伊斯兰教为灵魂,由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突厥文化融合发展而成。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为一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进而形成多学科、立体化的知识形态和体系。

阿拉伯人固有的语言、文字、诗歌、谚语、星相、音乐等等,共同构成伊斯兰文化的基料。此外,中国的四大发明,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学,波斯的文学,印度的数学等等外来文化,是构成伊斯兰文化的辅料。

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组成了世界五大文化体系。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二、伊斯兰文化与回族、清真寺的关系

   1、回族的产生 

在历史上的亚洲,中、西部地区是很多宗教的发源地。先后涌现了拜火教,基督教等等十余个教派。伊斯兰教就是继这些宗教后,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建。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顺从真主安拉旨意的人,阿拉伯语叫“穆斯林”。

伊斯兰教经过各种争斗在亚洲西部的部分阿拉伯人中传播开来,又以战争的方式把触角伸向了东方的一些小国和部落。

阿拉伯人对于高度发达的波斯和亚细亚文化采取了破坏性态度。无数精致的艺术珍品被销毁。很多壮丽的宫殿和城市被毁为废墟。无数的文学、歌舞音乐、科技文化等书籍被焚毁。通行于波斯帝国和部分中亚国家的波斯语被禁用。总督屠杀了成千上万名坚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波斯人。

公元7世纪中叶。时值中国的初、盛唐时期,大唐世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尊重边族风俗,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达到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此,有很多波斯和中亚各族人为了逃避阿拉伯穆斯林军团的迫害,东来进入大唐。

他们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这是比较早期的回族先民,还只是中国本土的侨民。他们在长安和洛阳等地建立了大量的拜火教等寺房,围寺而居,以经营酒店餐饮业为主,形成较早时期的回坊。

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最终于元末明初形成了回族这个民族共同体。

2、回族何时开始信仰伊斯兰教

唐、宋和之前的回族先民中基本上没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回族人中推行伊斯兰教。于是,回族人的大量宗教寺庙被改称为伊斯兰教的教堂。

回族人历来尊重的“阿訇”(波斯语:学者,是与伊斯兰教无关的称谓)得以保留和使用,但实际上变成了伊斯兰教教长的性质。

从此以后,回族人中的宗教人士开始用中亚波斯语调去诵读阿拉伯语经文,回族大众开始用本民族古老的风俗传统去接触伊斯兰教。

朱元璋同时对回族强制推行汉化政策。自此回回人大量改用汉名汉姓,以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这是回族最后形成的标志。

3、清真寺的作用

因为回族的先民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绝大多数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穆斯林”在中国,特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

穆斯林和其他宗教徒的区别在于要履行伊斯兰教的五功——念经、礼拜、斋戒、天课、朝觐。这五功的完成需要一处场所,就是清真寺。

清真寺的称谓有个变化的过程。唐宋时期称为“礼拜堂”等,元代以后称“礼拜寺”等,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改称为“清真寺”,沿用至今。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

4、伊斯兰文化与回族、清真寺的关系

共同心理素质是回族形成的首要因素,伊斯兰教是形成回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酵母。

伊斯兰教是回族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回族的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制度、伦理道德观念都受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

伊斯兰教关于婚丧嫁娶、饮食禁忌的各种规定成为回族人民严格遵守的风俗习惯,宗教节日成了民族节日。共同的宗教意识产生了共同的宗教感情,共同的宗教感情又转化成回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

   清真寺为这种民族情感的培养提供温室。      

   三、如何理解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

根据前文可知,从伊斯兰文化进入中华大地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地与中华文化发生着碰撞、磨合、走向融合的过程。特别是面对强大的、有生命力的本土宗教和文化,外来宗教和文化往往采取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来应对。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也不例外。

伊斯兰教中国化有成功的先例。历史上,中国穆斯林学者通过“以儒诠经”、经堂教育等方式,完成了伊斯兰哲学本土化的过程。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使伊斯兰哲学与中国哲学这两大相互独立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回回经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得到最佳的融合与沟通。

经堂教育、“以儒诠经”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大中国穆斯林对中华文化的某些偏见,进而也加深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使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民众基础。     

   四、伊斯兰文化本土化在淮南市的体现及意义

1、伊斯兰文化本土化在淮南市的体现

  伊斯兰文化多方位、综合性很强。它与普通民众发生息息相关的地方,集中体现在饮食方面,丧葬方面,婚姻方面,宗教活动等等方面。

    而宗教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清真寺,所以伊斯兰文化在淮南市的本土化,首先表现在清真寺的结构造型方面,有明显的汉化特征。传统的清真寺圆顶穹庐,讲究天圆。但是本土的清真寺根据所在区域,所紧密联系的信徒的情况各有不同。

   如谢家集区的赖山集清真寺。它是淮南市最早的清真寺,它的建筑与众不同。吸收了南北建筑风格,集伊斯兰风格与中国宫殿式于一体。纹饰在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略带伊斯兰文化。它的门楼采用庑殿顶,飞檐翘角,庄严灵动。庑殿顶在中国各类屋顶中,级别最高。明清时期,只有皇室和孔子庙宇才可以使用。赖山集清真寺的门楼采用庑殿顶,估计与晚清回族爱国将领杨岐珍密不可分。

杨岐珍,道光十六年(1836)出生,回族。清光绪十年 ( 1884),中法爆发马尾海战。杨岐珍率部殊死一搏。重创法国战舰。后升迁至福建水师提督。官从一品,成为封疆大吏。他于朝廷的重要性,以及他如朝为官多年,汉文化自然对他产生影响。建筑式样也是阶层的标志。在他出资修建赖山集清真寺时,自然会把标志身份的建筑格局体现在清真寺上。

又如李冲清真寺,据考证,它始建于明朝末年。在它旧大殿门口两侧的石柱上镌刻着“寺倚青山遵古道,门迎绿水涤心田”的古楹联。这就是在借鉴汉族传统的诗书文化。借鉴楹联形式上的对称之美。

其他方面本土化的体现也可以看见。

    2、伊斯兰文化本土化在淮南市的意义

中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伊斯兰文化中国化需要一种自觉的意识去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是新时期党中央面对新的问题,根据宗教自身的规律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宗教也一样,任何宗教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必须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宗教必须为社会治理服务。

中国伊斯兰文化不仅是中国穆斯林的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中国穆斯林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想观念。这种生活的方式和理念,虽然深入这个群体的血液,但必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进化。必须适应所处时代的主流思想文化和民间风俗习惯。

伊斯兰文化本土化,可以有效服务于当前中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民族的生活品质。

    3、理解民族宗教政策的几点说明

首先,必须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不要忽视几个关键点:

    一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是支持和鼓励发展宗教。

    二是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信教群众首先是社会公民。

    三是绝不允许任何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

其次,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依据伊斯兰经典,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阐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解经讲经过程中得到培养、弘扬。这就给伊斯兰学者、宗教教职人员,尤其是在基层与穆斯林大众直接接触的阿訇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必须遵循、尊重不同地域伊斯兰文化的特异性。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会、相互补的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与“去中国化”、“逆本土化”倾向,与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都是格格不入的。

一千三百余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历经沧桑,耗费了无数仁人志士、伊斯兰学者毕生的精力和智慧,成就了今天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宝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吸收新鲜养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