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更是统一战线发挥优势、服务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服务“十三五”规划的贯彻实施,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彰显自身价值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征途上,我们必须继承和运用好统一战线这个“传家宝”,深入研究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整合统战部门、统战系统、统一战线成员的资源力量,为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推动落实“十三五”规划实施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统一战线要发挥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做实凝聚意志、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工作。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统一战线服务“十三五”规划行动。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深刻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一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统一战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学习贯彻,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保持统一战线的正确发展方向。二是要深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外人士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三是要引导党外人士在参与意识形态工作中凝聚共识。支持党外人士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正面发声,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网络人士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中央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判断和重大部署,有力批驳唱衰中国等错误论调,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服务“十三五”规划实施中实现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一是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权益保障和矛盾化解机制,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诉求表达功能。二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三是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三、深刻理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优势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内在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统一战线汇聚各方人才,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产业发展、创新创造、城镇建设、扶贫攻坚、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各项任务上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统一战线联系各界人士,引导大家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统一战线引导各自代表的界别群众,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需要统一战线加强民主监督,帮助各级党委查找工作不足,既有效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又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独特优势,服务“十三五”规划实施
1、要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殊优势
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围绕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实施等重大部署献计出力。支持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协商特别是政党协商,搞好合作共事。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民主监督,探索开展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各级党委要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着力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对民主党派反映的履行职能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积极创造条件。
2、要更好地团结和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干事创业
继续做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鼓励和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把握方向、找准定位,把联谊会建设成党外知识分子学习交流的园地、建言献策的品牌和服务社会的平台。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媒体从业人员等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展现和传递正能量。抓好留学人员这个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成立有关社团、组织,搭建聚集留学人才的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要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二是要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三是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深入企业面对面、点对点把脉问诊,切实解决“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评选先进、树立典型,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对做出一定成绩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给予适当政治安排。各级党员干部在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触中,既要满腔热情、搞好服务、广交朋友,又要守住底线、严明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