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讯(《祖国》全媒体记者 邰蔚 北京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立刻接过话头:“你作为基层做这项工作的同志,有这个责任感,非常值得钦佩。希望你能够发挥带头作用,咱们一块努力,把这个事做好。我们的食品安全无论生产还是管理,与百姓期待还有差距,不用讳言。从生产到监管都是我负责,我感到压力山大啊。不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进步是无可比拟的。”这是3月5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安徽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再谈食品安全问题时,汪洋副总理对他的肯定和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表态。
坐在赵皖平对面,与代表们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认真听着他的发言。这是赵皖平第二次面对面向汪洋副总理作报告发言。去年两会期间,赵皖平曾就“杀牛倒奶”问题发言引起汪洋副总理及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在阅读《祖国》杂志
打通农业安全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
赵皖平告诉《祖国》记者,要管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要加强源头治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重点加强对国家禁止、淘汰、限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组织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一段时间以来,农产品抗生素残留话题备受关注。赵皖平认为,我国农产品抗生素残留指标总体上与欧盟差不多,但是有的指标确实达不到,抗生素超标与我们的养殖水平有关。其次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覆盖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农业标准体系。赵皖平建议:“要加强基层监管,打通农业安全质量监管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国家从上到下都很重视食品安全,政策最后是在乡镇、村镇一级落实。”
赵皖平还关注化肥、农药的残留。赵皖平建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管理,严格监管农业的投入品,重点加强管理国家禁止、淘汰、限用于农业的投入品,着力解决化肥过量使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此外,赵皖平建议,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覆盖优势产业和主导农产品的农业标准体系。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例如,安徽省认定“三品一标”产地总面积2746万亩,有效获证的农产品367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64个、绿色食品1502个、有机农产品38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9个。安徽省级财政今年拿出3000万元,专门用于发展“三品一标”,力争认证农业“三品一标”产品500个以上,认证覆盖率达到35%。
修改食品安全法提高违法成本
“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太低,罚个两三千、关个两三天,解决不了问题。”在赵皖平看来,要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管重罚。因此,他建议尽快修改食品安全法,提高违法行为的法律成本。
在日常监管上,赵皖平建议,开展禁用农药、兽用抗生素、瘦肉精、生鲜乳、生鲜屠宰专项整治,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安徽省将新建800个乡镇站蔬菜农残快速检测系统、400个畜产品重点乡镇“瘦肉精”快速检测系统和200个水产品重点乡镇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快速检测系统。安徽省级财政将对每套检测系统奖补5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覆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接受《祖国》记者专访
推广动物福利保护制度
“要让猪快乐地死去。”赵皖平建议,全社会在大力推广动物福利保护制度,从宰杀的角度来说,要让动物不痛苦地死去。
赵皖平认为,重视动物的福利,让动物能够健康生长,其实也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所谓的速生鸡,三四十天就屠宰,这肯定是不符合自然生产规律的。”赵皖平坦言,在一些国家,动物福利的标准比较高,对养鸡的要求是把鸡翅膀张开,碰不到笼子的边,“这一点,我们目前还难以做到。”即便如此,赵皖平仍建议,要推广动物福利理念,尽快让理念落地生根成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