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得自立新

点击量:5428 发布时间:2015-08-06 09:51:34

     

    2015年6月13日,北京首都博物馆。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联合开展的201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拉开2015年节能宣传周的活动序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招贴设计大赛颁奖仪式也同期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和北京市政府副市长隋振江等为获奖作者和有关单位颁奖。

来自淮河岸畔的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安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蚌埠美术家协会会员、蚌埠点成设计工作室的王风雷登上领奖台。他所设计的作品《少一块砖•多一片绿》夺得银奖;《红线系列——惜水篇、惜木篇、惜土篇》荣获优秀奖。这是他继2014年以作品《步行•改善环境》海报在上届大赛获奖之后再次荣获该赛事的多项殊荣。

    斩获银奖也是安徽省设计师多年来在该项大赛中荣获的最高奖项,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设计水平在不断地向国家级水平迈进,是作者设计思想和专业能力的展现,同时也是对蚌埠在平面设计专业领域影响力的提升。

 

感悟生活  跨界出新

 

    王风雷,1970年出生于安徽砀山,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曾受教于中国著名设计师肖红教授,毕业后,王风雷分配到蚌埠棉纺织印染总厂设计室。

    王风雷是一个不愿安份守已,墨守成规的人,他喜爱独树一帜,其活跃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而灵感迸发的火星,犹如不时划过夜空的流星闪烁。当初,厂里设计厂徽,要求既要反映纺织印染特色,又需具备时代风潮,撇开厂外参赛人员不谈,单就厂内设计室的“高手”,就不亚于一个梯队,一列方阵。于是,众人趋之若鹜,图稿云集,王风雷递交了一份样稿就再也懒得过问了,谁料,几轮筛选下来,中“的”者竟然是初出茅庐21岁的王风雷,风雷设计的企业标识以流畅的线条,丰富的寓意,明快的色彩搏得赞赏。有不服气者便言,这回,王风雷是碰巧了,瞎猫捕了只死老鼠。王风雷闻知非议,淡然一笑,并不辩解。可随后不久,上海《新民晚报》刊出的上海精品商厦面向全国的招标设计颁奖名单却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全国唯有三人得了录用奖,而王风雷正是此中之一,时年22岁的他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1993年,单位破产,在原单位只剩下了“名”的王风雷将自己推向市场,到处推销自己睿智的头脑,可他碰过壁,当过印刷描红,搞过玻璃雕刻工艺,当过业余报人,甚至于酒店管理。但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专业,不断地向企业“推销”自己对产品、对广告的见解和创意。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时日里,“自由职业者”真使他遍尝了人生五味。有所失必有所得,有了这段生活积累,他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形象策划、产品包装、广告营销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1995年,王风雷调入《太阳》杂志社广告部,总算专业“归了口”。1997年,他设计的一款“酒外包装手提袋”,把包装材料、结构重新置换,实惠、实用、环保,即是包装又是广告宣传袋和实用购物袋,实现了包装、广告、再利用功能,获国家专利,风靡当时全国白酒市场。

    1999年,热心民间统战的王风雷担任《张汇滔研究》杂志的副总编辑,此后16年间,他全面负责封面、版式设计、美术编辑,付出大量心血,2013年《张汇滔研究》杂志被国家图书馆确定为典藏期刊,成为安徽省唯一被国家图书馆典藏的期刊。

同时,王风雷注册成立点成设计工作室,专业从事标志设计、书籍装帧、包装、广告创意,将他的种种奇思妙想付诸实践,把知识和智慧化作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其设计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大赛和大中型项目征集活动中获奖;部分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北京展览馆、国家图书馆展出、收藏;上百幅标志、包装、书籍装帧被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出版社采用、出版。多篇设计专业论文在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教育研究》、《艺海》发表。同时,他还致力于公益广告创作,活跃在全国以及省级举办的公益设计大赛。王风雷灵感叠出,收获颇丰,他策划设计的多种书籍封面令人耳目一新;他所设计的企业标识遍布安徽、上海、北京、黑龙江、甘肃、浙江等地,美不胜收,令人称奇,格调庄重大方,意境高远非凡,更令人为之惊慕!

    2006年,其作品获安徽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会徽全国征集一等奖,并特邀参加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

    2007年,河南新乡市、安徽蚌埠市全国征集市徽分别入围三强。

    2008年,中国科技大学50周年校庆全国征集标志入选。

    2009年,黑龙江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全国征集会徽两幅作品入选。

    2010年,北京“书香朝阳”读书节全国2012年/2014年,主持设计中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区徽、园区整体视觉识别、规划。标志征集入围奖。

   2013年《大禹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星星电视台》等3件作品入选《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3》并获银奖和铜奖。

    2014年,海报设计《步行•改善环境》在“全国第六届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中获奖并在北京展览馆、首都博物馆展出。

    2015年,海报作品《步行•改善环境》、标志作品《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标志》、《同源投资集团标志》、《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标志》在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获优秀奖。海报设计《少一块砖•多一片绿》在“全国第七届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中获银奖并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展出。 海报设计《红线系列——惜水篇、惜木篇、惜土篇》在“全国第七届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

 

点线交融  惜墨焕彩

 

    平面设计艺术,同任何艺术一样有其自身规律,但在表现上受到“特定条件”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命题艺术,它是设计师观照外部世界与意识活动的升华。用什么物和形,通过准确生动的定位、新奇独特的联想、美丽自然的造型,把一个主题表现出来,最终形成有别于其他图形的形态,使人一目了然并引发认同和联想,是对平面设计作品最权威的验证。

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说:“创意源于生活,只要你热爱生活,关心和思考身边的事物,就会更容易得出新意念”。这就要求设计师站在生活的基点上,认真择取生活的元素,提炼主题内涵,把主题内涵转换成主体形象。

    谈何容易?设计者的艰辛,局外者,是无法品味出个中滋味的。

    全国生态文明主题招贴设计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大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作为大赛指导单位。活动结合201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节能有道、节俭有德”,以大力宣传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在全社会积极树立科学、文明、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的和谐发展理念为活动内容,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招贴画作品。大赛征集作品在中国发展网进行了作品展示和网络投票,共有数十万人次积极参与,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中国美协平面艺委会主任、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洁,中央民族大学院长、教授殷会利,东道设计美术总监李小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导师、副教授王子源,中国人民大学设计系教研室主任安姚舜等专业机构的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各专家评委分别从作品主题创作、艺术表现手法、艺术感染力、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选,最终评出招贴画类特等奖1名、金奖2名、银奖8名、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手法奖、最佳视觉冲击力奖及优秀奖、入围奖共计193名。部分优秀作品入选2015全国低碳日和节能宣传周活动海报,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在政府机关、校园等公共场所进行张贴,并由中央宣传部向主要媒体推荐,进行“节能有道、节俭有德”主题公益宣传。

    王风雷之所以艺术成就蜚然,因为他是一位把生活和艺术创作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师。细品他的标志、海报、书籍装帧、产品包装等设计作品,特别注重生活元素的提炼和升华,一点一线,简洁明亮,毫不纷扰,“形” 和“意”巧妙融合,质朴而出新,静谧而端庄,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和多余的细节,他的技艺都在于使用最简单的方法精炼地表达了要点,但又决不会让人有平淡和乏味的感觉。

     让我们来欣赏《少一块砖•多一片绿》的设计图稿。

    《少一块砖•多一片绿》以城市建设、合理规划为内容,灰色砖块不断延伸代表城镇建设,中间露出的绿色像一个大树,体现出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中要合理规划,少铺一块砖就多一片绿色,多一份清新;绿色大树又像箭头,表达了增加绿化面积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深受各专家评委青睐,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大赛银奖。另一系列作品《红线系列——红线系列——惜水篇、惜木篇、惜土篇》以红线和刻度围成的量杯来展示地球家园有限的水、木、土,警告人们资源紧缺的现实,提示人们不能再随意挥霍资源,要立刻改变生活方式,珍惜爱护生命之源。道出节能减排应成为时代风尚,因其独特的创意,直观的视觉效果,获得优秀奖。

    王风雷坚守“让作品说话就是对观赏者尊重”的设计原则,他用科学的思维去规划生活元素的取与舍,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作品的创意空间,表现手法得益于中国写意画创作的影响,方寸之间,惜墨如金,不似之似,高于形似。更象一首诗,用最少的文辞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不想惊动任何人,却又能恰当地轻轻迎上观赏者的视线,与赏者共鸣,让作品焕发精彩。

    品味和欣赏王风的平面设计的匠心之处,其实是他以整个心灵拥抱生活的结果。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