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高仅有1.4米的残疾人,却选择了正常人都感到劳动强度很大的建筑业,用唐长文的话说:“我就是要向命运挑战,和残疾作顽强的斗争,我虽然在肢体上有残疾,但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强者。” 唐长文正是用他的行动,使他这个残疾人从社会“包袱”变成了“社会财富”,他创办的自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十多年来的顽强拼搏,现已成为资本超过千万元的建筑企业,为合肥市大都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身残未圆大学梦
1945年,唐长文出生在肥东县梁园镇一个贫苦居民的家中,生下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终身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而且十分好学,家中供他在店埠镇上完了小学直至高中,1964年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参加了高考,虽然文化课成绩考得都很好,但由于身体原因体验不合格而被淘汰,人生的第一个挫折使他倍感伤心,他痛哭了一场,痛恨命运的不公平,经过痛苦的反思后,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生活的信念,“考不上大学我也要好好地活着,而且要活得不比正常人差,”他暗暗下定了决心,决定向命运挑战!
挑战自我不屈服
“人们首先要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战胜世界” 。唐长文改学建筑,就是向自己挑战。当地政府见他生活困难,就把他安排到肥东县的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公司领导看他身体残疾,原先安排他学会计,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却偏要向命运挑战,改学建筑。在工地上不能行走,他就爬着上了工地,下肢不好他就为自己专门做了一个板凳 ,(那时他还买不起轮椅),一天工作下来,常常把裤子全部磨烂了。就这样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建筑业的一些技能,他的建筑决算在全省都很有名气,公司的业务也拓展到了合肥市。
工程中一“吊”惊人
1983年,合肥市进行城改,兴建城隍庙市场,唐长文得知这个信息后,主动上门联系,承建了城隍庙的9号楼10号楼以及庙前一条街等工程,一看到城隍庙现在的繁荣景象,唐长文就愿到一种成就感。1986年,合肥兴建自行车总厂,唐长文千方百计接到了这个项目,在兴建新厂房的过程中,他日夜吃住在工地上,从不知道个“苦”字,有件事他至今还记忆犹新,厂热处理车间,因上面要跑行车,跨度高达33米,预埋全筐架,预制件制好后进行拼装,全吊装车间内有几十根柱子,行车上有上千个缧丝,只要一个对不上号,就装不上,唐长文作为工程处长和技术总负责,一个人现场指挥预制件吊装,这样一个大工程,整个安装工程竟丝毫不差,使在场的工人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邓朴方鼓励办公司
1995年4月,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同志来安徽视察工作,并亲切接见了唐长文,对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大加赞许,并鼓励他发展残疾人事业,大胆地往前闯。在邓朴方的鼓励下,唐长文也想乘改革的大潮在商海中搏击风浪。
1995年7月,唐长文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在公司起名时,选了好多名子,他最后还是选中了“自立”两个字。中国人要有志气,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残疾人也要有志气,要“自立”于正常人之林。“自立”,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于是就选择了这两个字。企业名称选好后,就要办工商登记、跑营业执照。那时,肥东到合肥还没有公交车,乘的是长途班车,唐长文每次从肥东到合肥,都是他爱人用轮椅把他推到长途汽车站,然后等车到后再把他抱到车上,到了合肥长途汽车站后,再把他抱下来,转乘市内的公交车,那时,办一个公司要跑多个部门,如规划、工商、土地、监管、资质证书等等。中午也回不去,就在合肥市吃点盒饭在街头休息一会,等下午上班了再去办事,有时就在合肥市残联休息,但怕打扰他们,也不好意思每次都到那里去。那时正赶上天气热,跑一个部门下来,都是一身汗,衣服常常是早上汗湿了,中午干了,下午又汗湿了,有时一整天衣服都是湿的,还捂了一身痱子。就这样跑了一个多月,唐长文克服了一个常人都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办好了公司开业前的各项手续。
初下海两次被骗
1995年8月,公司成立之初非常艰难,办公室都是租人家最便宜的地方,而他每次从肥东的家里到合肥的公司往返几十里路,早晨天刚亮坐公交车,晚上万家灯火才拖着疲乏的身体往家赶,坐公交对健全人来说腿一抬便上去了,他的身材那么矮,腿的跨度很小,一个台阶就像一座山一样横在了面前。毕竟自己是个将近50岁的大男人,哪好意思爬着上下车。身材高大的妻子王家玉每天就抱着他上上下下,别人像看怪物一样瞧着他俩。刺人的目光中,他们坦然地说着家常话。
而最难的是找业务做,刚从一个县城跑到省会来办公司,知名度又低,信任度也低,特别是对一个残疾人的企业,各种态度都有,大部分人还是抱着歧视和怀疑的态度。那时省市残联都很关心和支持他,公司每次出去联系业务,他们都帮着出介绍信,当时是饥不择食,什么业务都接,曾给客户通过下水道,挖阳沟、砌围墙、盖简易房子、做防水层、做护坡等等,真是历经千辛万苦。
而最难忘的是二次被骗。有一次,蚌埠市下面的一个镇政府要搬迁改造,经中介公司介绍,这项工程虽然不大,唐长文觉得还是有利可图的,但中介公司开口提出要先“买”下工程图纸,他们的工程图纸开价就高达两万元,唐长文为了能拉到这笔业务,前思后想,还是狠狠心花了两万元买下了工程图纸,等他们赶到某镇时,再和这家中介联系,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唐长文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两万元买了一些“废”图纸,于是他们连夜又向合肥赶去,因合肥一所中学也有一项工程,他们想赶回合肥参加该工程的招标。谁知车子夜里赶到定远时,因夜里路黑司机对路况又不熟悉,在过一条桥时,一下撞到了桥边,撞断了7根桥栏杆,车子一下悬在半空中,幸好未掉下去,唐长文当场被撞晕了过去,一脸全是血,其他人赶紧打电话求助,合肥来了两部车子,大车托小车,小车拉人,连夜赶回合肥时已经是凌晨四点了,赶紧把唐长文送到合肥市一家医院,当时身上就缝了好几针,通过抢救才慢慢苏醒过来。唐长文的爱人看到他伤成这个样子,心痛的直掉眼泪。由于车祸,合肥这家中学的工程招标也未能赶上,又错过了一次机会。但唐长文自己觉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反而安慰妻子,不要伤心难过。
经过多次努力,他们也承接了一些小的工程,第一年也搞了四五十万的业务。1997年,他们试着承接一些商品房,终于有个小区要开发,但这个工程是层层转包的,整个工程造价是70万元,唐长文他们好不容易接到了这个项目,承包商先只给了他30万元,余款讲好了工程一结束就付清,但等把活干完后,这个承包商却从人间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这样又被骗了一次。损失了40万元。但他并没有被打垮,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就一定能实现自己奋斗的目标。
终于良好的信誉与宽和的心态,他慢慢赢得了一些客户,第一年公司的产值只有四五十万,第二年就已做到了几百万。他做事认真,质量把的严,1997年他接到了一幢7层大楼的业务,他每天都到工地去仔细查看,不容许质量出现一丝问题。上楼顶别人沿着脚手架就可以上去,他没法上,但也坚持查看,他就让工地的吊篮吊着他上下,每天都坐上坐下的,风里来雨里去,看着工程完工才放心。
残疾人心系残疾人
在安徽省和合肥市残联的支持下,唐长文的企业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企业不断壮大,年产值已实现两千多万元。唐长文虽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他并没有忘记广大的残疾朋友。他率先在全省首家投资近600万元新建7层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安徽自立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大厦,培训学校已于2005年5月份,在省残联的支持下,市、区残联的帮助下,成功举办了首期全省性的残疾人家用电器维修培训班。
作为市政协委员,他在合肥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率先提出“创建残疾人就业园” (合肥市政协第27号主席督办提案),残疾人就业园拟用地规模200亩,投资新办大型服装、鞋帽、工艺品制造等适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工厂,使残疾人实现和谐的残疾人就业园区。积极帮助政府解决合肥市21万残疾人就业难 。
从1999年开始至今,每年助残日和春节前,唐长文都亲临慰问瑶海区部分困难残疾人的家庭和特困残疾人,给他们捐款捐物,每年均到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慰问并包揽学生的学习用品用具,慰问同时鼓励同学们要不畏困难、自强自立,长大成人,报效祖国...... 2006年春节前他从报纸上得知定远县2名“特困孤儿”生活十分困难,他立即给他们买粮、买衣捐款并冒雪用车亲自送“特困孤儿”回家。此外,唐长文在开发小区的商品房销售过程中,对残疾人买房时每套住房均让利3000~4000元 。
如今的唐长文功成名就,一大堆社会头衔:安徽省肢协副主席、合肥市政协委员、民建合肥市委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合肥市“十佳残疾人”等。他深知残疾人生存的不易,在自己的公司安排了15名残疾人就业。他常常对别人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我唐长文的今天,我要尽力回报社会!”(作者系《安徽工人日报》高级记者、安徽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