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建会员的合肥情结

点击量:7097 发布时间:2008-07-29 13:03:37

 
    日前,省及合肥市一些媒体正在热议,合肥应打什么“名片”,许多人看好的是“包公故里、科教新城” 这八个字,而这八个字正是民建会员、安徽工人日报主任记者田柏强在2005年7月提出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田柏强还为合肥市的发展,在多家媒体上发表建议以及以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提出了十几条很有见地的建议,有不少已被采纳。如合肥市的区名、恢复徽州阜阳蚌埠路名、美菱国风搬出市区、设立环巢湖的大合肥市、扩建合肥西站、建立皖中地理标志经纬碑、改进大钟楼报时方法以及五里墩桥命名为西园立交桥等等,受到了合肥市有关部门的好评。
 
                     名  片
     2005年,合肥市在媒体上公开征集“合肥精神”,田柏强看到这条新闻后,对这条新闻十分感兴趣,他想,一个人都要有一点精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更要有一种精神,用什么词语才能表达出合肥精神呢?他首先想从“合肥”这两个字上做文章,提出了“分久必合,合久必肥” 这八个字来当作合肥精神。第二天,他来到民建安徽省委员会,与省民建的何世平、陈川木一起商量,何世平同志认为这八个字广泛度不够,被采用的可能性极小,应围绕科技绿色园林这方面做文章,于是田柏强又提出用科技新城,这四个字为城市精神,上半句应找一句历史典故,从历史上说,合肥可以打三国牌,也可以打包公牌,但两者相比较,打三国牌的市不仅仅是合肥,成都、南京都比合肥有优势,而打包公牌,包公的出生地全国没有第二个。于是,他们决定用“包公故里”,对科技新城,何世平也提出,科技面窄了一点,应改为科教新城,这样合肥的教育优势也体现出来了。而“新城”,对合肥市来说,也是恰如其分的,解放前的合肥只是一个小县城,著名记者范长江曾报道说,中国有三大县:邵阳、合肥、番禺,他经过合肥时点评说:路不平、灯不明。解放前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市区人口也很少,绝大部分都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经过讨论,田柏强他们三人一致认为用“科教新城、包公故里” 这八个字,较能反映出合肥市的特色和精神,省政协很快以社情民意的形式上报,江淮时报等报刊也及时做了报道。
    2006年,以“合肥情神”为基础,提出了“合肥名片”  ,在媒体举办的讨论会上,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包公故里,科教新城” 这八个字较好。在2006年8月8日的合肥市委宣传部举办的论谈会上,安徽日报理论部主任宋宏同志对8个“合肥市名片”候选名单进行了一一排除,最终确定“包公故里,科教新城” 作为唯一的合肥名片。他认为滨湖只是地理位置的概念,纯自然概念太深,给人印象不深,不具备合肥的独特性。合肥市政协文史部主任戴健同志也认为“包公故里、科教新城” 作为合肥市名片较好,它不仅能够概括合肥市的特点,从表述上看,“故里”与“新城”可以对应,且读音上也是平仄相对。
 
                 区  名
    2002年3月6日,对合肥市来说,是一个应记在史志上的日子,合肥市终于有了新区名。沿用了几十年的方位名称的旧区名,终于被庐阳、包河、蜀山、瑶海4个新区名替代。早在1997年,田柏强在报刊上多次呼吁“合肥何时有区名” 的愿望终于实现了。4个区名,有3个新区名采纳的是田柏强的建议。唯一未采纳的是瑶海区名,田柏强说,当时写《合肥何时有区名》这篇文章时,瑶海还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他当时用的是“逍遥津区”来命名的。
    田柏强当时就认为,合肥以方位命名的旧区名肯定要改,但如何改?是仅改区名还是对合肥市区、郊区重新划分?新区名如何命名? 4个区是否符合合肥市今后的发展需要等等一系列问题。他当时设想以二环路为四边,东西以长江路,南北以美菱大道、荣事达大道为十字区界的“田”字形划分4个区。4个区“划”好后,如何命名?在这4块中,他选出知名度最高的公园或建筑等延用为区名。这样,对合肥市东北块命名为──逍遥津区,东南块命名为──包河区,西北块命名为──杏花区,西南块命名为──庐阳区,蜀山镇与新技术开发区命名为──蜀山区,原郊区二环外命名为──常青区,建议合肥全市设立逍遥津、包河、杏花、庐阳、蜀山和常青6个区名。
合肥市现在采用的四个区的命名,其中采纳了他三个区名的建议。随着合肥市的城市发展,滨湖新区的蓝图又呈现在人们眼底,合肥市再设第五个区、第六个区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
 
                 路 名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