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党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

点击量:8282 发布时间:2014-09-09 16:41:50

[摘要]参政党自身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政党文化积淀、政党文化建设的过程。参政党文化建设具有厚重的历史源流、坚实的制度基础、丰富的建设内容和系统的价值功能。研究和探讨参政党文化建设,用政党文化引领参政党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的指导价值。

 

   政党文化是一个政党延续的重要标识,是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所谓政党文化,是指政党所具有的为全体党员或部分社会成员所认同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制度规范,以及全体党员对政党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作为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道,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参政党,其自身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党文化积淀、政党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和探讨参政党文化建设,用政党文化引领参政党建设和发展,对提高参政党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的指导价值。

一、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历史源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内核。“正是有了政党文化,政党的思想、制度、行为才有了生命和活力”[1],作为世界政党制度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参政党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政党文化。从历史源流来看,参政党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与民主的文化。1993年出版的《中国统一战线全书》指出,民主党派是“对我国1948年5月1日即已成立,并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共同斗争中具有民主运动历史的一些党派的通称。”民主党派是爱国主义和民主运动的产物,“民主”是民主党派政党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其文化主要特色,也是民主党派形象确立的主要支柱。在民主党派成立之初的政治纲领中,字里行间贯穿着“民主”精神。比如1941年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其纲领中高扬着民主大旗,向世人昭示要“实践民主精神,厉行法治”。1945年9月3日成立的九三学社追求的是民主与科学真理。九三学社的前身是“民主与科学座谈会”,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进步学者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成“民主与科学座谈会”,表明继续发挥“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传统,提倡民主科学精神之志。1945年9月3日,是日本投降签字的日子。“座谈会”举行会议,有人提议,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应把“座谈会”改为九三座谈会,得到了一致赞同。中国民主建国会在《民主建国会政纲》中把民有、民治、民享作为民建的最高理想,“认定民治实为中心,必须政治民主,才是贯彻民有,才能实现民享”等等。

   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理念,“追求民主,反对独裁”,在第一次宪政运动中,民主党派提出“期成会修正案”,突出“人民有权”、“权能分治”的民主精神,民主党派发起的第二次宪政运动迫使蒋介石应允抗战结束后实行宪政,在宪政运动高潮中,各民主党派提出了“以民主方式改组国民党政府,组织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呼应;黄炎培和毛泽东的“窖洞对”的共同理念是以“民主摆脱历史周期律”;邓演达、李公朴、闻一多等早期民主党派仁人志士们为追求民主反对独裁而不畏强暴甘洒热血;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多党合作遭到劫难的时期,程潜、廖运泽、周培源、梁漱溟等民主党派前辈不顾个人安危,坚持真理,斗争不息。民主党派追求真理与民主的光辉历史,为参政党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政党同国家政权的关系,政党自身的运转方式,以及政党在行使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活动方式、方法、规则和程序。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维持国家政权系统正常运转和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主要政治形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规定了我国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巨大的优越性。其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的与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亲密友党。

   中国政党制度孕育着参政党文化是一种协商文化,蕴含着协商主体的平等性、协商内容的规范化、协商方式、程序的制度化等丰富的协商文化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参加人民政协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和从属之分,任何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另一方。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人民政协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里面,民主党派委员按照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要求和观念来开展各项工作,把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要求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协商主体地位平等是协商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包括:会议协商和在人民政协的协商。会议协商主要是指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举行民主协商会,就中共中央将要提出的大政方针进行协商;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举行高层次、小范围的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中共中央或中央委托有关方面召开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座谈会,通报或交流重要情况,听取民主党派提出的政策性建议,或讨论某些专题;人民政协的协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同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政协各个界别代表人士就国家大政方针、地方重要事务、政策法令的贯彻、群众生活和统一战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在政协会议上,民主党派可以以本党的名义发言、提出议案。此外,民主党派中央还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及其他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政治协商内容的规范化、协商方式、程序的制度化,为参政党协商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参政党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

   根据政党文化的一般原理,结合我国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性质地位。我们认为,参政党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观念性的文化和实体性文化的有机复合体。观念性文化主要是指各民主党派及其成员所认同的对参政党性质、地位、作用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意识形态要素,实体性文化主要是指各民主党派的组织特色、行为习惯、行为作风等,即制度规范要素。这两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意识形态要素处于参政党文化的核心地位,制度规范要素是参政党文化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参政党意识形态内容的具体体现。依据以上对参政党文化构成的分析,我们认为参政党文化建设内容有:

(一)、“同心思想”的思想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1月30日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2]“同心同德”是思想上最高境界,“同心同向”是目标上的高度契合,“同心同行”是行动上的根本准则。“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多党合作理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最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宝贵财富,是开拓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新境界的重要成果。参政党必须以“同心”思想作为主题和灵魂来引领参政党文化建设,贯穿于参政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形成参政党成员广泛的共识,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不断增强多党合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凝聚多党合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政党意识建设

   政党意识是指参政党所奉行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念、纲领路线、政治主张,指导其参政实现的政策方针等宏观的观念精神因素的总和,为政党成员提供一套成熟的价值和标准,是党派成员对本党政治地位和历史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参政党主流价值观念。政党意识建设要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反映“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的政党特色,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过程中,增强参政党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政党意识的建设要着力反映参政党成员对参政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反映了民众对参政党的了解和认同意愿。这种党派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全社会了解和认同意愿不断孕育成长,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参政党的社会地位更加巩固。

(三)、制度规范建设

   参政党的制度规范是指参政党在革命时期与共产党合作,在建设时期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实践中所形成的全体党员所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规程等。制度规范是在参政党的政党意识指导下产生的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党内规范,以及党派成员遵守执行党内规范的成果总和。当制度规范真正转化为参政党成员自觉的党内行为和社会行为时,制度规范才能升华为一种文化,在制度规范约束和影响下,参政党的纲领路线、政治主张和核心价值才能成功地转化为参政党成员的自觉行为、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成为维系参政党存在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自觉。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参政党的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从而最大程度地整合参政资源,提高参政效率,保证参政党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和谐、高效运转,肩负起参政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四)、作风和形象建设

   参政党的作风是指参政党领导干部和成员的行为姿态、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生活做派、精神风貌、道德境界等外显的行为方式,体现了参政党党风党纪的整体水平,反映出参政党领导干部和成员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风貌。这种文化风貌影响着参政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着参政党对社会民众的辐射力,影响着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巩固。

   参政党的形象是由参政党的政治纲领、参政议政主张、党风党纪、政党领袖、旗帜性的精英人物等社会文化构成的,是执政党和民众对参政党文化体系的外部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民众对参政党本身所形成的整体印象,是衡量参政党参政能力高下的标尺。政党形象的确立可以使参政党的组织实现人格化,成为一种可感知、具体化的精神文化力量向全社会辐射,产生社会影响。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

   参政党文化建设集中体现了民主党派的政治意愿和价值取向,是政党理念的集中体现。“有了它,政党才称为政党,没有它,政党无异于乌合之众”[3]。参政党文化在吸引优秀人才、规范和约束政党成员行为,塑造和培育政党精英,保证组织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参政党文化能够提高组织吸引力,吸引政党精英。优良的政党文化会吸引优秀分子加入本党,并在本党文化的长期濡染下得到锻炼和成长,是政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成立之初就是靠着自己独特的政党文化才吸引了大批政治精英。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尽管参政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参政党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气质却历久弥新,更加深沉厚重,吸引着一大批知识分子不断加入其中,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社会精英,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二)、参政党文化能够塑造和培育政治精英。政党文化在培育和造就政治精英方面,起着政治保证、思想引导、行为规范、品格陶冶的作用。首先参政党文化为政治精英的成长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具有理想指导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参政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建设“适应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的政党则是近期理想和目标。在这一理想信念的感召下,参政党成员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于政党理想当中,成为不断推动政党前进的精神动力。其次,参政党文化为培育政党精英提供具体标准,对参政党成员来说,他们成长为政治精英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代表性,即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在这一标准的指导下,参政党成员成长进步的目标和方向将更加明确,党派成员成长进步才将更加符合参政党组织的期望和要求。

(三)、参政党文化具有规范和约束政党成员行为的功能。政党文化的制度规范是一系列规则、程序和道德规范等构成的规则体系,制度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旦形成便会超越党员个体而存在,成为政党行为的基本准则,对政党产生持久、稳定的影响,参政党文化通过对民主党派成员的价值渗透、情感培育、观念塑造,能对政党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调节,使政党成员对党内政治角色的地位、政治结构和行为规范则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和态度,并使之表现在日常的行为和习惯中。

(四)、参政党文化能保证组织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现代政党制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通过健全的制度所形成的特定运行机制,政党能实现健康发展和平稳的新老交替。参政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政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各项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健全科学合理的机制与制度,能合理地划分参政党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参政党文化所形成的稳定有序的制度规范能保证参政党行为方式的持续和连贯,不会因领导人的更替而变化,保证参政党的高效运转。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