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芜湖少林文武学校校长李俊录
这是一个传奇故事,更是一个人的奋斗轨迹,从赤手空拳来到芜湖到当选为芜湖市2005年十佳风云人物,李俊录——这个早已被芜湖人所熟知的名字,再一次在新年年初的日历上刷新着自己精彩的一页,写下自己新的辉煌。
为寻梦差点沦为“乞丐”
李俊录1971年出生于爱国将领冯国祥的故乡巢湖下阁镇,自幼喜爱武术,1983年,全国正热播影片《少林寺》,无数少年为之疯狂。83年的一天下午,他和3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了自己圆少林寺之梦,与家人不辞而别。为了成为人人羡慕的“武林高手”,他们不远千里奔向河南蒿山少林寺。那一年,十三岁的李俊录便是这“狂热分子”中的一员。
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四个孩子终于到达了河南洛阳。一个陌生青年通过搭讪得知他们不远千里来学习武艺,便说自己的叔叔是少林寺方丈,要带他们到少林寺去。四个年少无知的孩子以为自己遇上好心人,便欣然和他一同前往。没想到,当他们走进了一片寂静树林,面露凶光的陌生人突然拔出了两把亮晃晃的刀子,让他们交出身上的财物。4个孩子只得拿出身上仅有的一百多元,眼睁睁看着坏人扬长而去……身无分文的他们就这样流落在洛阳的街头。回家的路远在千里之外,他们没有钱买车票,只好沿途乞讨……
半个月后,他们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中。梦想坠落在了悬崖,但是他不曾放弃。
中国功夫打败美国拳王
经过辗转,失望的他们终于在半个月后回到了家中,在小俊录的一再请求下,父亲终于答应带他到赭山公园的一个武术辅导站跟随王歧松老师练习武术。两年的习武后,为了能学到正宗的武术,进行正规的训练,李俊录终于再次登上了前往河南的列车。
到了河南,在少林寺武术学校落下了脚。在那里,李俊录度过了他最艰苦的三年。每每回想起自己当初学艺的岁月,李俊录总是充满了感慨,“早上5点钟就要起来爬很高的山洞,教练拿着棍子把我们往上面赶。当时训练的强度非常大,而且那时候也没有海绵垫子,护具什么的。打摔的常常浑身都是伤。艰苦的训练及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三年后,李俊录因勤奋努力、年年是学校比赛冠军,被现任少林寺方丈原少林寺武僧团团长释永信大师看中,不仅将他收为自己的徒弟,而且深受释永信大师的喜爱,在大师的亲自培养下,武功突风猛进,并多次代表少林寺参加国内外武术大赛频频夺魁,被顺利地招进少林寺武僧团,成为少林寺第三十二代武僧。
在少林寺,李俊录一待就是十年。这十年间,他除了刻苦的训练,还多次随团出访进行武术、文化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国父纪念馆的演出是李俊录终生难忘的,当他的表演结束时,一个漂亮的女翻译走上台对他说,下面有一个美国拳王想找你们武僧团挑战。为了武僧团的名气,也为了中国人的尊严,血气方刚的李俊录接下了这个沉重的挑战。面对人高马大的“美国拳王”,在不到三十秒时间内,功力深厚、技巧娴熟的李俊录就将其征服在地,自称为美国拳王的人竖起了大拇指赞叹地说:“中国功夫我服了”。成功了!中国功夫打败了美国拳王!一时间,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轰动了台湾,轰动了东南亚,李俊录一举扬名。
从台湾载誉归来不久,多家影视公司及武术馆校纷纷邀请李俊录,他都一一回绝,但他没有拒绝自己的一个学生一再请求,这个学生家乡的武术启蒙老师创办了一所武术学校,因没有好的教练,学校难以维持,李俊录抵不住学生的再三请求,所以决定前往浙江帮助他的启蒙老师重整旗鼓。通过李俊录在那儿的教学和管理,原来濒临倒闭的学校在半年中由100多学生增加到600多人。而正是此次的出行,他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也成了李俊录的人生转折点。
白手起家的“风云”校长
李俊录通过在浙江武校的一段教学和管理的经历,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自己的这种才华和资源回我的芜湖家乡,办这样的一所文武学校,为自己的家乡培养一些武术人才呢?”
于是,1994年,李俊录带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回到了芜湖。三个月的时间,李俊录的武术学校挂牌成立了。可是,那时的学校只是一个空架子,要场地没场地,要生源没生源。为了训练场地,他带着几个从外地带回的徒弟,把房前的一片空地整理了出来;为了扩大生源,他就在芜湖市的各地四处张贴招生广告。有一年的时间,李俊录每天都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