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表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党制”政治试验。如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势力曾效仿西方的“多党制”纷纷组织政党,但是袁世凯却依靠暴力取缔了当时第一大党国民党,解散国会,“多党制”的实践以失败告终。“多党制”不仅没有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反而造成了军阀混战。历史上,多党政治在中国走不通,是因为它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还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封建反动势力太过强大。而后来,国民党违背历史潮流,实行一党独裁,整个政权缺乏外在的制约和监督,腐败滋生、经济崩溃、军事溃败,最终失去民心,被中国人民所抛弃。因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历史证明,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一党独裁违背了历史潮流,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才是正确的道路,它顺应了人民的呼声,适合中国的国情。以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正式形成,它经历了巩固、发展、曲折、成熟四个阶段,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各民主党派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史中的一大创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这一制度创新了政党制度形式。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没有照搬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选择有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独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新了世界政党制度模式。其次,这一制度创新了政党关系。在长期的团结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这与西方竞争式的政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是一种更能发挥优势、更能产生活力、更能牢固持久的新型政党关系。最后,这一制度创新了政党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会与各民主党派广泛协商,接受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这种新型的执政方式所具有的包容性、广泛性、真实性,更有利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并肩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齐心协力,巩固新生的政权,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共同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首先,它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汇集了社会各方面人士,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充分地反映各阶层的诉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其次,它有利于决策制定的科学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形成了充分信任、民主协商的传统和机制,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中国共产党注重吸纳各民主党派的智慧,民主党派也积极参政议政,这样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最后,有利于自身建设。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既亲密团结、合作共事,又相互监督,通过监督,特别是对执政党的监督,使执政党能听到人民群体的呼声,能够听到不同的意见,这样更有利于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发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今后必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