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当社区“和事佬”

点击量:6217 发布时间:2013-02-22 09:54:41

上周五一大早,家住合肥瑶海区的黄斌开车带着老邻居吴刚,来到他们所在的七里站街道办事。看着两人有说有笑的样子,很难想象他们过去曾经是积怨很深的“冤家对头”。

说起以前两家“交恶”的情景,面对记者,吴刚和黄斌显得不好意思:“都是一些小事,碍于面子,谁都不肯退让! ”原来,率先买了车的黄斌常把车停在吴家门前,“经常按喇叭”,让吴刚觉得心里“有点堵”。为此,两人没少斗嘴,邻里关系裂痕越来越大。后又因其它琐事,矛盾逐渐升级,最严重时双方都邀来人“差点大打出手”。

周敏作为七里站街道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主任,平日和辖区群众打交道多,耳闻目睹两人的纠纷,曾多次上门调解,但效果并不理想。而整个街道常住人口有3万多,流动人口5000多,像这样的邻里矛盾几乎天天都有,上法院不够分量,解决不好又可能成为危害稳定的隐患。 “我们常常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调解,但一些群众认为干部下来是为了工作,甚至觉得我们会偏袒一方,所以从心理上不太信赖我们的调解。 ”群众的不接受一度让周敏很苦恼。

走访中她发现,很多居民都喜欢看合肥电视台一档叫做 《庐州和事佬》的节目。能否把和事佬的调解机制搬到社区来,请电视台的和事佬来社区“坐诊”呢?周敏突发奇想。随即,她将这一想法和电视台进行了沟通,对方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拓展节目影响力的渠道,双方一拍即合。2011年8月28日,《庐州和事佬》合肥首家婚姻家庭指导咨询点、依法行政便民维权站在七里站街道挂牌成立,街道专门新辟了一间半房子,作为和事佬调解室(也是电视节目录制现场)。

在征得吴刚和黄斌的同意后,有着丰富经验的和事佬刘学林前来为二人调解。经过多次登门并数小时的面对面沟通,两个“冤家”终于尽释前嫌,握手言和,并最终成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和好朋友。 “刘老师很公正,话也实在,该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让人不得不服”,吴刚如是评价。而黄斌也坦言,其实两家没什么大矛盾,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僵着,主要是“斗狠”,谁也不肯先服软。 “经刘老师一捅破,说清楚了,矛盾自然就解了”。

更难的是家庭内部矛盾的调解。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周敏和她的团队还要尽力把家务事断好,以便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住恒通社区的廖女士自小失聪,2009年丈夫又不幸去世,35岁的她带着孩子只能靠低保过日子。去年,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外地在肥务工的青年,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登记结婚。但她的母亲希望女儿能找到一个经济条件好点的丈夫,因此对眼下的女婿非常不满意,坚决不承认这门婚事。

对此,周敏联系和事佬刘学林,多次登门做老太太的工作,并向其女婿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尊重丈母娘、真心爱护妻子让丈母娘无后顾之忧的和解方案。经过多次调解,“老人的态度比原来好多了。 ”目前,街道正在想办法帮廖女士联系装个电子耳蜗,帮助她重新融入社会。

作为和事佬,老百姓的信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庐州和事佬》首席专家刘学林对此信心满满:“老百姓看重的不仅是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更是电视这个平台的公信力”。该节目制片人郭政告诉记者,目前,节目组固定的和事佬有七八个,他们有的是国家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的是高级心理咨询师,有的是经验丰富的律师。他们的电视形象深入民心,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喜爱。自去年在七里站街道设立站点后,和事佬团队曾先后20多次上门调解,其中有近10个案例被制作成电视节目 (尊重群众意愿,不愿上电视的只调解不录像),“通过身边事来教育和启发群众,效果非常好。”

为了让和事佬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七里站街道和节目组精心打造“六个一”平台:即一个依法行政便民维权站、一个婚姻指导中心、一个电视栏目、一条专家热线、一个网站在线服务、一个QQ群。周敏等街道计生干部现在也通过考试拿到了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专业的“和事佬”。

“一开始,我们主动做调解纠纷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每个社区都有两三人专门抓人口计生工作,由于经常上门,对家庭、邻里间的矛盾知道得多,而热心调解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大大减少我们做计生工作的难度,但现在看起来,它有着更大的社会效益:让辖区的家庭更和睦、社区更和谐!”采访中,参与调解的多名计生干部向记者感慨。

让人口计生工作更好干、家庭与社区更和谐,七里站街道党工委书记付华正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表示,街道下一步计划在所辖六个社区各设一个分点,让和事佬轮流到各社区为群众答疑解难。过段时间,街道还打算开一个座谈会,把以前成功调解的居民和现在有矛盾的居民请到一起,分享调解成功的心得体会。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