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安徽省委2011年社情民意第89期民营医院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滁州 马守莉)

点击量:7211 发布时间:2012-06-08 11:08:37

滁州民建会员、滁州学院经管系副教授马守莉反映: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重要补充,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与公立医院同样承担着社会责任及公益任务,其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公立医院的压力、缓解百姓治病的压力。由于其机制灵活、价格低、服务好、有特色,因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其发展促进了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进,民营医院现已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民营医院也存在着政府政策扶持不够、社会认同差、人才匮乏与流动性大等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和深入探讨。

 

一、民营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1.人力资源问题

从人力资源构成来说来说,呈现 “两头大中间小”的人员结构。一头是聘用来的已经退休的高龄专家,一头是刚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这部分人员稳定性较差和缺乏经验;而中间为35-50岁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医生较少。

医院现有医护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公立医院招聘医生必须要有执业医师资格,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拿到执业医师资格,所以民营医院往往成为公立医院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再次择业的跳板。辞职以后就职于公立医院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民营医院对人员的使用上是“重使用、轻培养”“重设备、轻人才”,导致医院发展没有后劲,没有可持续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价值较低。医疗服务成本与收入严重倒挂是民营医院难以盈利的症结。例如,一个医生要经过5年的本科或3年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才能执业行医,并且要经过两年的坐诊才具有处方权,医院的挂号费一般不高于5元,就按他每月30个工作日高强度问诊来算,一天看40个病人,一个月收入6000元,而这些钱还不能给他一个人。常规医院的医生、护士、护工的比例是1:1:1,医院还有6%左右的行政人员,还有水电杂费等,也就是说一个医生的收入至少要养活3个人。

没有任何政府补贴和政策倾斜,民营医院自负盈亏,科研不能立项、职称不能评定、学习不能参加等,这种局面导致民营医院难以留住优秀人才,难以留住固定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形不成人才梯队,所以人才问题已经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2.医疗保险进入民营医院难

民营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几个部分:门诊收入、住院收费和药费。在这三者中,最高的是住院收入,而民营医院住院收入很少。一是医保中心为防止“小病大医”,给医院限定医保名额,比如民营的滁州协和医院的医保名额平均11.7人/月,滁州市皖东人民医院的医保定额为20人/月,给民营医院的医保名额太少,医保名额用完,即使有参保病人住院,医保中心也不拨付住院费。二是对于新农合则出台收费总额限制或限价标准。在当前药品价格年年上升的时期,民营医院很难从住院收费、药费中获取收益,导致医院的营利较少。

3.资金筹措困难。

民营医院自成立之初,规模较小,医院的运营资金靠自我筹措。民营医院要快速发展不融资是行不通的,想获得政府担保,从银行借入资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于此同时,民营医院却同样承担着一些免费的公共医疗服务,却不能像公立医院一样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和低息贷款。

4.政府对待民营医院的双重态度和双重标准

国家虽然已明文规定:民营医院在申请医保定点资格、加入急救医疗网络、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及工龄计算、业务培训、参加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医疗技术准入、科研立项、政策知情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但在执行中这些情况往往得不到落实。甚至排斥民营医院,民营医院在公立医院“夹缝”中生存。公立医院有国家的各种补贴和设备拨款等其他投入,民营医院没有;公立医院不需缴纳营业税,还有补贴,而民营需要缴纳营业税或管理费。

 

二、对民营医院发展的建议

1.希望在政府补贴方面获得同等待遇

现在医院每位住院患者平均每天的诊疗成本费为 50元左右,包括人力费用、材料费用、折旧费等,而实际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天5元。较低的服务价格与较高的服务成本间的价格差,则需要医院通过获取更多的药品加成等方式来填补,所以产生了“检查多”、“看病贵”等问题。民营医院同样承担着一些免费的公共医疗服务,公立医院的经营亏损由政府全额买单,而民营医院很难享受到,希望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诊疗补贴。

2.希望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方面获得同等待遇

2011年6月,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2011年省级中医发展专项经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将省级民营中医院纳入中医院专项经费补助范围,省级中医发展专项补助经费为1100万元,希望政府主管部门以医疗技术来给予民营医院更多机会。

民营医院用人机制比较灵活,但在学术交流、人才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成熟的规定,虽然有的人发表了不少论文、著作,但职称申请却不畅通。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等解决了职称问题,但同等的医务人员职称却还没有解决。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评定程序、名额给予同等待遇。

3.希望在医保名额分配上获得同等待遇

公立医院可以获得不同范围的医保名额,比如城镇医保或新农合,这样保证了公立医院有足够的就诊人数。而民营医院获得的医保名额较少,而且在治疗标准上设定最高限价标准,民营医院在这一块很难获利。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要依据医生和设备等条件科学核定医保名额,让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公平竞争。

4.希望在人事制度方面进行改革

人才短缺,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短板”。优秀的医生应该属于全社会,而不应为一家医院所垄断。如果人才流动问题解决不了,民营医院永远只能小打小闹。在美国,医院不养医生,而只是提供床位、设备、护理等条件,专家团队都是流动的,可以同时受聘于多家医院,专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我国只有取消医院的事业编制,将医生变为“自由人”,多点执业才能真正推开。希望能够政府主管部门取消执业限制,让民营医院可以获得更多优秀医疗人才。

5.希望在税收上适当减免

民营医院除了医疗服务的营业税、所得税,还有房产税、城建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等,税收加起来超过30%。而公立医院是免税的,还有公共财政投入和政府补贴,这样的竞争怎么可能公平呢?希望政府主管部门适当减免一些税收。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