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黄山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黄山市委主委汪潇溪,民建黄山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吴寒琴反映:目前民营医院自办的“内刊”泛滥成灾,逛街、购物时常收到,还有人大量在农村发放。该类刊物设计得像模像样,配上“现代健康”、“健康”之类的刊名,乍一看还真像某知名刊物,其实,翻开杂志内页,大部分都是民营医院的优惠活动、名医介绍、特色专科以及联系方式。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凡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履行登记注册手续,领取“报刊登记证”,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即视为正式期刊。凡持有“内部报刊准印证”,用于本系统、本单位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交换信息,并在行业内部进行交换的资料性、非商品性内部期刊,称为“非正式期刊”。显然,民营医院的“杂志”不属于这两种中任何一种。但如果作为广告的话,也不符合规定。据了解正规医疗广告在发布前,要经过卫生、工商部门等申请审查审批后才能发布。而这些民营医院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省去审查的环节,同时加上印刷‘刊物’成本低,宣传范围广,于是形成 ‘杂志’满天飞的局面。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一是这些内刊往往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虚假广告发布之后可能误导市民,坑害消费者。二是里面的内容格调不高,甚至有些低俗甚至有的有色情的容,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建议:1、有关部门应对印制这些非法出版物的单位加强管理,没有经过审查审批的一律严禁发放。
2、加大宣传力度,告知市民收到该类“刊物”应及时拨打“
3、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应及时处置,遏止非法出版物的传播,对制止不力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