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柏强:“三分巢湖市意义深远”

点击量:15419 发布时间:2011-09-14 15:42:02

当时发表的《巢湖能否并入合芜马》

2011年8月22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原辖区一分为三,分别划入合马芜三市。民建中央特邀信息员、民建安徽省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田柏强曾于2004年就在《安徽工人日报》上公开呼吁,把巢湖并入合马芜,后就此建议从民建、统战、政协等系统以社情民意形式多次反映。日前,笔者走访了田柏强同志,请他谈谈当时采写这篇文章的经过和体会。

笔者问(下简称笔者):看到你《巢湖能否并入合马芜》这篇文章,感到十分惊奇,2004年你就提出来了,怎么会提的那样早?提的内容也与这次撤销地级市决定这么吻合?

田柏强答(下简称田):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原文中写了四条理由,我想再补充说四点:一是大势所趋;二是民心所向;三是“区划作用”;四是精“官”简政。

大势所趋是指,做大合肥既有内有动力;也是外在压力。近年来,合肥市在大建设中,提出了兴建滨湖大都市的新目标。但地级巢湖市要发展,也要打“巢湖牌”,必然会出现“两市争一湖”的状况。可以说,作为5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被行政区划分成两部分,对湖的治理和开发相当不利。

滨湖大都市的目标大大激发了合肥市400多万市民的“巢湖情结”,调动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使合肥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合肥速度”,仅短短的几年,GDP就连跨1000亿元、两千亿元两个大台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外扩展,滨湖城市要向“环湖城市”跨越,新区划使合肥滨湖城市成为环湖城市,成为“大合肥”。

外有压力。合肥市从纵向比,发展很快,但从横向比,差距不小。如周边省份的杭州、南京、福州等省会城市相比,规模实力都小,其最主要一条就是管辖县(含县级市)太少,如杭州管5个县,南京管4个,福州管8个。即使与省内地级市相比,也属管县较少、面积较小的市(安庆市管8个县、,阜阳市管5个县),与省会城市地位极不相称,外在压力也要求要做大合肥。

大势所趋的另一方面是巢湖治理开发。环境治理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巢湖被行政区划一分为二,结果造成好事都上,坏事都“让”。彻底解决矛盾只有合二而一,区划调整好,都归合肥市管,功劳、苦劳都是一家,就不会再扯皮现象了。

笔者:听说你是和县人,在合肥工作了40多年,又是一名报社记者,能不能反映一下老百姓对此事的看法。

 :这也是我所想说的第二点理由,即民心所向。作为一个和县人,我曾不但不希望家乡巢湖市“降级”,反而希望和县能“升格”为和州市,因为和县上千年来就是和州,曾管辖几个县,但从客观现实来看,这是不可能的。说到百姓看法,我在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说,“有不少人呼吁撤销地级巢湖市”。我曾在2004年与时任合肥市政府秘书长现市人大副主任的同学谢刚谈过此事,我说,合肥大发展,为何不把巢湖并过来?他说,好啊,你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又是记者要多多呼吁。他还说,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也就有用了。虽然说文章的作用可能很小,声音很微弱,这篇文章我还是坚持写了,因为从记者的角度,有责任、有义务把人民的呼声真实反映出来。

历史上,和县一直是和州,管辖历阳、乌江、含山等县,和县含山在历史上也曾合并为和含县。如果把含山划入合肥,就会割裂和县含山的历史渊源。这方面有不少例子,如把民国时期把原属徽州的婺源划入了江西等,当时胡适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至今人们仍在呼唤把婺源划回徽州。

芜湖、马鞍山两市是皖江开发的“龙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芜湖大桥的兴建,芜湖市作为皖江龙头已初现规模,现芜湖市所辖3县,均在江南,芜湖大桥建成后,理应芜湖的江南江北可连成一体。沿江县的无为历史上曾属于芜湖专区管辖,与芜湖一江之隔,淮南线上的芜湖北站就设在无为县的二坝镇,随着芜湖长江大桥的兴建,芜湖江南江北已经连为一体,芜湖市与无为县联系更加密切,将无为县并入芜湖市,可壮大芜湖市的实力。至于含山县划入马鞍山,主要由于和含两县的关系密切,马鞍山市作为钢城,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马钢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钢铁基地,该市经济实力,在全省也位居前列,现只辖一县,规模明显偏小。日前马鞍山长江大桥也提上日程,江南江北将联成一片,如将和县,含山县并入马鞍山市,可壮大马鞍山市的实力,加快安徽省沿江的开发开放。

2004年2月6日,《巢湖能否并入合马芜》这篇文章在《安徽工人日报》上发表,和县总工会的一位主席看到后,高兴地对我说,田记者,你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反映了我们和县人几十年的心声。当然,人心所向也只是绝大多数人,具体到少数人肯定还有不同看法、不同感受,一定时期巢湖市民也许会有一定的失落感。

笔者:你曾对华东区划、合肥区名等都提出过一些建议,合肥4个新区名有3个是采用你的建议,能否谈谈区划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区划会发生不同的作用。我认为,发挥作用是不正常的,不发挥作用才是正常的,不发挥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无为而治”。

“区划在人为”。行政区划是人为制定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其目的就是便于行政。一般从政治、军事角度考虑较多;其次是民族、文化、历史等方面考虑,如民族自治州、自治区、自治旗等。过去区划在经济上考虑较少,自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区划为经济服务的功能,最典型的就是设立经济特区,如深圳、海南等,深圳设市的成功,可以说是区划为经济服务的典范,可海南也是特区,效果就没有那样明显。安徽前些年将亳州升格为地级市,主要原因是阜阳市人口过多。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对经济影响并不大,江浙的一些县级市,许多都超过了我省的地级市效益,因为经济发展是综合性因素在起作用。

区划在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是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国家,基本上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作用。如美国的州界线,许多就是一条直线,欧洲的国界线,都不十分突出,许多到过欧洲的人有体会,坐汽车出“国”,但一点异样的感觉都没有。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小政府大社会,市长只是“服务”,并不参与一些企业的经营,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区划作用也不大,改革前因实行的是完全计划经济,上海发达,一张纸就可以把上海的一个厂迁到安徽,山东发达,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曾兼山东的省委书记。但是在当前,区划是有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认为所谓的现阶段的“特色”,就是“市场经济”加“市长经济”。“市长”的作用关键体现在用人上,比如撤销巢湖市,呼吁了多少年没有成,但这一届省委、省领导下决心就办成了,合肥大拆违也办成了。事在人为,人的因素第一,区划调整只是在客观上创造一个好条件,今后如何发展,关键还是在人

笔者:你在1986年,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净化当官心理》一文,当时在全国反响较大,这次巢湖市“降级”,你对精兵简政有什么看法?

:标“精兵简政”,我认为现在应该改为精“官”简政, “减副”就是精“官 。此次区划调整要精减一大批实职官员,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之前最大的难点。多年来,安徽省的“官”念是比较浓厚的,在李贵鲜任安徽省委书记时,《人民日报》曾头版头条批评一些安徽人撕破脸皮要官,不少地方、单位,都在争机构升格、单位扩编。而这一次,却一下拆了那么多“庙 ”,安徽作为全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省,人口居第8位,经济规模约居14位,而地级市数量却居全国第三位(并列)。解放初期,安徽的地级市(地区)仅为12个,现有17个地级市,精简掉一个,就等于减少了约6%的地级市行政机构,而一个地级市行政机构,就市级机关(含副市级) 就有8个,如党、政、军、人大、政协。副厅级的机构有3个,纪检委、法院、检察院。下面市直的县处级单位有100多个。你想想一下精简掉这么多机构,要精简多少官员(实职),要节约多少开支。

同样,这也是最大的难点。精兵简政喊了多少年,实际效果都不大,有时是机构越减越膨胀,一下多出这么多领导干部,怎么安排,而且许多本还有希望升迁的干部,拆“庙” 后,今后的升迁更难了,如何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中国的事,一涉及到人,一涉及到官场,马上就复杂化了。此事虽然影响少数人的仕途,却能为人民群众和国家带来好处,我觉得个人牺牲一点也值得,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是有这样的胸怀。

我原来以为,这只是写写文章而已,在安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次调整,我确实感到很意外,特别佩服的是现任的安徽省领导,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为民造福,这不仅为精“官”简政,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更深远的意义是,彻底扭转了过去一些安徽人机构争升格、单位忙扩编,领导忙封官的旧“官”念,这对安徽今后发展必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笔者:能不能为这次区划调整概括性地说几句?

田:对于这次区划调整,意义深远:一是省会合肥是最大的赢家,实力大大增强了;二是原巢湖市市民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收入提高了;三是政府得到最大的利益,关系理顺了,支出也减少了。三分巢湖市,使政府、地方、百姓三得利。

笔者:谢谢接受采访。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