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安徽省委2011年社情民意第40期加快社会化居家养老建设的建议(民建铜陵市委)

点击量:7967 发布时间:2011-09-08 17:35:39

民建铜陵市委反映: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养老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家庭日趋小型化、空巢老人家庭增多等特点。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加紧建设社区托老床位和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但养老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加快社会化居家养老建设工作,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化居家养老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期,民建安徽省委组织会员对铜陵市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进行调研。铜陵市铜官山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做法是:一是成立了“2881890热线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居家养老信息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和上门送餐等家政服务。二是在社区推行“家庭养老院”,组织社区内大龄失业女性与需要居家看护的老人进行有偿结对服务,并由社区各服务机构通过入户服务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优质且相对价廉的服务。三是社区依托“星光计划”的实施,普遍建立了棋牌室、图书室和健身场所等,方便了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有益的探索都有力地促进了铜陵市社会化居家养老的发展。但在调研中发现,完整的市区居家养老体系尚未建立,依托社区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及设施建设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识不够。对社区概念和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致使社会化居家养老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

二是政府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扶持力度不够。政府虽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发展养老事业,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配合,财政、土地等很多政策在实质性操作层面上难以实施。

三是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缺位现象。社区在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及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要;社会化养老信息化建设才起步,功能不全,措施有限。

四是养老服务专业机构和服务队伍缺乏,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低、服务项目单一等,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

 

二、加快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建设的建议

通过调研发现,铜陵市铜官山区在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加快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建设。为此建议:

一是政府强力推动。政府应该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将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列入目标考核责任内容,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强势推进。

二是把社会化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起来。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这部分老人对他们应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即家务助理服务),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对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复站等形式提供服务。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对他们要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政府和社区组织要提倡、鼓励、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为高龄、病残老人提供帮助,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 有条件的社区可建立老年人才中心,为他们开辟第二职业、发挥余热贡献社会创造条件;也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

三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时,要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法定规划条件,作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四是着力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应该为辖区内的老龄人群及服务机构建立准确详实的数据库及服务档案,再将周边的服务商户优化整合进入社区的服务中心,通过系统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了解到社区老人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做出回应。构建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三大服务内容, 营造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敬老院运营模式,全面、科学、高效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五是培养专业化服务队伍。加强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应具备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要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可与属地大专院校、卫生院校联合协作,对现有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六是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志愿者服务实施导则,规定公职人员年服务小时,目标是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七是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可以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家等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送餐、定制服装等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以此促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