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安徽省委2011年社情民意第39期民建黄山市委:关于重视排查调处征地拆迁纠纷的建议(民建黄山市委)

点击量:7472 发布时间:2011-09-08 17:35:18

民建黄山市委反映:征地拆迁纠纷是引发集体上访或群体性纠纷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区重点工程建设和大规模拆迁步伐的加快,城郊农业用地被大量征用。由于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协商不一致、补偿款发放不及时,以及对征地农民就业安置不妥当,加上个别群众受利益驱动提出苛刻条件等因素,导致征地拆迁纠纷大量产生,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化解,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此类征地拆迁纠纷往往凸显“五个”特点。一是矛盾纠纷多元化。土地征用、安置拆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从产权确定、评估到谈判、安置、搬迁等环节,涉及政府、拆迁公司、征地户、拆迁户及其亲属和所在村委会等多个主体,稍微处理不当,就会滋生矛盾。二是矛盾纠纷复杂化。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已不再仅仅是公民个人,还包括了许多经济实体和社会群体。这些矛盾纠纷调处难度大、社会影响大、激化因素多,性质复杂,后果严重。三是矛盾纠纷群体化。由于纠纷主体利益一致,诉求相似,“一枝动而百枝摇”,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四是矛盾纠纷激烈化。要求解决矛盾纠纷的双方由过去请政府解决逐步发展成要挟政府解决,动不动就直接给政府施压,情绪失控,行为激烈,甚至冲击政府。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问题的解决,使矛盾升级。五是矛盾纠纷调处难度大。相比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直接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相关,往往因为一起纠纷,涉及社会上诸多方面、诸多利益群体,很难仅凭说服教育就能化解矛盾,处理起来相当困难。  

对此,建议: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和正当渠道与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大排查力度,完善调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矛盾纠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源头抓起。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排查机制、联动机制、快速反应和控制有力的处置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三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认真解决难点问题。征地拆迁往往涉及农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采取“靠上去”的工作方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公开、公平处理好各类涉农事件。四要切身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竭力维护群众利益。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攻坚克难,负重奋进,敢于担当,竭力服务。五要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工作责任追究制。落实矛盾纠纷“三定”(定人、定责、定时)原则,对不及时发现、不报告、不解决问题的,导致因征地拆迁纠纷引发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的,要严格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排查化解征地拆迁纠纷工作不力,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因国家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矛盾纠纷升级,引发恶性案件的,要从严追究责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