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主委、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马鞍山市副市长李修松建议: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资源。文化滋润旅游,全面拓展旅游,增添旅游魅力,成为旅游灵魂;旅游传播、普及文化,为人民大众所喜爱,是实现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从世界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让文化与旅游结合,走文化旅游之路,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显著,发展文化旅游潜力巨大。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旅游已取得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迅速增大,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特别是难以满足我国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旅游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虽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旅游作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予以规划和重视,但是不少地方大有一哄而起之势,基本上还处于数量扩张、粗放经营状态,成效往往不甚明显。究其原因,一个共同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在文化资源的利用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创新资源利用方式不够。或照搬、模仿国外的模式,如各地主题公园的迪斯尼模式普遍开花,不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发展后劲不足;或固守传统的模式,如许多地方的文化旅游多是建园子,盖房子,辟广场,竖雕像,塑腊像,布场景,刻碑林等等,这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畅达、社会节奏飞快的今天,吸引力显然已经大为缩小;或一旦出现某种方式的创新,各地便竟相效仿,如国家考古选址公园的文物旅游方式、各种“印象”的大型实景演出等,无疑都是好的创新,但全国各地的大遗址都搞成此类遗址公园而无创新和特色,“印象”式演出到处开花,恐怕也是难以普遍吸引游客的。
如何通过创新资源利用方式,使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动活泼起来,充满情趣和吸引力,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这是我们努力的关键所在。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必须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根主线,特别是抓住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少年,满足其好奇、娱乐等需求这个重点,来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方式,发展我国的文化旅游。国内外发展文化旅游的经验教训都说明:抓住了这根主线,文化旅游就能充满吸引力,就能做大做强。反之,无论你谋划得如何头头是道、沾沾自喜,无论你的园子多么规模浩大,内涵如何丰富,不能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们喜爱,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必须针对文化资源的不同类型、不同的内涵特点,以及不同的游客对象,科学运用新的创意和相应的方法、科技手段来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发展我国的文化旅游。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资源利用为例:可以通过争取各级政府文物保护经费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得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得到科学、全面、系统的展示,从而成为做大这一带文化旅游的资源依据。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依据凌家滩遗址文化内涵,运用新的创意,策划凌家滩文化原始体验乐园方案,利用此方案招商引资,在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完成该园区建设。其中包括凌家滩部落体验养生园、凌家滩原始游乐园、高科技互动园区——凌家滩部落探险猎奇;同时,利用附近的太湖山、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石洞、太湖寺、养鹿场及这一带的农田、水域,通过科技、生态等手段,对外展示(含游客体验)实际含金量很高的传统农业、观光农业,并且发展特色餐饮、休闲渡假等产业,举办“少儿原始体验夏令营”等活动。从而带动这个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农民致富,同时也带动巢湖一带的旅游发展。
第三,认真总结我国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的经验教训,切实从多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改变过去一般性的景点打造为特色塑造,以各自的特色吸引游人;二是变过去的景点分散、相互孤立为连成线、形成片的资源整合和互动、互促;三是要变过去囿于行政分割、小农式的相互猜忌、相互拆台为相互联合、互利共赢;四是要变过去游客被动参观式的单调旅游为以魅力四射的活动、互动项目吸引的主动参与;五是要变过去观瞻式的静态旅游为融表演、游乐等为一体的动态旅游;六是要变过去平面式的旅游为融参观、欣赏、参与、互动、娱乐、互动、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立体旅游。
第四,要尽快从对国外模式的照搬和模仿中跳脱出来,走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例如,近年国内竞相兴起的科技型主题公园,布局不合理,同质化现象严重,基本上走的都是仿迪斯尼之类国外的路子(从建筑外型到项目内容),甚至不乏照搬迪斯尼乐园的例子(香港、上海)。照搬和模仿,不仅无法利用好我们的优势资源,影响我们创造力的提升,无法做大做强我们的文化旅游,而且如果我们的青少年自小就深受这类主题公园以及国外动漫影视作品等所传播的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那么必然会导致他们自觉亲和西方排斥传统,甚至最终成为被和平演变的一代。我们必须从国家文化安全和产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高度,抓紧改变目前这种现象,走特色资源+创意+科技以及各种新方法、新手段的路子,走自主发展的中国特色主题公园之路。
第五,在文化资源利用上,还要在强调继承的同时注重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不改变文化资源的真实,不改变文物本体,不破坏文物周边的环境,就不会出问题。利用新的创意进行创新,可以使文物旅游出现新的天地,可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承、创新、推广,带来新产业,带动一方民众致富。这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
总之,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针对文化旅游的不同类型、不同资源、不同内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创意和方法。做到创意创新,不照搬别人的创意;方法创意,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科技创新,尽量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别人已用过的手段尽量少用,或尽量结合别的手段运用,或尽量采取与别人不同的用法来用。走别人未走过的路,走自己富于创新的路,从而有效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我国文化旅游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