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安徽省委2011年社情民意第34期建议E-mail有规范的中文译名(省直工委 田柏强)

点击量:7514 发布时间:2011-09-08 17:33:13

民建会员、民建安徽省参政议政专委会副主任、安徽工人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主任记者田柏强反映:1965年电子邮件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诞生以来,1971年在网络上发出了第一封电邮,1982E-mail一词开始正式使用。进入新世纪以来,迅速在中国普及,E-mail已成为我国人们生活中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我国的公务中和媒体接收稿件文字材料图片等已大部分采用E-mail的方式,现在不仅电脑上可发电子邮件,手机上也可以发邮件。但目前E-mail的中文翻译一直没有统一规范,有的媒体上刊登为电子邮箱,有的称为电子信箱,也有媒体就干脆刊登英文的E-mail原文。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司惯地把它按英文发音,称之为伊妹儿。因此,对E-mail极需要有一个规范的中文译名,笔者认为,从音义统一简明扼要等原则来看,应译为“意脉”为好。

我国的一些语言文字中的法规中规定,在媒体文件文字材料中,一般不得直接使用英文单词,因此,以E-mail的形式直接出现在中文媒体或文件材料中,显然是不合适的。如用电子信箱或电子邮箱等词来看,一是电子邮箱为4个字,字数较多,不适合中国人的用词语司惯,因中国人对名词一般以两个字为好,常见的两个字以上的单位名词,一般都司惯简称为两个字。如安徽大学、北京大学,都司惯称之为安大北大等。

根据音译为主,并尽量音意合一的原则,E-mail的中文译名,可以有多种选择,像一脉易脉义脉异脉等均可考虑,一脉义脉文字简洁,特别是义脉,在含义也有所关联,一脉可理解为首选的邮路,易脉可理解为最容易的邮路,异脉可理解为特异的邮路。但从音意合一的最佳组合来看,还是用意脉为好。

如用意脉代替电子邮箱或电子信箱,一是字数上具有明显优势,四个简化为俩个字。二是E-mail与意脉音意合一。目前,用电子邮箱来译E-mail不仅字数多而且只是意译,在发音上毫无关联。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对一些外来语,都以直接音译的方式进入我国,如坦克、沙发、的士、巴士等等,由于发音一样,很容易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约定俗成成为汉语中的新词。其实,E-mail首先也是以音译的方式进入我国的,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子邮箱的口语化称谓中,常常不说电子邮箱,而直接说成伊妹儿。

从音意统一上来看,意脉与电子邮箱两词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一是 E-mail与意脉不仅读音相似,而且意义也相近,意脉中的意,可以理解为意思、意见、意识等,有语言文字的意思,脉:可以理解为脉络,常用的如动脉、静脉,意思为像血管一样连成系统的东西。意脉两个字合用,可理解译为:语言文字通过网络传输或用于传输语言文字的网(脉)络,是非常符合 E-mail的原意的。

第三,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 E-mail在发音上已经认同了,如对E-mail称为伊妹儿,不足之处是伊妹儿与E-mail 虽然发音相同,但两者之间毫无内在联系,在含义上风马牛不相及。用意脉代替伊妹儿,不仅形神统一,而且字数也从三个字简化为两个字,更符合中国人的用词司惯。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